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军帐当中,韩非识趣的没有跟进来,心事重重的自己到一边去了。

“小子,接下来我们必须尽快拿下函谷关。”老爹慎重说道。

雷乘溪也是点点头。

函谷关是必然要拿下的,这是秦国东征的必经之路,反之亦然。

只要夺下函谷关,堵住函谷,来自秦国的威胁就消减了大半。

一座函谷关,可抵六国联军!但这一次镇守函谷关的十万秦军主动出击到了函谷关外,是绝佳夺下函谷关的一次机会。

函谷关后面,两侧都是天堑,只有中间一条古道能够大规模行军。

当年庞暖

若是能够打通函谷关,秦国兴许也就灭国了。

当然并不是说进攻秦国只能从函谷关走,还是有其它的路的,只不过从函谷关进攻是最难,也是最易!

在秦国与楚国之间,有着一座武关是秦楚的分界线,但其交通不好,楚国要想从这里进攻秦国,强制行军倒也能够过去。

只不过行军的代价怕是要是平常的数倍乃至十数倍!

并且这条道的尽头是秦国的蓝田大营,这里驻扎着秦国最精锐的部队!并且地势形似簸箕,三面山脉,灞河穿流而过,不用为水源担心。

军队可登山居高临下,隔河相望,易守难攻。

所以说楚国就算强制行军过来了,也是送死。

再有另一条进攻秦国的路线,则是在函谷关以北,从蒲阪渡过黄河,攻入秦国境内,可后续轴重补给却难以支撑,加之秦军本土数量优势,所以最佳之选,便是函谷关。

这也是秦军严防死守,派遣重军把守的原因。

从这里进攻秦国,遭遇的抵抗最为强烈,但交通而言这里又是最便捷的,所以,这里既是最难,也是最易。

“大总领大人,太尉大人,伤亡统计出来了。”这时一名将士在帐外禀命,得到准许后进入军帐汇报。

这名将士自然是自己人了,所以才称呼雷泽虎为大总领,称呼雷乘溪为太尉。

老爹统领百越后没有直接称王,而是以大总领自居,但想来称王那一天也不远了。

“说说吧,损伤几何。”

雷乘溪沉声道。

将士应命,开始汇报。

“韩国士卒伤亡了3万7000余人,其中死亡2万3000余人,重伤8000余人,余者伤势较轻。”

“大统领带来的金狼骁骑损失近200,其余无负伤,步卒死伤不到2000。”

雷泽虎点了点头,金浪骁骑带头冲锋,损失在所难免,步卒到了近前后投放了几轮箭雨,才是冲杀向已经开始溃逃的秦军,损失倒不是太大,还能接受。

相比较老爹的淡定从容,雷乘溪就是嘴角抽搐了,偷袭、人数占据优势,在有增员的情况下,还折损了接近四万人。

虽说全歼了十万秦军,可这也……

算了,也算自己有先见之明,多调集了5万人,若是只有十万人,怕3万7000人就不是伤亡数字,而是幸存数字了。

“还有,秦军主将被我们活捉了。”

“哦?”

雷乘溪有些意外,没想到在那样混乱的情况下,竟然还抓了个活的。

他事先做过调查,秦军主将名为王齮,乃是秦国左庶长,曾经是白起的副将,也因为白起的缘故,对赢氏没什么好感。

他也思考过要不要拉拢对方,但得出的结论是成功率不大。

不为别的,就因为其曾经是白起的副将,要知道白起就算是被自己人给坑死了,但他也是秦国的武安君,同理,王齮即使对赢氏没有好感,但他也未想过脱离秦国。

“砍了吧。”

雷乘溪一摆手,判决了对方的结局。

函谷关剩余的守军,已经快马加鞭将韩国对秦国不宣而战的消息带往咸阳。

待秦军被消灭后,又是紧随着一封加急。

战场上,秦军的尸体根本无人去动,韩军收兵后直接起锅做饭,让士兵们补充体力休息。

而函谷关内的秦军,也不敢出关收敛尸体。

万一韩军再次发起进攻,那函谷关可就失守了。

雷乘溪看着这一幕也不意外,本来他也没觉得秦军会犯蠢的走出关隘收尸,而他之所以不让人处理,纯粹是为了节省体力,为接下来攻打函谷关做准备。

必须尽快拿下函谷关。

秦军为给予韩国震慑,走出函谷关,弄了个大军压境的戏码,那是因为他们料定韩国不敢开战。

但那只是之前,真到了殊死一搏的时候。

这十万秦军就是夺取函谷关的关键!

时间过了凌晨,荒野上依旧没有一点动静,可待黎明快要见晓的时候,韩军阵营开始动了。

各种攻城器械,云梯开始齐上阵,箭矢不要钱的往上射,火攻,毒攻!

雷乘溪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计一切代价,也要拿下函谷关!

折损了十万大军后,此时的函谷关只剩下3000人不到。

歼灭十万秦军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可当韩军凌晨见晓开始攻打,到终于攻上函谷关,并将谷道内的西关楼也将之拿下,时间已经到了半夜!

这还是后来派出高手,各种手段齐出才将函谷关拿下,损失了将近5000人!

若只是靠这些普通的士兵想要拿下函谷关,这个伤亡数字怕是还要翻上五六倍!

能够那么快的歼灭十万秦军,那是因为是在开阔的平原作战,双方谁也没有地势上的优势。

而函谷关,关隘狭窄,地势险峻,若非如此也不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指的就是函谷关。

占据此雄关,能够一打十,这也是为什么秦国驻扎十万大军,就不惧六国合攻的原因。

拿下了函谷关,暂时便可以休战了。

哪怕是秦国也不敢一时妄动,曾经函谷关也不是没有被攻破过,当时的情况和现在非常相似,都是秦军出了函谷关,双线作战,结果被攻破关口。

吓得当时的秦昭襄王割地求和。

所以说,现在秦国的命门就掌握在了雷乘溪的手中,一旦秦军派出大军,从函谷另一头的潼关发兵,那他则势必联合诸国,通过函谷攻打秦国。

远的不用提,近在眼前的魏国就必然会掺一手。

只不过这一点还需要他自己点拨(威胁)一手,警告秦国一番,若不然秦国定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迅速夺回函谷关。

但想要夺回函谷关,秦国起码要派出20万大军才有可能,如此数量的一股大军调动,他这边也能很快得知,除非秦军能够飞过来不给他一丝反应的机会。

不然,短期内秦国想要夺回函谷关就是痴人说梦。

再者别忘了,秦王政已经死了,到时秦国朝堂知晓这个消息后,势必又会有一番纷争,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损失十万大军,丢了函谷关。

这对秦国来说简直是接连噩耗。

够他们缓一阵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