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穿成孙尚香后我嫁给了 > 第一百二十六章 磨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汉帝刘协留在孙家,本身江东现在发展迅速,就让袁术觉得难以安稳,这会儿更是辗转反侧,如鲠在喉。

正常来说,程清萍提出来的事情,季明堂都不会反对的,这会儿程清萍让自己和她,一同去长江前线看一看,季明堂自然是点头答应下来。

自己和程清萍现在虽然在长江前线,却是在关口之内,关内除了驻军以外,身后还有许多的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要感受到战场局势的严峻,也就只有打起来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能够传到这里,至于剩下的厮杀声,一概是听不到的。

小香姬要去战场上看一看,亲卫心里并不怎么情愿,总觉得那样的地方,不是想起一个姑娘家该去的,可香姬虽然年纪小,主意却十分坚定。

根本不是他们这些人能指挥的,找到孙策那里,孙策也不会违背香姬的意愿。

知道孙尚香想去战场上瞧一瞧,便叮嘱亲卫,一定要叫上赵云,前些天,也就是自己大婚那一天,自己领兵出击的时候。

赵云骑马追了上来,一匹白马,一杆银枪,在战场上成极为耀眼的存在,他周围三尺之内,根本就无一人生还。

当然这个无一人生还,指的是袁术的兵马,到了最后自己都觉得体乏,赵云还神采奕奕,可以说那天赵云在战场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香姬说赵云到现在为止,还是孩子心性,难免有些浮躁,可孙翊不也是如此。

香姬有意磨砺赵云,孙策也乐得于此,主要是公瑾也赞同香姬的做法,赵云此人若是磨砺好,自然是一员大将,可以供自己驱使,日后为孙家立下汗马功劳,说不定还能封侯。

正如吕布因战功赫赫,本领卓越封了温侯的爵位,孙策不能打保票,赵云比起吕布有过之无不及,但是他敢拍着胸口说,赵云此子,绝非池中之物,日后定能够打出自己的名声。

自从上次跟孙策上过一次战场,赵云就跟撒了欢的野马一样,天天想要出去领兵打仗,奈何小香姬年纪小,人却精明着,看自己看的死死的,但凡看自己有出去的意向,就直接把人扯回来。

孙策大婚那日,程清萍将赵云放出去,也是有意而为之,赵云乃是天生的猛将,自然是不能天天跟着自己一个女人身边,若是天天如此,岂不是要磨没了自身的锐气。

自己时不时的将他放出去,也好让他身上的锐气得以发展,自己要磨砺的是他的性子,让他的性子逐渐沉稳,而非将他身上的锐气都打磨得一干二净,那样长坂坡杀的七七出的赵子龙,和普通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童渊将赵云送出师门,又不许他借自己的名头外出行走,想来也是起了磨砺赵云的心思,但是他也知道赵云的身手不凡,无论是落于谁的帐下,必定是一员大将。

可赵云年纪小,不得重用是肯定的,这样的落差,确实能够加速赵云的成长,自己将赵云提前请过来,自然是不能耽误他正常的成长过程,虽然不能让他在军中磨砺,却也能让他以另一种形式逐渐成长起来。

赵云这一腔热血无处挥洒,只能变本加厉的操练技季明堂,眼瞅着季明堂前几天都差点爬不起来床,也多亏他有托词,借口自己要鼓捣新东西,这才将赵云劝退,不然现在季明堂现在能不能爬起来都是一回事。

赵云被叫过来的时候,脸上有些悻悻的意思,自己想要上战场,却不想仅仅是以陪同人员,去游玩的身份出现。

奈何香姬的话,自己也不敢反驳,来孙家这么长时间,赵云算是认清现实,孙家里面,别人的话自己不听都没什么关系,唯独香姬的话,自己不听可真的要倒霉,之前那个被袁术重用的谋士杨修,后来投奔孙家,看江东王的态度,对他也蛮不错的。

自己想着日后江东王,怕是又要多一个左膀右臂,没想到这人在香姬面前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直接被香姬的亲卫拖下去砍了头。

自己想想杨修说的话,觉得属实有些过分,但是香姬一言不合,就让亲卫将他给斩杀,也着实有些突然,重要的是江东王知道以后,并没有为难香姬,反而是让人将杨修的尸体,运送到了长江对岸,也就是说,将杨修的尸体送给了袁术。

原本自己觉得孙家人宠爱香姬有个分寸,现在看来哪有什么分寸,真的是香姬要天上的星星,孙家人都会给她摘下来,然后自己还是不要忤逆香姬的好,最重要的是自己跟在香姬身边,也勉强算是香姬身边的红人,只要香姬有一口饭吃,就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反正对自己来说好处是有的。

以至于现在的情况就是,赵云面对孙策的时候,身上都是少年郎应有的锐气,唯独碰到孙尚香的时候,整个人就好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打蔫。

程清萍也没想到,自己成了一个少年郎心里恶魔一样的存在,等她反应过来,赵云对自己的敬畏时,已经为时已晚。

季明堂还是第一次,身处战场之中,上一次渡江之战,自己只顾着仓皇出逃,混迹在百姓之中,并没有真的见识到世鸿遍野。

而现在放眼看去,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袁术的兵马,都已经被乱糟糟的堆在一起,只等傍晚的时候浇上松油,一把火点燃,将尸体烧个一干二净。

至于孙家的士兵,江东子弟,则是让他们的亲人将尸首带回,若是没有亲朋好友过来收尸,孙家也会将尸体运送到附近的山上安葬,身上能找到身份标识的,就留下一块木牌,找不到身份标识,也只能如此。

都是为孙家付出性命的儿郎,自然不能让他们抛尸荒野,不然日后孙家还如何立足于江东,有何脸面面对江东百姓,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