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开局下乡教历史 > 第114章 才为兵者,行于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国庆日,宋氏商行生意兴隆,宋利平和陈玉梅两人一直忙,陶桃中午给宋利平和陈玉梅送餐,也接手卖了些礼盒。从未做过生意、卖过货的陶桃觉得挺新鲜。

“利平,这做生意还挺好玩。妈,以后我有空也帮你来卖货。这太有意思了。”

陈玉梅看到有点雀跃的陶桃倒是挺开心,“陶桃,有空想玩你就过来,不过妈还是心疼你,偶尔来玩玩可以,你还是和利平早点要孩子,店里这些都是小事。”

“好的,妈,我和利平商量过了,明年要孩子,放心吧。”

陈玉梅听到陶桃也这么说,看来儿子确实没有骗她,直接笑的眉角皱纹都增加好几道。

下午,宋利平骑着摩托,带着一个山核桃礼盒,一个苹果礼盒去了将军路,准时2.50到了葛安然家门口。

摁了门铃,一会就看见葛安然出来。

“葛老师,节日快乐。给你带了俩礼盒,你不是爱吃山核桃嘛。”

“宋利平,我就不客气了。”直接接了礼盒,等着宋利平停好摩托,一起进了家门。

宋利平看见在一楼客厅坐着的葛德龙,和葛夫人沈美华。

“葛区长好,阿姨好。”

沈美华眼波流动,看的宋利平有些发毛。

“坐,坐,小宋。”

宋利平找了旁边一单人沙发,半坐着。

葛安然已经给宋利平端了一杯茶过来,又给葛德龙重新换了一杯茶,然后一起坐在沈美华身边,静听着父亲开始训话。

宋利平倒是无所谓,这不就是访谈嘛,人多人少都可以,只要不是相亲就行。

“小宋,你到区里上班三个月了吧?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

“区长,还好,感觉还不错,到目前为止工作强度也不大,和科里同事关系也还正常。谢谢区长关心。”

“能适应就好,不过以后可能会比较忙的,要经常出差也说不定。”

“葛区长,我们秘书科还要出差吗?”

“需要啊,比如我们要去外地搞调研,搞联谊,肯定需要秘书可派人跟着,随时帮着处理一些事务的。怎么?你对出差有啥顾虑?

“不,不是,我只是还不太了解我们的工作性质,还需要多多了解。我没啥顾虑,只要单位需要出差,我肯定是听从领导安排的。没啥问题。”

“小宋,你看我们湖西区这半年工作后,你自己有啥独特的想法?”

“葛区长,我也就一处理文字的人员,再说来单位才三个月,我没有啥想法?”

“哦?我怎么觉得你有很多新的好的想法呢。”

“葛区长,你高看我了,我也就是能安心工作的办事员而已。”

“你们科交上来的半年度工作总结难道不是你写的嘛,我看里面就有很多新思路,新想法嘛,今天又不是在单位,我叫你来家里,就是想听听你真实的想法的。不要有啥顾虑。你们科里的一些小动作,我也是知道的,没啥可以隐瞒的,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有些事我们也是做到心里有数就行。我看了你写的报告后,发现我家安然确实还是有眼光,推荐你去区政府上班,还真没埋没你这人才。谈谈吧。”

“葛区长,你要这么说,我承认,那报告确实是我的初稿,后面改了多少我不清楚,最后成稿是啥样我也没见着。这个无所谓啦,只要好的建议,措施能够实施,那就是惠及区里,惠及老百姓,那就是好措施。至于谁写报告,不重要的。都是一个科的同事。”

“那你谈谈后面几条建议,你是怎么想的?因为区里确实明年要往这几个方面着重的发展。”

“葛区长,我之前在富春县百溪乡支教整三年,那地方葛老师去待过三个月,她也挺熟悉的。那边田地少,山多水多,当地政府在我离开前,已经着手修路,搞养殖业,搞山地农作物种植业,因地制宜的搞经济发展,我相信不用太久,百溪乡就能脱贫致富,摘掉贫困乡帽子。

对照我们湖西区来说,我们区的优势在于,一是我们区占了大部分的文教资源,很多高校都在我们区,这就是我们区最大的优势之一,我们可以在文教方面做文章,把我们区打造成文教科技示范区。二是旅游资源丰富,占了市里的大多数的旅游景点。这明显是区里主要经济增长点的可挖掘空间,而且非常巨大。连带着旅游产品的推出,这块蛋糕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如果花大力气整顿的话,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宋,你看到了哪些弊端了?”

“葛区长,其他的我不知道。葛老师知道,我妈在孩童巷来了一家贸易商行,商行里有在卖茶叶,不过我妈店里卖的是绍兴新昌的茶叶,不光质量不错,价格也比较实惠。你可能要问,在杭江为啥不卖龙井茶呢?

我不清楚区里的招待茶什么级别,什么档次的,不过我以前调查过,现在市面上以次充好的龙井茶太多太多,以至于现在原本是一个好品牌的龙井茶已经牌子倒了,有种一提龙井茶就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一块会下钱的金字招牌就这么倒了,我作为杭江本地人都觉得甚为可惜。还有景区强买强卖现象屡见不鲜。所以我作为一个市民,都觉得旅游市场,包括景点,宾馆,服务行业都需要加强整顿,有一个规范,要有标准。我是个学历史的,当年秦始皇都知道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我们作为新时代改革的新兴人类,难道还不如古人嘛。葛区长,你认为呢。”

沈美华和葛安然在一旁安静的听着宋利平侃侃而谈,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老葛,我觉得小宋说的不无道理。上次我陪着几个外地的朋友去湖里划船,就被无缘无故的在湖中间无端加价过,后来我是回到岸上打了相关部门电话,才解决了问题。如果是外地游客碰到类似情况,他们到哪里去找人解决呢,长此下去,肯定对杭江市有不好的影响。”

葛德龙听了宋利平的一番话,也陷入了短暂的思考,好久才反应过来。

“小宋,今天找你来聊天,于我很有帮助。感谢你的无话不谈。小宋,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没有规划?”

“葛区长,不瞒你说,我这次被调到政府部门上班,其实是有点摸不着头脑的,不过我还是欣然接受了。我个人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做一些具体的事务的,比如在教育领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事务,我觉得这对于我来说,可能比在办公室待着更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毕竟我在教育方面有了三年的积淀。这是我真实想法,我不擅长在办公室里蝇营狗苟,勾心斗角。”

“小宋,你还真敢说,不过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再等等吧,你的个人去向我一定好好考虑,不过现在还需要你沉淀下来,慢慢适应政府部门的工作程序。”

“葛区长,我会的,就当是修行。我就是社会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不是唱高调,我就是这么想的。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小宋,你是哪年入的党?”

“我是85年预备党员,86年毕业前转正的,算是有四年党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