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综影视:芙蓉不及美人妆 > 第29章 美人心计(二十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章 美人心计(二十八)

刘武虽然离开了长安,但是这段时间他一直和巧慧用信鸽在联系,为了心爱女子的安全着想,他还特意将自己在长安汉宫的人手全数交给了巧慧,这也方便了她在汉宫的行动。

巧慧喂信鸽喝了一些水,又让它吃了一些稻米之后,才打开信鸽的腿上绑着的纸条。

“八张机。纤纤玉手住无时。蜀江濯尽春波媚,香遗囊麝,花房绣被,归去意迟迟。”

在刘武离开之前,他们约定每七日就让信鸽送一张纸条来,以词传情,如今也该是第九封了。

巧慧提笔用簪花小楷在纸条的背后写到:

“九张机。一心长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红堆被,都将春色,藏头里面,不怕睡多时。”

刘启在见了她的第二日之后就离开了皇宫,他走的低调,并没有让太多人知道,因为在皇上多日前下发的那道圣旨里,太子刘启按照道理来说应该已经到了西南一个月了。

他为了让自己少受些苦,延迟了这么长时间才到,又怎么敢大张旗鼓的让旁人送他呢?

没有了刘启的骚扰之后,巧慧很悠闲的在宫中过了三日还算清闲的时光,直到太后抛却自己的威严和身份兴冲冲的闯进她的寝殿的时候,巧慧就知道,时候到了。

薄太后对她在薄夫人家所见到的一切都十分满意,那些在地里还没有来得及收成的土豆和番薯,以及在地窖里面保存了三十余天也依旧新鲜的存货让她无比相信巧慧手上这个东西的分量。

之前巧慧也拿做好了的土豆和简单烤制了的红薯给她品尝过,的确也有别样的风味。凭借着这特殊的口味,即便这些东西没有这样大的产量,恐怕也能在长安风靡一时。

对土豆和番薯的产量有了直观的感受之后,薄太后可以肯定,凭借着这个良种,薄家即便在她死后一定不会有任何的衰败之相。

薄太后算着时间,想着这个时候正好皇上也下了早朝,就立马到了巧慧的寝殿拉着她就去了椒房殿。

等他们到了的时候,刘恒和窦漪房恰好正在用午膳。

一向都是刘恒和窦漪房主动去孔雀台给太后请安,太后极少出孔雀台走动,所以在刘恒抬头看见他母后的身影的时候,的确不动声色的被吓了一跳。

“母后?您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有什么事情您让您身边的人跟儿臣说一声而成让儿臣去孔雀台就好。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要这样惊动您,要得您还亲自来了?”

薄太后颇有些得意的将她从薄家亲自采摘的土豆和番薯拿了出来,放在了刘恒的面前。

在刘恒疑惑的目光之下,巧慧又一次慢条斯理的解释了这东西的来历和用途。

不过这一次,她在这一批土豆和番薯的种植上稍微润色了一下,只说这是她无意中在山里发现的食材,偶然间发现他们竟然可以食用而且产量巨大,这才悄悄记在了心里,还特意保存了一批种子。

巧慧说,她曾经亲身经历过饥荒和旱灾,知道粮食对于百姓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存在,所以在进宫之后,她就把这些东西献给了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顾全大局,也为了确认这些东西的确如巧慧所说的这样神奇。所以把种子送出了宫外给太后的娘家人种植,结果不到三个月的功夫就得到了这样极好的成果。

如今验证这些东西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大汉的饥荒,填饱大汉百姓的肚子,太后娘娘这才带着她来面见皇上和皇后,将这些东西献给大汉,献给皇上。

巧慧娓娓道来,逻辑清楚,过程明确,将这些植物的种植方法和食用方法都说的清楚。刘恒听后大喜,他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对自己的百姓充满了仁慈,所以如今知道有这样一个东西可以让他的百姓免于饥荒,自然是喜不自胜。

太后说的话,刘恒定然是不会有什么怀疑的,他满意的看着巧慧,眼神中满是欣赏,论辈分,这个小姑娘还得叫他一声舅舅,对于争气的后辈,长辈总是多几分宠爱和包容。

“巧慧送上了这样珍贵的东西,该赏。你功在千秋,有什么想要的尽管跟舅舅说,你要是喜欢,把太子赏给你都行。”

窦漪房很早之前就和刘恒提过,想让太子娶薄巧慧为太子妃,只是刘恒觉得巧慧的出身还是有些低,再加上两个孩子也没有人向他请求赐婚,所以他也一直没有点头答应。

如今薄巧慧有这样大的功劳,别说是太子妃了,若是他是个男子,封王拜相都是有可能的。

巧慧并没有因为刘恒的话,露出过于惊喜或欢欣的表情,刘恒甚至都感受不到她身上的情绪波动,仿佛将这样珍贵的东西献上,只不过是她的举手之劳罢了。

“皇上,臣女此举也是为了大汉的百姓,并不敢妄想有什么回报。况且,如果不是有太后娘娘和薄家各位长辈的帮忙,臣女一介女子,也无法将这东西呈上来献给皇上。”

她这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样子让在座的三位汉宫最尊贵的人更是满意了。

薄巧慧可以没有什么要求,可是刘恒绝对不能没有什么赏赐,他大笔一挥,当场就下旨封薄巧慧为郡主,封在清河,食邑千户。

太后见火候差不多了,也按照当时她和巧慧的约定,准备帮巧慧向皇上讨要一个赐婚梁王的圣旨。

只是还没来得及等她开口,就有一个小黄门走了进来禀告梁王刘武回京了,如今已经进宫,估计一炷香的功夫就能到椒房殿。

见被赐婚的主角儿都来了,薄太后也就没有替巧慧开口,毕竟,亲自求来的婚事,意义更加非凡。

刘恒有些疑惑的看向窦漪房,虽然说他们平时里宠爱这个小儿子,他即便被封了出去也经常召他回宫,只是像今日这样刚刚回封地一个多月就回来的情况,也的确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