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知了日月 > 第7章 弹道无痕(2)留守看家(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章 弹道无痕(2)留守看家(上)

2.留守看家(上)

部队要去海边驻训打靶,劭群非常激动。劭群学的是步兵侦察指挥,一直玩轻武器,现在的部队是防空部队,玩地对空,他没有见识过。

北漠海勒斯太,他看见的那一群像螃蟹、像电动推子的群队装甲车辆,原来就是这个防空部队的,又浪又飒一流的高技术武器装备。

在国际舞台,随便一台地空导弹装备,都得接近几千万或者上亿元。

每当团长高难喊着劭群去训练场时,他总会兴奋的一路问这问那,劭群什么都不会,必须赶紧学。

团长高难对劭群这种刻苦训练、认真工作的劲头非常满意,正合他的胃口,他希望全团的兵都是这样。

部队开始准备物资器材,检修车辆,进行指挥作业,组织现地勘察。劭群在旁边默默的看着,心里痒的要命,馋的要命。

劭群在等团长高难给他任务,哪怕带着人装车都行。十几年来,他始终搞军事训练,从来没有闲着过。在英勇胜利师机关,每逢训练驻训或考核比武,都会有他的影子,主力的存在,经常斩金夺银,披红挂绿。现如今,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赋闲在岗,难免有无所事事、蹉跎岁月之感。

此时的鹏举,已经正式调入万岁军机关。从两个轮的装甲学院到郯城战斗模范连、朝鲜人民军红旗连、红军连,从红军连到红军团太庙九门提督,从红军团到英勇胜利师,从英勇胜利师到万岁军,步步都是红军,一步一个脚印。从英勇胜利走向钢铁意志,从英勇胜利走向敢打必胜,从英勇胜利走向勇争第一,一路赤胆忠诚。我们从南昌城头走来,我们从平江起义走来,我们从滚滚硝烟炮火中走来,万岁军万岁!

此时的陈月雁,已经来到了战争之神,火力打击部队,任参谋长并同为部队首长,书写着自己金戈铁马、韶华无悔的热血青春。

劭群从饭桌上,从跟团长高难跑步中,从四楼办公室的窗户里,一直在听着在看着,他不能问。参谋只有一次建议权,只可用一次,必须慎重,副职就是主要首长的参谋。

崔政委曾经讲过:几个副职是团长政委的左膀右臂,就是参谋助手。几个部门领导是团长政委的两条腿,主要具体落实。一个班子一个活的战斗集体,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崔政委从军区过来的,为人朴实平和,理论水平很高,说话非常严谨。他曾经说:老人家讲过,领导干部两件事,出主意,用干部。

崔政委待劭群如兄弟般,经常微笑着讲故事,实际上是在启发劭群,还开玩笑似的给劭群起了个笔名:晓月。劭群小时候的小名就是女孩名,他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像女孩,他就稍微改了一下:日月。日月这个笔名,一直使用至今。

团长高难和崔政委,像极了电视连续剧《亮剑》里的李云龙和赵刚,简直一模一样。

一个行侠仗义,举重若轻。李白诗里的侠客:吴钩霜雪明,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一个韬光养晦,举轻若重。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刘邦口里的张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劭群对自己的两位军政主官首长,非常尊重,始终服从。让干什么干什么,从来不叫苦叫累,从来没有说完成不了的任务,从来不表功,从来不居功。始终做一个参谋助手,按照分工职责,勤勤恳恳工作。

劭群作为参谋助手,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跟两位军政主官首长的关系,这是干好工作的首要前提

私下场合,劭群喊行侠仗义的团长高难为老大,团长高难军事干部作派,江湖绿林,风风雨雨。

私下场合,劭群称韬光养晦的崔政委为首长,崔政委是军区机关来的,首长秘书,见多识广。

后来两个“国际号”和“国字号”大项任务中,两位首长给予劭群重任,劭群因此书写了个人军旅生涯中最为宝贵、最为辉煌的青春回忆。

两个大项任务中,团长高难: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刘亚楼,你记一下,我作如下部署调整。总预备队不动!刘亚楼,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这件事你去处理一下,下面的人要处理!问题,问题是我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这个饭怎么吃?

两个大项任务中,崔政委:我补充一点,把炮纵和坦克分队加强在锦州防卫。小王,跑步通知伙房下面条,让纵队首长吃了饭再回去。你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并没有打算原谅自己,既然这样,也就不做组织上的处理了。等一等,就这样走了?连个手都不握?

劭群:问题是,问题,问题是军委指示……

一段金戈铁马激情燃烧的岁月,千军万马,刀光剑影,慷慨激昂,威武雄壮。团长高难如四野的一o一,崔政委更像四野的罗元帅,而劭群差强人意,体会了一下刘亚楼的角色。

这两个大项任务于当时劭群初到防空团而言,还是一年以后的事,也是两年以后的事。诗和远方正在来的路上,人不可能预知未来,只能做好当下。

六七月份的海边,防空团就要驻训打靶,全团上下,来来往往,热火朝天的忙活着。劭群终究是没有去成,因为他确实不懂这些专业,无论是技术操作还是战术运用,他都是门外汉。他稍微有些失落,现实就是这样,只能无可奈何。

这些,团长高难已经看在眼里,但是没有说破。看破不说破,说破不是好朋友。

团长高难跟劭群明确了任务:留守看家。留守看家的主要工作:留守人员万千责任系一身,思想、训练、安全管理都是他牵头。还有一名副政委也留守看家,主要配合安全管理。同时团长高难跟劭群还明确了一个任务:搞好军民共建。军民共建发源地就是在英勇胜利师,后来推广全军。

当兵十几年,劭群第一次留守看家,而且从来没有搞过军民共建。劭群就跟团长高难请示报告:要人要枪。团长高难眼睛一瞪,就像电视连续剧《亮剑》里的司令:我有装备,我要你干什么。你既然能当团长,就有能耐去搞枪。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你别在这给我丢人现眼。

劭群偶然的一次机会,转靶场东北角的施工现场,一个团队的干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干部身穿雨衣,晴天挡土,雨天挡雨,一直在那里站着,盯着施工干活。可能因为长期野外作业,这个干部的脸色有些黢黑。这个干部还戴着一副眼镜,言谈举止比较朴实稳当。这个干部叫兆龙,后勤处的副处长。

劭群到团队的时间并不长,属于新来的,外来户;防空专业又不懂,零基础。要想完成任务,只能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否则真的只有回家抱孩子了。

现代人说:成年人的世界,只筛选不教育,只选择不改变。

军人誓词: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决完成任务。

到了说告别的时候,敬礼是军人最神圣高贵的司仪。

到了说再见的时候,坚决完成任务是军人最庄严无言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