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知了日月 > 第4章 我们在太行山上(27)我们在太行山上(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章 我们在太行山上(27)我们在太行山上(上)

27.我们在太行山上(上)

在巍巍的八百里太行和广袤的华北平原交汇处,

耸立着一座山水环绕的现代化军校城,

宽阔的大操场,

高大的钻天杨,

草坪甬道穿插相间,

她就是面向部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指挥军官的北陆学院。

巍巍太行山,莽莽古战场。

北陆学院的重头戏也是压轴的戏,八百里太行综合演练,又叫毕业拉练,终于拉开大幕了。毕业拉练,图上距离八百,考虑山路崎岖,蜿蜒弯曲,上下起伏等原因,实际距离一千里。全用脚来丈量,十四天的时间,一边走一边打,一边走一边练,真正的走打吃住藏,通管修保防,野战条件下的综合演练。野人野山野地,野水野林野草,野人般的野营野炊,野战化的实战训练。

四年磨一剑,铁脚太行山。千里拉练出征,千里拉练凯旋,震天动地的歌声,杀气腾腾的阵容,一次次深深地刻在劭群的脑海中。四年来,他们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准备的,全是八百里太行综合演练。而且他们的好后台,嫂子们的军大衣,也会准备好一切,并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换供给物品,成为打不垮拖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补给线。

四年来,嫂子们的军大衣就是百宝箱。嫂子们总会变戏法似的从军大衣的怀里,掏出方便面,火腿肠,小榨菜,背心袜子等一些生活必需品。这就像书里写的,是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还是鲁迅先生写的《一面》,记不太清了:从怀里掏出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拉练用到的护膝,护腕,甚至需要做的一些针线活,都可以找嫂子。这些嫂子大多都是学院教职员工的爱人,一般从农村随军而来,没有固定工作,她们穿着自己爱人的军大衣,要走很远的路,风雨中等待着,也就是现在的练摊。一个时代的特色风景,见证一个时代的婚姻爱情。有时北陆的纠察,也会出现执勤,吓的学员四散奔逃,这时嫂子们就会出来打圆场,满脸微笑的解释,很是温馨。

今年的军大衣,被零零后的小伙一夜之间穿成了最流行的时尚;

曾经的军大衣,被嫂子们硬生生变成了北陆学员的钢铁补给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出征的誓师大会在四楼大教室进行,人人全副武装轻装,头戴钢盔,携带武器,热气腾腾,杀气腾腾。

大会很隆重,北陆领导讲话提出希望,教员代表明确要求,大队领导表明决心,只有根队长的讲话,不按套路。根队长的讲话,凶巴巴的神情里满满的狠劲,根队长毕竟是参加过西南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全体学员,表情凝重,大战在即,万籁俱寂。

授旗列阵,唱着《铁脚板》,开拔出征!

“朝霞映红了迷彩,夜幕沉默了钢枪。

忘不了硝烟弥漫间热火的战场,

忘不了深夜难眠时身上的疾伤。

八百里巍巍太行,

我们用铁脚板来丈量。

铁脚板啊,铁脚掌,

千年风霜的胡杨……”

二十一世纪,第一个春寒,真的是春风似剪刀,裁在脸上疼得很。

某岛闹得欢,大家同仇敌忾把兵练。

尽管离得远,战场好像离的并不远,战争的到来不知哪一天。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千日,用兵千日。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决战用我,决战决胜。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军人的使命,时刻准备着。

红旗招展,队伍绵延,三个学员队同时进行拉练,引起过往路人驻足。

有一种情怀叫做不害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军人生来为战死。

有一种饮料叫做健力宝,拉练途中大流行,喝上一口,马上解渴,再喝一口,疾步快走。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困了累了喝红牛,一个年代一个广告。

第一站黄壁庄水库,抢滩登陆,风高浪急架机枪,舟到滩头打冲锋。一身汗,一身水,刚喘口气又赶路。

一路向西,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还组织了入党积极分子宣誓。

在西柏坡简单吃了个午饭,按照尖兵班的行军计划图,此地是大休息地域。大家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偷偷的睡个小觉。没想到根队长,命令他们提前一个小时出发了。

炼狱之路走起,噩梦开始,没有酒的日子,你不可能醉生梦死。

常行军、平行追击、强行军105公里,昼夜连续实施,近二十小时,直接干掉五分之一的拉练路程,无论是听起来还是做起来都是很豪壮。

从西柏坡首先开始常行军科目25公里,隐蔽接敌,然后到达长岭底的地方。稍事休息,稍作补充,然后进行平行追击科目55公里,穿插迂回敌阵后。我的天哪,不间断80公里,北陆的飞虎师三所里穿插,基本相同的距离。最后进行强行军科目25公里,夺取敌武装直升机起降场。

