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六章 新年新气象

永熙元年一月初一(1991年2月15日)

刚起早的各位大臣们便收到了好消息,皇帝体恤百官,特意给百官们准备了新年红包,红包金额由一千银元到一万银元不等。

这笔钱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是相当多的,百官纷纷高呼皇帝圣明。

朱辰铭虽说是一心推动百姓过上好生活,但是也不能不管大臣们的感受。

自打帝国改革以来,短短十几天时间便让百官感到疲惫,政务比以往多了一半还要多。虽说没人敢表达不满,但是长此以往下去百官心有不满,难免会开始摸鱼。

朱辰铭深知想要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所以才在新年第一天便发放红包。

不仅京官有,大明境内凡是参与实行新政的百官都会有东厂和锦衣卫将红包送到。

除此之外,朱辰铭也准备逐渐改革官员薪水制度。

这个大明建立以来还是沿用太祖那一套低薪的政策,官员的工资少的可怜。

没有从商背景的官员甚至养家糊口都困难。也自然的会产生贪腐。虽说贪腐是杜绝不了的,但是能减少一点是一点。

朱辰铭打算实行一系列官员优待政策,比如奖励房屋居住权,家中后辈上学免除学费,每人购置第一辆汽车时减免百分之五十的购置税.........

不过朱辰铭自然不会设置出像毛熊苏勋宗那样的干部优待制,苏勋宗的干部优待制使得毛熊三百万干部成为了吸血的蛀虫。一切都要在合理范围之内。

.............

经过朱辰铭和承政殿大学士们的商讨,永熙元年正月初五,承政殿发出永熙时期第一道圣旨。

【永熙新政一号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有我大明一朝以来,为强国富民,进行过十五次改革,正因这些改革,大明延续至今。

今大明内部经济萎靡,外部局势紧张,为大明之未来,朕决意实施新政。

自此之后,凡带有“永熙新政”开头的诏书或文书,在法理上处于最高级别,各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拦。

钦此。】

最先收到圣旨的是京城的官员,官员们纷纷震惊不已,朱辰铭的这道诏书已经明确以后承政殿发出的文书具有最高效力,那等于内阁的决定朱晨铭可以随意否决,朱辰铭已经等于集中了所有政权。

大部分官员在年前就听说聂首辅奉陛下命令实行新政,本以为只是新帝上任三把火,如今这道文书让百官意识到这次新政的重要性。

可以说在这次新政中的表现直接决定了日后大明的核心政治格局。

各官员心事重重,也不是没有想要争权的大臣。但是就连内阁首辅都是朱辰铭的人,其余人自然掀不起什么风浪。

在锦衣卫和东厂联合清洗掉十几名官员后,纷纷老实了下来。

随后承政殿便紧随其后的发布了第二第三条诏书。分别

“设立帝国发展与改革部,总管帝国各项改革事宜,任命聂阳辉兼任部长,正二品。

取消工部,将原工部改建并设立国家建设总局归发展与改革部管辖,任命原工部尚书方飞宇担任局长,正三品。

其余内阁各部门在帝国发展与改革部规划下实行改组。”

“设立帝国军事改革部,陈书华兼任部长,正二品,总理一切军改事宜。”

朱辰铭仔细研究了内阁中的部门划分,发现实在是不合理,不仅各部下属的各司的权利和责任有所冲突,就连不同部的各司都有权利相交的地方,一出问题就互相扯皮。

更何况偌大的内阁只有五个总的部门,五部尚书权利极大,并且绝对不可能全部负责的过来,这肯定会导致政府效率降低。

朱辰铭自然不惯着,第一道政令等于除了保留了内阁这个称呼之外,内阁所有部门全部洗牌了。

但是新设立的帝国发展与改革部确是让很多人眼红,部长竟然是史无前例的正二品。

要知道之前最高的实权官职也就是从二品的首辅。再往上的品级所对应的官职都是虚职。帝国发改部部长竟然是正二品的实权官职。

这一道政令在全国范围都引起极大的轰动。反对的奏折一封接着一封的发往承政殿。朱辰铭则是全部留中不发。

第三条政令关注的人则少了很多,大明政坛势力很难插入军中,陈书华本来在军中就有极大威望,所以军队势力并不像内阁各官一样反对。

为了保证改革的快速推进,在朱辰铭的示意下,聂阳辉提前召开了内阁会议。

.............

文渊阁中

“聂首辅,陛下此举简直是在毁我大明万世之根基!”户部尚书王奇文拍了拍桌子愤怒的说。

“是啊,内阁自成祖以来便一直存在,陛下此举岂不是变相取消了内阁?”户部下一个部门的郎中说道。

其余有反对意向的大臣也都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聂阳辉重重的拍了拍桌子,“肃静!”

“都当文渊阁是什么了?菜市场吗?”

反对的各官员也都安静了下来。聂阳辉指着那些坐在一起的反对派官员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就是担心改革之后你们权力少了,捞不到钱财了吗?尔等如此行为还配当我大明的官员吗?”

王奇文一惊,没想到聂阳辉竟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

虽然王奇文心中确实如此想的,但还是反驳道:“聂首辅,你不要仗着自己是首辅信口开河,大肆打压异己。本官勤政爱民,户部官员皆可见证,岂能容你胡说。”

聂阳辉不禁冷笑道:“王奇文,你就不要再在这里狡辩了。我既然这么说了,那自然是有了把握。

你真以为户部和各地商人之间的破事陛下不知道?锦衣卫和监察院早就掌握了证据。

你最好给我老老实实的服从安排,陛下念你们为国效忠多年才给你机会让你赎罪,不然到时候可不要怪聂某人不讲情面啊。”

王奇文和户部一些官员顿时汗流浃背,各地商人为了便宜行商之事每年都给户部上下多个部门打点银元,持续有十年之久,这导致帝国商业环境巨差无比。

王奇文惊的说不出话来,本以为自己行事万无一失,没想到竟然早就被锦衣卫发现了。

聂阳辉也不再管这些人,转而面向大部分不反对的官员。

“我聂某人也不瞒着各位,陛下向我透露,之后会给大明的官员加薪加优待,尔等若好好表现,为陛下献出自己的力量,陛下定会厚待各位。”

本身反对改革的官员就只占应天一小部分,大明的官场还没有腐败到全是贪财之辈,还是有很多渴望做出成绩的人的。

如今聂阳辉此话一出,纷纷大喜过望。大明官员俸禄少的可怜,有的时候不得不贪,若是薪水待遇足够生活开支,那谁会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去贪腐。

当然,那种本性里面就嗜贪的人除外,这种人无论有多少财富都还是会想着贪污,在朱辰铭看来,这类官员都该被剥皮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