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知了日月 > 第5章 沙漠玫瑰(20)光缆施工(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章 沙漠玫瑰(20)光缆施工(上)

20.光缆施工(上)

神勇突击六连的一天,一天一个样。

神勇突击六连的一年,旧貌换新颜。

劭群每次经过红五连,他曾经带过的兄弟,曾经猎人集训队的红五连。这帮兄弟看劭群的时,眼里边是深深的哀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红五连已经不是过去的红五连,昔日训练的荣光与辉煌已不再。神勇突击六连变成了过去的红五连,训练场上打先锋,事事处处争第一。

晏靖就曾感慨的说:我不觉得二四八有什么好,他们就是拿着过去的荣誉给自己满足感,过去的荣誉并不是他们的,是前辈的!我感觉我们连队特别团结,特别挖光缆的时候,总是在别人前面先完成任务,实力才能证明谁是真正优秀的连队!

二oo五年国庆节之后,部队陆续完成了年度训练任务,任务随时转换,即将进入训练预备期。

上级通知,进行光缆施工。

每一个连队一个作战单元,分布在一条长长的光缆施工线上。

大家从一个叫固安的地方开始挖起,分段取胜。各人各班各排各连各营,挖完了就往前走,不断超越。整个光缆施工线就是一个不断梯次滚动的流水线。

神勇突击六连曾经常年施工,没想到全训的年月照样也是赶上了施工任务,跑都跑不掉,因为红军团全部连队都上阵。

这次光缆施工与以往的光缆施工大不相同,两道工序,一个是挖一个是取,挖在前取在后,取完再挖。先把旧电缆线挖出来,切割打捆上交,还要清点核算;同时根据光缆线的要求,挖宽挖深。工作量很大,紧追慢赶,日出东方,太阳落山,一天刚好干完。

地里的玉米,沟里的杂草,还是青绿色的,大家一锹一锹地挖着,时间一秒一秒的走着,青绿变成了草黄。玉米收了,种了小麦,地里也只剩了大葱和白菜,菠菜和芹菜,北方的作物,不过如此。

战士们在光缆沟里,从穿着裤头背心到穿着秋裤衬衣,从仲秋挖到初冬,从固安挖到高阳,从深州挖到南宫,从威县挖到馆陶, 从馆陶挖到冠县,从河北到了山东,挖到山东聊城一个叫班庄的地方,再从山东挖到河北,挖到了大名,一个让大家知道了“大名的油温州的头”的地方,赫赫有名的大名府,部队还是挖呀挖呀挖,又从河北挖到了河南,挖到了河南清丰,河南濮阳近在眼前。

在什么样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

在这么长的线路上,这么长的时间,大家咔咔一顿挖,没日没夜挖,种下雪峰山的种子,开出雪峰山的花。

晏靖说的对,神勇突击六连的光缆施工总是挖在了别人的前面,不为别的,只为勇争第一!不靠别的,只靠钢铁意志!没有别的,一把铁锹,敢打必胜!

每个连队一段距离,大概一千米二百米。连队除去留守人员、外出学习人员、探亲休假人员和其他在外人员,再除出炊事班保障人员,连里现有人员将将够,每人一天必须挖二十米。十分艰巨的任务,十分艰难的任务,所有人员全部充实到一线班排,排长也要拿起铁锹。

