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引为知己,但是周瑜很清楚,孙策做不好一个皇帝,并不能够将破碎的山河整合为一。

最大的原因就是汉室正统尚存于世,他们这些诸侯,要是有不臣之心,就是乱臣贼子,伯符无称帝之心,发展孙家也为自保,这么说拥护小皇帝,是孙家很好的一个选择。

就是汉帝在孙家,恐怕会让天下人眼红,袁术又派人四处游说,这次为了汉帝,袁术干脆将杨弘都派出去了,可见他的绝心有多大。

如果孙家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怕是会成为天下人的敌人,到那时候,汉帝和传国玉玺两个烫手山芋在手,孙家是不死也得死,不亡也要亡。

看到周瑜皱着眉头,一副仇大苦深的模样,程清萍基本上能猜出来,渡江之战孙家没讨到便宜,而且汉帝的下落被人透露出去,这会儿已经有人对孙家发难,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孙家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种情况,程清萍早就猜到了,为了传国玉玺各路诸侯打破头,这还是个死物,传国玉玺在加上汉帝,妥妥的正统,天下所归。

但凡各路诸侯违背圣旨上的内容,都会被其他人群起而攻之,汉室之所以指挥不动各路诸侯,还不是因为圣旨上面没有传国玉玺盖章,各路诸侯死活不承认,再加上汉室倾颓,所以才会如此。

孙家现在尚且弱小,可程清萍知道,接下来的几年,孙家会飞速发展,成为三国的霸主,到时候绝对有实力保住季明堂,拥护汉帝成为真正的皇帝。

或许有汉帝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会被打破,或许是自家和曹魏分庭抗衡,准确说是汉室会和曹魏分庭抗衡。

到底结果如何,程清萍也不敢肯定,季明堂无论如何都要留在自己这里的,如何能给天下人交代呢?

看着伯符哥哥和公瑾哥哥带着季明堂去了书房,出门之前,季明堂还调皮的冲着程清萍眨了眨眼睛,示意她稍安勿躁,不要慌张。

程清萍并不慌张,这会儿发愁,也是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留下来季明堂,留下来这位汉帝刘协。

总不能说刘协自己愿意留在吴郡吧?这话说出去程清萍自己相信,确实是季明堂死皮赖脸留在这里的,可天下人会不会相信?那肯定是不会。

天下人凭什么觉得,汉帝刘协会主动留在孙家,孙家和汉室无亲无故,没有任何关系,连朝中肱骨之臣都算不上,所以刘协留在这里,打亲情拍肯定是行不通的。

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能让让天下人都信服,不然孙家危矣。

季明堂单独和周瑜还有孙策在一处,顿时感觉到压力山大,好在上辈子作为高级机械设计师,季明堂学术报告也做过不少次,所以还不至于语无伦次,连自己的想法都无法表达。

孙策看着瘦弱的季明堂,心里多多少少有点嫌弃,就这弱鸡一样的身子,指望他骑马打仗是不能了,他要是脑子聪明,说不定还能做个军师一类的。

现在这个时代,武将重要,谋士同样重要,自己有周瑜,就等于左膀右臂都在,后来香姬又送过去了陆家的两个小子,陆议和陆绩,不亏是陆家嫡系的少年郎,果然出众,这次长江前线,能够打的漂亮,也多亏他们两个在一旁,出谋划策。

说起来孙策都不好意思,这些年充当孙家谋士的,是小香姬,自己最开始带着香姬在书房商讨政史,图的是一个好彩头,没想到香姬提出来的问题和意见,往往都是一针见血,重中之重。

以至于后来自己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征求香姬的意见,不得不说,香姬果然是孙家,乃至整个吴郡,上天赐下的宝物。

“你倒是个有心的,我们家香姬想来好说话,没想到你竟然能让她替你出头。”

前些日子孙策收到孙尚香的信,里面有关心自己的话语,更多的是,香姬从各个方面强调汉帝的出众,以及他留下来对孙家来说,会有怎么的好处。

不然的话,孙策早就想着把汉帝交出去,而不是选择从前线回来,亲自见一见汉帝,这些年汉帝的遭遇,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是心知肚明,不过没有一个人选择帮助汉帝,也是有原因的。

朝中董卓把持朝纲,还有吕布那样的猛人,谁想要打汉室皇帝的主意,都是以卵击石。

小皇帝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就算是先帝留下来一批老臣,也都是各有心思,谁都有各自的小算盘,所以说小皇帝活的艰难,想要折腾出来一点浪花,也都是拼尽全力。

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刘协,能够有怎样的水平,让香姬另眼相待呢?孙策并不敢相信,打心眼里觉得,刘协是蛊惑了香姬,这会儿自然是要毫不客气的敲打他两句。

面对孙策的兴师问罪,季明堂并没有觉得愧疚,又或者说是感觉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这是孙策对自己的考验,自己当然不能表现的太让人失望。

“世人有言,孙家有子伯符,抵过千军万马。”

当然这都是夸大其词,孙策的名声虽然大,却还不至于人人夸赞。

谁都有虚荣心,孙策就算是贵为孙家头目,也是如此,而且这话从汉帝刘协口中说出,又是另一番一丝。

“袁术有称帝之心,我若是落入他手,好一点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好就是羊入虎口,我心知孙将军无不臣之心,所以才义无反顾的逃到吴郡,祈求孙将军庇护。”

这话乃是实话,季明堂对历史不熟悉,却也清楚,历史上孙策和袁术的渡江之战,起因就是孙策不满袁术称帝,所以才与袁术摆脱关系。

现在自己已经看出来袁术称帝之心,虽然不明白因为什么,但是肯定他是要做乱臣贼子,所以孙策也看出来了,这是肯定的,不然他绝对不会自己废话,这会儿也早就反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