首先常行军25公里,将近五小时,中午1点出发,到达长岭底,天已经擦黑。急急忙忙中埋锅造饭,凑凑活活狼吞虎咽,胡乱塞了个饱,就出发了。随队的教员都有一些不满,因为这里有别的军校新毕业的教员跟着体验生活,都是搞技术的干部,自然比不了这些轻步兵。

开始平行追击55公里,走到半夜12点,又走了6小时。真的是又累又困,而且还饿。带的干粮又硬又凉,难以下咽,再说也没有胃口吃。大家想的最多的就是,停一停,休息一下。队伍一直在行进中,谁也不敢停,怕掉队,你跟着我,我跟着你。不断有人招呼着,不断有口令从前方传递过来,再依次向后方传递。

真的是好累啊,征途漫漫,遥遥无期。曹操为什么不出来呀,古人真是聪明,可以望梅止渴。现在又困又累,望什么可以止困,望什么可以止累啊?这一下子,难住了很多人。看官,您莫急。

达尔文一般进化论的主张,生物界物种的进化及变异系以天择的进化为其基本假设。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指出,在自然演化过程中,能够活下来的,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物种,而是那些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

古人能望梅止渴,好羡慕古人。又累又困的我们,可以不吃不喝,耐得住饥渴,就是耐不住累困,多想孤独寂寞的待一会,睡一觉,哪怕一分钟,但是不能够,多么的难为情。

今人正物竞天择,有人进化了,变成了神人。真想问问他,你是不是学过《物种起源》,当时没问他,现在也记不起是谁了。

神人可以拉带止累,神人可以拉带助困。

眼见为实,口说无凭。这都是劭群真真切切看到的,一丝一毫看的十分清楚,一举一动看的十分明白。尽管是月夜,繁星满天,不是很亮。手电筒的亮光,也被管控的很严,夜间行军,一切灯光都会管制。

强者自赎,神人们竟然可以走路睡觉,边走边睡,边睡边走。他会跟醉汉一样,左右摇晃,踉踉跄跄向前走。忽然他会给你来一个猛回头,冥冥之中,他感觉已经走到路边快掉沟里了,及时悬崖勒马。忽然他会给自己来一个警示钟,一个激灵,脑袋和全身一个哆嗦,半睡半醒,继续踟蹰前行。这种情况下,神人是会选择路中央走的,真的是高明啊。中庸之道,左了不行右了也不行,警惕左更要防止右,因为右边带枪支。

圣者渡人,神人们会悄悄的拽住前面人的背包带,拉带止累,救命稻草,多省力气;拉带助困,闭眼睡觉,好聪明啊。前面走路的人也是在迷迷瞪瞪中,不易察觉。一旦发觉,反感生气,猛地甩掉,却已无力回头,也是懒得回头。看见了尴尬,不如不看,再说黑灯瞎火,看不清楚。

劭群也是又累又困,好在能撑住,看到这种景象,不禁乐从心起,自我乐出声,削减了很多疲惫。无意中就想吃东西,几口干粮,精神一振,抓紧前行。行路难,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劭群感觉到,路好像越来越难走,越走越高。果不其然,他抬头望去,月夜下的队伍朦朦胧胧,偶尔的手电光束一闪,队伍是在爬山!我天,还要爬山。与他们同行的,还有炮兵学员队,他们可是扛着炮管子。一座什么山记不得名字了,大概八九百米高。比蜀道还难,自然是难于登天,而且两边有悬崖,雨裂沟也不少。大家都感觉到了一些凶险,头脑有所清醒,就精神了许多。大家手脚并用,互相拉扯,就这样连推再拉,用尽了洪荒之力,爬上了山。山上有一条长长的羊肠小道,队伍沿着这条小道向前蠕动。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自然就很慢。大家已经没力气了,连气都不想喘,话也是懒得说出口,没劲说。牢骚骂街的话也就没有了,估计都没往这方面,没劲想。又这么走了一阵子,传来了口令,原地休息5分钟。

军令如山倒,命令一来,队伍齐刷刷坐下,整齐的很,坐下就睡,倒头便睡,就是这么快,不浪费一分一秒。睡梦中又是一阵口令声,忙乱中,大家互相拍打着,各班清点人员装备,又出发了。刚才好像睡了好大一会,又好像只睡了一小会,反正是很香。有的人差一点把枪都丢了,走着走着,大喊一声:我操!我的枪呢,我枪丢了。慌乱中,大家赶紧帮着找,丢的枪可是大罪,要杀头的。马上就有人看到了,他的枪在后背上,枪背带在脖子上。就赶紧告诉他:这不在这里吗,在你脖子上挂着呢。大喊的人一摸脑袋,虚惊一场,用手摸到了枪便放了心,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大家也是有感而发,赶紧摸摸自己的武器装具,可不能有遗漏。真丢了,赶紧找,走远了真成了刻舟求剑了,就找不到了。

