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这样不仅把二百多名兄弟的工作搞定了,也吃上了计划粮,虽说岗位并不是最好的,但好歹也是有了一份正式工了,张为民告诉他们,想要轻松一点,那就自己花钱,找找关系,说白了就是送点礼给领导,调换个岗位还是不难的。

别看这二百人拖家带口,但跟着张为民几个月胜过工作几年,不说几千块,但几百块还是拿的出的。

这帮人也算看明白了,自己老大那是真托关系给他们找到了工作,一下解决了二百人的就业问题,这本事大了去了。

别看他们有钱,天天下馆子都不怕,但真让他们找一份正式工,要不是老大说话,他们还真未必愿意。

懒散惯了的人,能约束自己,也是实属难得,张为民没多解释,信哥得永生啊,不信活该你吃亏,现在就不听话,他更加不指望这种人知恩图报了。

张为民只带着薛五,段诚,李大,李二,去了轧钢厂,找了找李副厂长的门路,在付出一千多块的报酬后,总算把这几个人安排进了厂里。

兴许这会这帮人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但往后他们会懂的。

接下来张为民去了棉纺厂接冉秋叶,顺便去厂长那里聊聊天。

“小张啊,你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说吧,来你崔叔这里有啥事啊?”

棉纺厂,厂长办公室。

“哈哈哈,崔叔,玩笑了不是,没事我就不能来您这里串个门了吗?”

哈哈,你小子,我还不知道你?说吧找你崔叔啥事?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请崔叔赏脸,我请您喝喝酒。”

棉纺厂厂长,崔厂长,老崔自然知道,这小子指定是有事求自己,但他又何尝不是呢?试问论搞物资,谁能比得过这小子?

二人在办公室聊天,直到下班,张为民带着冉秋叶,约了崔厂长去了东来顺,真不是没地方去,仅仅是有包厢的饭馆实在是不多啊,尤其是这个时代就凸出两个字,难吃。

没错,真的就是难吃,就说傻柱吧,谭家菜,川菜,他全会,尤其是谭家菜那是号称官家菜啊,就是给大官吃的,全是鸡鸭鱼肉,上不的台面的那能叫官家菜吗?

你以为傻柱他爸当年真的只是因为白寡妇才抛弃儿子闺女跑了?

有句话叫领导面前有三类人不能惹,司机,秘书,还有就是厨师。

这些人说是近臣也不为过,某富豪的司机就是从老板只言片语里听说的股票,跟着买,已经是千万富翁了,你就可以看得出,这帮人是能听到一些别人听不到的东西的。

而新华国成立,当然要跟这帮旧时代的官老爷们算总账了,而傻柱他爸岂能不跑?

万一让你出来指认戴罪立功呢?万一你也有牵扯其中呢?

可纵然如此,在调料不全的情况下,做的饭菜也不能说好吃,更别说跟二十世纪的米其林大厨相提并论了。

这倒不是崇洋媚外,也不是说看不起这帮厨子,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炒菜用的还是烧木头,火候更难把握,做的不如后世的厨子也就很正常了。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时代造成的,你去供销社买东西,供销社员在那里打毛衣,能让你等半天,工作态度可想而知,你去饭店,标题写的是不得无故殴打顾客,你就能想象了,指望这帮人用心做菜?做梦吧。

反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会有工资,人家何必苦哈哈的去钻研菜品?没有竞争力,就没有创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但东来顺不同,他属于公私合营,国家只抽成,管理还是人家老板来,因为这是招牌,是特色,不能毁了,所以全聚德这类招牌的基本就是合营饭店。

相对来说还是能吃的,而且服务态度也没有那么跋扈,不会动不动跟顾客干架。

“崔叔,工厂效益如何?”

崔厂长没想到,张为民开口就是以这个作为开场白,效益如何?那不是国家给多少订单来决定的吗?难不成让他自己去拉单子?没那个规矩啊,要不是活不下去了,谁会主动去拉订单?

大部分工厂就是如此,反正也是给国家打工,效益如何,跟厂长有什么关系?当然效益好他们也威风,权利也更大,但谁会那么用心呢?

反正听上面的不就行了,自己搞,搞好了没你啥事,那是上面指导有方,搞不好,你就要被问责,谁还敢瞎搞?

这倒不是说不好,而是时代的局限性,都是看上面的订单安排工作。

“小张啊,这里也没有外人,你有话不方直说。”

“哈哈,崔叔知道,我曾经去过几次香江,这事崔叔是知道的,也算是为我自己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就说咱们棉纺厂吧,用的设备都太老了,而且成品也太过单一了,咱们这种成品如果到了香江完全没有竞争力啊,当然,目前来看,满足国内需求还是可以的。”

“可是崔叔,你有没有想过,一旦香江的成品流入国内,有了更好的选择,咱们棉纺厂拿什么去争?难道规定不让老百姓买香江的东西吗?”

经济想要起来,就必须放开市场啊,这不管是香江还是国外的,流入我们国内那是迟早的事,美联大超市,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美联超市,用外汇卷消费,名字自己起的,实在不知道该叫啥,勿怪。)

崔厂长能做到厂长,当然也知道居安思危的道理,既然人家都把超市开到首都了,那么距离彻底放开市场还远吗?

“呵呵,小张啊,你说的有道理,不过这和你来请你崔叔喝酒有什么关系?你不会想要去香江倒腾一批成品,让我帮你销售吧?”

“看您说的,那不是投机倒把嘛?我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啊。”

“我是想,咱们要居安思危,领袖不是说过吗?我们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再打倒他们。”

“崔叔,刚好我在香江知道有这么一个学校,就是关于棉纺工业的学校,您是不是请示一下,让咱们工厂出那么几个技术人员,调去香江这个学校学习一下先进技术?”

“毕竟设备不行,还可以想办法,但要是没有技术人员,给你设备你也不会用啊,咱要是先把技术人员搞定了,那么国家要是引进这种设备,能不先给我们吗?”

一句话,崔厂长终于搞明白这小子要说什么了。

“你想让你对象去香江学习先进技术?”

崔厂长又不是傻子,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这小子能弄来物资,自然是有本事,但他又不是大善人,能主动给他出谋划策?肯定是有利可图。

联想到他给自己媳妇安排的工作,那是风吹不到,雨淋不到,为此他还搞来了一批物资作为感谢,疼老婆之意都快溢出来了,他岂能猜不到?

“没错,我来牵头,当然要有我们家一份,人也不需要太多,十几人即可,学习回来那就是技术工种,我们就可以坐等上面指示了,一旦设备到位,我们随时可以拉起队伍,一步先步步先的道理,崔叔应该懂啊,抢占市场,先把名声搞出去,谁还敢跟我们争?起码国内我们就是第一。”

他这样一说,纵然崔厂长已经不年轻了,也被说的热血沸腾。

其实张为民是让冉秋叶去香江养胎,因为已经四个多月了,这是大过年的,大冬天,穿着棉衣还不觉得有什么,可开春后呢?

之所以不直接辞职是多方考虑,一旦支援大西北政策下来,她又辞职了,肯定会在名单里,但一查,去了香江?那你回不回来?算不算叛国?你身为她对象会不会被调查?这都是难题,不如换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