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什么?我在南亚当大明皇帝 > 第25章 军方大丰收,经济发展状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章 军方大丰收,经济发展状况

并且作为成功号上官职最高的人,肯定是自己去接待陛下了。

“东厂黄得贡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黄得贡及其标准的对朱辰铭行军礼。

“叮,【天才别想跑】 黄得贡情报天赋90,请宿主不要放过。”

“黄得贡,你可是第一个把货物带回来的人啊,朕很看好你。”朱辰铭对黄得贡笑道。

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过去一整年【天才别想跑】也触发了十几次,不过天才这玩意没人会嫌多吧,如今登船之后竟然还能发现一个情报天才。

【让我看看你的心:

姓名:黄得贡

年龄:30

职位:东厂外务所波罗的海镇抚使

忠诚值:95】

黄得贡简直快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要是让别的船上的黄得贡的手下看到定会惊讶,平常严肃无比的黄镇抚使竟然也有这么一面。

“谢陛下夸奖,此乃臣职责所在。”

“黄得贡,你这一批都有什么好货啊。”朱辰铭开口问道。

“回陛下,臣此次共购置318辆t80坦克,战斗装甲车507辆,地对地导弹发射架35部,地对空导弹发射架20部,火炮460门,枪械数万斤。除此之外,十艘货轮剩余空间装满了相对应的弹药。其中70%左右的装备皆是近三年内才服役的,崭新无比。“

随后接着说:“臣请陛下参观一番货舱。”

朱辰铭大喜过望,没想到第一批就那么给力,数量和质量都非常给力啊。

跟着黄得贡,朱辰铭等人来到了最大的一个货舱前,随着舱门前的船员操作一番,巨大的仓门缓缓向上。舱内也开启照明,一排排气派无比的t80坦克逐渐出现在众人眼前。

(t80坦克)

t80坦克是苏军的最核心的主战坦克,前世一直到2023年大毛军中的依旧列装t80坦克。前后服役时长近50年。

该坦克装备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改装的985马力燃气轮机,发动机体积小、功率大、起动快、重量轻、可靠性高、更换方便 。该坦克武器装备为一门125毫米滑膛炮、一挺7.62毫米机枪和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备有自动装弹机。

在如今兔子的99A主战坦克还未研发成功,大毛的t90也还未进行量产的时代。t80就是目前当之无愧的陆地之王。

朱辰铭又往里走去,眼睛冒光的看着一排排的t80,朱辰铭此刻只觉得就算是一百个美女脱光了站在这,朱辰铭的眼睛也离不开这些t80。

陈书华看着眼前那么多的t80,只觉得内心躁动不已,要不是朱辰铭在这陈书华都恨不得直接上去体验一番。

“陛下,待到这些坦克列装我大明军,我大明的将士门定能把白象黑象打的屁滚尿流。“陈书华霸气的挥手说道。

“哈哈,陈爱卿既然这么说了,那朕可就等着那一天了。

黄得贡边往里走边说:“陛下,这个货舱内就有99辆t80坦克,以及15部的地对地导弹发射架,但是目前是拆除状态,具体安装地点还看军方怎么安排。”

一听里面还有导弹发射架,朱辰铭便赶忙往里走去。

越过中间的数不清的弹药箱,走到货舱最里面。只不过在最里面的导弹发射架目前是拆除状态,朱辰铭自己也看不出什么门道。

又随着黄得贡参观了其余的几个货舱,基本上都大差不差。朱辰铭看的是十分满意。

临走之时,朱辰铭对着周围的将领说道:“”诸位将军,我大明重武器装备一直落后于国际,如今大明科学院一切步入正轨,再加上有那么多的武器能用来作参考,我相信啊,大明军队一定会在整个蓝星占有一席之地。此话与诸君共勉之,军队建设还要依靠各位啊。“

“末将与陛下共勉,必不负陛下所托。“陈书华激动的回道,其余将领也跟着说。

随后朱辰铭便下了船,整个江夏港的士兵正迅速的从货轮中卸下弹药。经过简单训练的明军原坦克兵也满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t80的驾驶舱中将坦克驶出。

这些坦克在之后的一个月内将会被秘密运输至位于紫金山脉深处的训练基地。

朱辰铭是彻底放下心来,这样看来等明军刻苦训练磨合新装备一段时间,就差不多足以支撑一年之后的军事行动了。

给军方的几位将领又嘱托了几句之后,朱辰铭便准备返程回应天了。这一趟出来也是前前后后差不多半个月了。

车队驶离江夏港之后很快便进入了京江高速。这是帝国开展大基建计划以来第一条修建完成的高速公路。

在朱辰铭的要求下国家建设总局优先集中所有力量修建京江高速,东起首都应天,西至帝国最大港口江夏港,全程225公里,共动用人力近百万。

所耗费资金和物资更是不计其数。这才能够做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修建完成一整条两百多公里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而系统在大明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时也是给出了奖励,地铁配套技术。

这也让朱辰铭考虑起了居民出行方面。如今应天人口虽说有800万,但是位于核心市区的只有450万人口。

现在居民的出行需求并不高,绝大多数平时骑自行车和乘坐公交就能满足。

但是随着之后应天城市扩张和高楼的建设,人口密度肯定会越来越大,所以地铁的建设是必须的。

如今系统奖励了配套技术,那到时候也就不必自己花时间研究或者去国外招商了。

坐在皇家一号上的朱辰铭心情是一片大好,如今整个国内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在各种政策和资金的加持下,大明的建筑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朱辰铭严格控制了对建筑公司的审查标准。

除了国家建设总局旗下的国有企业和朱辰铭创立的大明皇家集团旗下的大明皇家建筑公司这一皇室企业之外,别的建筑公司目前的建设实力相当有限,只能通过承包一些小工程来积累建设经验。

毕竟大工程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不是一般的建筑公司所能拥有的。

建筑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其余各种产业的发展,各地钢铁厂,水泥厂,矿场都迅速扩张,其余配套产业也由此产生并迅速扩张。。

短时间内经济的飞速发展让百姓手中富裕了很多,百姓有钱了就有了消费欲望。由此也带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加之永熙新政对民营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就连国外的众多资本也纷纷涌入大明。

为了保护国内刚刚有所发展的脆弱的民营企业,内阁在朱辰铭的旨意下出台了众多保护大明本土企业的政策。

比如各地政府在政府招商时,各公司资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必须与本土公司签约。

国外资本想要在大明建设工厂必须和大明本土资本创办合资公司。

对外来资本有任何倾销,垄断,故意打压本土企业等苗头的,全部予以重罚。

虽说这些排外政策让很多国外资本望而却步,但是如今拥有资金过万亿的大明投资公司的朱辰铭压根不在乎这点钱。

大明发展带来的机遇最大头必须让大明人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