开始强行军25公里,大家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体力严重透支,麻木的向前走着,完全靠精神意志支撑着,战斗精神,钢铁意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到了一片谷地,传来口令说有宵夜。大家已是饥肠辘辘,闻听甚喜。宵夜倒是送来了,几个大桶,鸡蛋汤。劭群从挎包里掏出饭盒,还没冲到跟前,大桶里已经光光如也,空欢喜一场。又传来了口令,说前面还会有宵夜。劭群心里想,估计是望梅止渴了。

在这档口,导调的教员出现了,命令他们快速夺占敌武装直升机起降场。什么情况,还有力气发起攻击。有人小声嘟囔骂:闹什么鬼?话说归说,全是废话。各班排迅速展开战斗布置任务,在各班长战斗小组长“跟我来”口令下,大家成疏开队形,逐次展开,发起冲击。山里打起了信号弹,光亮如昼。高地上竟然还有机枪火力点,“哒哒哒”冒着火舌。劭群他们心里想,不会是真的吧,是不是实弹射击?顾不上了,按照各自受领的任务,冲锋前进,穿插迂回,火力压制,投弹爆破……口令声,呐喊声,冲杀声,响遍山谷。或许是英勇的胜利,或许是压力的释放。

仗打完了,收拢部队。

大家围拢,指挥员下达“排头在东,向右看齐”的口令。

有人马上就问:“东在哪边?”

指挥员抬头一看,略一思索:“有月亮的地方为东方。”

大家举头望明月:明月高挂头顶,往哪个方向看都是月亮。难不成满山遍野都是东方?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指挥员只好掏出指北针,确定好方向,重新列队。

唉,劭群叹了口气,就想:指挥员就下达一个面向我列队,向右看齐,不就齐了。何必脱了裤子放屁,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大部队会合以后,继续前行。经过刚才一次战斗,大家似乎精神了很多。天已经开始蒙蒙擦亮,看来目的地要到了,就能吃上热乎乎的早饭了。大家在期待中,大家也在忍耐中。

不久,蜿蜒的曲折队伍到了一个叫北平望(也叫北平凹)的地方,教员在这里下达了露营的命令。

北平望,说了四年,听了四年,传说中的北平望,今天终于到了。胡子队长,在他们入学第一年的时候就讲过,曾经非常牛逼的一个学员队(军事素质自然是没得说,杠杠滴的一流),毕业拉练的时候,一到北平望赶上下大雪,望着满山遍野的大雪,整个学员队哭声一片。只是听说,也是传说,大家没有见过,但是胡子队长讲的话大家都相信。能从胡子队长嘴里面讲出来难的东西,那是相当的难。而今确实到了北平望,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心里自然也充满了挑战的欲望,苦学四年,不正是为了这一天吗!

学员们紧急卸下背囊,开始挖掘露营坑。挖完露营坑,铺好背囊,做好伪装。热乎乎的早饭也没有了,还是全靠自己进行野战生存的野炊。构筑散烟灶,用钢盔烧水,用喝完的健力宝罐,装上大米和水,口香糖封口,投到火里。劭群还想到了《北国草》一个野炊的方法,在火堆下面刨一个坑,新袜子装上米,放到水盆里浸泡,然后扔到坑里,上面一层浮土,浮土上生火堆,用火来烧开水,煮东西。饭做好以后,火堆下面还是热的,在上面睡觉暖和不潮。他们几个人一商量,分头行动,还真试了试,这个方法还真管用,米饭也真好吃。就是不知道装米饭的袜子是不是穿过的,顾不了那么多了,先吃饱再说。

吃完饭,就赶紧美美的睡一觉吧。

这一觉真香啊。

多年以后,陈江南班长发来的视频里,有这个场面。

背风的谷地上,到处都是露营坑,外围是游动哨和潜伏哨。露营坑里面睡的是我们可爱的红牌学员,坑外面全都是伪装。偶尔飞起的风沙,吹过来,吹过去,红牌学员们依然睡得很香。风沙吹走了岁月的痕迹,却吹不走青春的回忆。他们的青春回忆永远留在太行山上,他们的精神家园,部队老家,第二故乡。

攀登高峰望故乡,

黄沙万里长,

何处传来驼铃声,

声声敲心坎。

盼望踏上思念路,

飞纵千里山,

天边归雁披残霞,

乡关在何方。

风沙挥不去印在,

历史的血痕。

风沙挥不去苍白,

海棠血泪。

黄沙吹老了岁月,

吹不老我的思念。

曾经多少个今夜,

梦回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