一排长朱立明,已经借调英雄胜利师作训科。

二排长孟繁杰,已经借调红军团作训股。

只剩三排长张宏杰一个排长,还是清丰人。

劭群对晏靖说:任务艰巨,人员紧张,每天一千二百米,挖不完。

晏靖说:连长,我也去挖,我不去挖,你为难。我跟排下一样,他们挖多少我挖多少,每天二十米,我挖不过他们,我不是你的兵。

劭群把连部两个通信员编为连队先锋队,第一梯队的尖刀。分任务先从两个通信员分,一人二十米,然后各个建制排,各个建制班。

每个连队都有一个监工,号称铁塔王李铁塔的手下。李铁塔专做通信电缆和光缆施工,九州大地业务多多,当时李铁塔的乘坐车是丰田4500,牛逼闪电。

神勇突击六连的监工姓李,大家亲切地管他叫李师傅。李师傅随身携带一个仪器,仪器挂在腰上,一端连着耳机,一端连着一个探测扫描的东西,沿着通信电缆的线路,不断的探测扫描着。左边“咚,咚,咚咚咚”,右边“咚,咚,咚咚咚”,声音最强点,就是线缆点。这个需要有耐心,貌似简单,貌似轻松,时间一长,耳朵难受,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跑偏。一旦跑偏了,战士们就白挖了。李师傅探测扫描不慌不忙,有时跟不上趟,有的战士已经开挖了,有的战士还坐在地上等着。早晚的活,干的越晚,越到黑天。

劭群备了好酒好菜,大大的犒劳了李师傅。劭群决定亲自上手,这不就是工兵探雷吗,工兵的活谁不会干。他与吉兵指导员分工,劭群带领连队挖呀挖呀挖,吉兵指导员陪着李师傅哈呀哈呀哈。晏靖和余优也参与外交活动,吃饭的时候,一会叫师傅,一会叫大叔,一会叫大哥,必须让李师傅喝好。李师傅说了:王连长,我真喝不了。晏靖乾坤大挪移,天龙八部,凌波微步:大叔,大哥,师傅,我敬酒你不喝,我跟我们连长交不了差。基本上就是求求你,求求你,快喝吧,从了吧。你不喝,我不喝,连长他不罢休。嘻嘻哈哈,真真假假之间,李师傅喝的飘飘欲仙。

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不好拿,都是生存经验。活越干,人越精。大家都知道,有路的地方好,这一截就不用挖开了,监工的李师傅会联系他的上家派来倒链工,一点一点抽出来。有大池塘大水库的地方,也不用挖,还是一点一点抽出来。这都是大家高兴的事,只要碰运气,而且这种好运气并不多,道路有限,总量也就有限。

劭群发现了好多地方有盘线,所谓的盘线就是预留的线缆,这个地方有的时候有带动力设备的小房子,据说是给通信电缆充气的地方。对于这个地方探测扫描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声音特别嘈杂,没有规律,到处是那种“咚咚咚咚”的声,这个地方一定有盘线。如果把所有盘线都挖出来,非常费力气,挖出来的盘线也不能用,有好多接头。如果不挖,就没有确定的路子。劭群果断采取了两点一线的方法,从盘线区域的两端,取捷径走直线,甩开盘线,这样减少了很多工作量。一个人一天挖二十米,是很累的。

劭群一边探测扫描,一边全线检查,有时还到连部跟两个通信员一起挖一会,不能太久,否则班排有意见。

光缆施工最怕下雨,最怕黏土地,这种情况,铁锹入不了土,粘到铁锹上的土也掉不下去,需要用手去扒下来,非常费力气,还特别粘手。

一人一天二十米,有的兵完成不了,蹲在沟里面大哭。

南方的兵,个子不高,但是韧性十足,尤其是贵州、江西和湖南籍的,非常能吃苦,很少有完成不了任务的。

深秋的季节,天气渐冷,大家挖一天沟,晚上睡觉腰酸腿疼,第二天早上起来都不想动。大家晚上就开始喝白酒,一方面御寒一方面解压。野外施工,身上整天泥土,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大家吃饱喝足,倒下便睡。

后来劭群想到了办法,连队开始统一购置白酒,那种散装的大白桶。为了工作,大家随便喝,别喝多就行。

仅仅是光缆施工干活,是不够的,还要与经过的老百姓打交道。通过谁家的地,挖了谁家的墙,都要做工作,还有一些其他意想不到的情况。千军万马散出去,安全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