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快穿:炮灰女配开局就被坑功德 > 第449章 年代极品小姑子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想投稿就投稿,哪像有些人啊,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我家丫头这么有上进心难道不好吗?伟人曾经都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呢!我家闺女就是比那些男娃脑子好使又怎么样?难不成你是觉得伟人说的话有问题?”

“......”

一时间,现场鸦雀无声。

特么的,夸自己闺女就夸,她们又没说什么,犯得着这样无差别攻击吗?

“李婆子,我们都知道你生了个好闺女,行了吧,哪怕借我们一百个胆子,也万万不敢去质疑伟人说的话,你就行行好,闭上嘴巴吧,这话要是被传扬出去,且不说老刘会不会遭殃,就是咱们整个村子估计都会跟着倒霉哟!”

李婆子看着众人一脸便秘的表情,心中止不住的得瑟起来。

果然,多学习还是有用的,瞧瞧,老娘只不过是按着闺女讲的话,活学活用了一把,就把这些人堵得屁话都没一个!

她轻轻哼了一声,就像一只斗胜了的母鸡,得意洋洋地展示着自己的胜利。

心情愉悦的她,脚步轻快地走向田地,准备开始下午的劳作。

真是爽啊~

好久都没这么痛快过了。

果然,对待这些人就是不能太客气,明摆着想看自家的笑话,呵呵,老娘的笑话有那么好看?

什么‘楚家小闺女是个懒婆娘,以后嫁人估计只能嫁个懒汉’,什么‘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以后楚家老两口肯定会后悔的’,什么‘放着儿子不疼,疼个赔钱货,脑子坏掉了’,还有什么‘以后楚玉嫁人了,楚家老两口肯定会组团去女婿家干活’。

诸如此类的话,这些年来,明里暗里、反反复复不知被说了多少遍。

以前因为没有足够的底气去反驳这些看笑话的人,所以一直忍气吞声,现在可不一样了~

哼!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

瞧瞧,现在谁还敢说自家宝贝的坏话!谁说读书无用的?都是一群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自个儿闺女可是要干大事的人,这群老娘们懂什么?

......

另一边,楚玉将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简单擦拭清洗完之后,便又背着一个大背篓准备出门了。今儿个上午运气不错,捡到了一些菌子,若是下午运气再好一点的话,说不定还能捉到一只野味尝尝鲜呢!

没道理楚爱党能捉到,自己就不行~

她从家里出发,一路向南走去。没走几步便路过知青的宿舍。

说是宿舍,其实就是村里那些年老体弱、无儿无女的老人去世后留下的废弃茅草屋。

为了迎接这些从城市里来的知青,村长毫不犹豫地贡献了一座出来。

然而,由于长时间无人维护和修缮,导致每逢刮风下雨的时候,它都跟没顶了似的,摇摇欲坠,让住在里面的知青们苦不堪言。

这也是楚玉感到奇怪的地方:既然你们都这么嫌弃它,为什么不一起凑点钱把房子好好修理一下?

难不成是指望天上掉馅饼?

不过---这些都不是她所关心的,在原主的记忆里,最后倒是有知青搬了出来,花钱去租住村里人的屋子。

此时---太阳越来越烈,把她热的有点喘不过气来,迫不得已,她只得停下脚步,走到知青门口不远处的大树底下休息片刻。

“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我来这里之前就听说了,现在还不算什么,等到双抢秋收的时候,那才真不是人过的日子,我们在这儿活也干不好,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太他妈的苦了!”

“说是鼓励知青下乡建设农村,这哪是建设农村,分明是在变着法的折磨我们~”

“王延仁同志,你这种消极的态度很有问题~咱们知青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要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事业!我们作为革命的新一代,必须勇敢地投身到大风大浪中去经受锻炼,只要心中充满阳光又何需惧怕困难?你怎么能做出这一副资产阶级的做派?”

“陈建!你不怕吃苦?既如此,那你今天上午躲什么懒?哼~真是猪鼻子里装大蒜。”

几个同行的知青见状,连忙走上去劝解,生怕俩人一言不合就开打。

而楚玉也乐的坐在一旁看戏,这时,梁晶突然注意到了大树底下的人,一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小玉!”

听到有人在叫楚玉的名字,正在对骂的俩人也停了手,他们自个儿的内部矛盾自个儿解决,可不能让村里人看了笑话。

王延仁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泥巴后,随即又摆出一副自认为非常绅士的模样。

看在这个傻姑娘最近对自己还有些用处的份上,他勉为其难的向对方走了过去。

“小玉,今儿个上午你怎么没来?王延仁同志可是等了你好久哦。”梁晶急匆匆地跑到楚玉面前,隐晦的扫了她一眼,然后又满是羡慕的继续说道:“你爸妈可真疼你啊,听说你要去纺织厂工作了,恭喜啊~到时候发达了可千万别忘了我这个老朋友~”

王延仁紧随其后,他笑得十分含蓄,咧开的嘴巴露出一排耀眼的大黄牙,这让楚玉心中泛起一阵恶心。尽管他外表看起来人模人样,可还是太败感了些。

“楚玉,你坐在这儿乘凉呢?”他自顾自的把头上的帽子取了下来,扇起了凉风,“恭喜你啊~总算熬出头了,纺织厂的工作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哪怕他没下乡,也绝不可能有机会进厂,否则,他死都不会选择下乡,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迫不得已罢了~

随着王延仁不断靠近,一股浓烈的汗臭味扑鼻而来,熏得楚玉连忙挪了挪身子,试图远离这个散发异味的源头。

她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俩人这么上赶着跑来,肯定不安好心,那算盘都快要打到她脸上了。

轻飘飘的瞟了一眼俩人后,楚玉平静的开口说道:“梁晶同志,王延仁同志,你们都是知识青年,应当明白‘祸从口出’这四个字的含义,我们家昨儿个闹了那么大的动静,我不信你们这些知青不知情,你们俩到底安得是什么心?”

被自己一直看不起的人怒怼,饶是表面功夫一向到家的梁晶,此时也有些维持不住脸上的笑意,更何况一旁的王延仁了。

后面那个叫陈建的知青,更是压低了声音,幸灾乐祸地笑道:“这位脑子好了?竟然会给他俩摆脸色看?怕不是天上下红雨了吧,不过我最佩服的就是他俩这一点,脸皮简直比城墙还要厚!”

“好了,你也别瞎咧咧了。”

“没瞅见他们俩脸拉得老长吗?大家从五湖四海相聚到此,本身就是一种缘分,不要太过了。”

同行的知青你一言我一句的劝着,不过,他们也并没有走多远,而是挪到了大树另一边,一个个支棱着耳朵听这边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