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真...真的成功了。\"张道然摘下眼镜,反复擦拭镜片,再戴上,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

\"张教授,您看到了什么?\"清华大学研究所所长刘文理凝视着光球,激动得老泪纵横。

\"我看到了在污染严重的地球上,人类十万年,百万年的生存希望。\"张道然感叹道。

在科研领域,可控核聚变实验被誉为\"人造太阳\"。

因为赋予地球生机的太阳,正是通过持续的核聚变过程,为宇宙注入生命能量。

据科学研究,地球主要能源——煤炭,预计将在千年之内消耗殆尽。

此外,过度依赖石油和煤炭导致全球变暖,卫星监测到南北极的冰川开始消融。

若任其发展,五百年内,所有冰川都将融化,陆地将被海水全面淹没。

没有替代能源,地球将变成一颗不再发光发热的死星。

可控核聚变实验能提供一种无污染的新型能源。

其源泉是海水中丰富的氘元素。

地球表面有七成被海水覆盖,氘元素的储量几乎是无限的。

一旦实现可控核聚变,那些对地球造成严重污染的能源如石油和煤炭,将不再需要开采。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延续地球生命的首要任务,清洁的环境将使地球生命得以延长数万乃至十万年。

除了环境,食物短缺也是地球生命的一大威胁。

每年在非洲,都有数十万人因粮食短缺饿死,远超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

在能源无尽的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原本无法种植作物的沙漠、海洋等地方,都可能在机器人的协助下实现大规模农业生产。

张青的研究,堪称是人类未来生存的一道曙光,其重要性无法过分强调。难怪那些专家学者们热泪盈眶,情绪激昂。而张青却淡然处之,展示过后便专心记录主控计算机的数据。

可控核聚变并非一次成功的点火就能结束,它需要持续稳定的运行才能算作真正的突破。这些珍贵的数据,将成为他后续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外界的专家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中,张青能使“人造太阳”升腾,已是前所未有的壮举。此刻,这些已近古稀之年的学者们,如崇拜明星般,眼中闪烁着对张青的敬仰。

他们搜寻着每一个赞美之词,毫不吝啬地倾倒在张青身上。唯有马校长一脸茫然,完全融入不了这个话题。他挠着头问:“刚才……张同学那个点燃火球的实验,是很高级的实验吗?”

顿时,全场鸦雀无声,目光聚焦在马校长身上,仿佛看着一个外星人。这是一项关乎人类未来的伟大实验,却被他说得像是点燃了一个普通的火球,轻描淡写。

赵局长在心中暗骂他愚蠢,尽管自己也不完全理解可控核聚变的深远意义,但他懂得观察气氛。能让这些专家如此动容的实验,绝非寻常。

马校长并非不懂察言观色,他的失误在于对张青太过熟悉。在他印象中,张青只是个资质平平的在校生,成绩仅在班级中下游徘徊。如果不是因为张青的父母都是清华北大的教授,马校长可能根本不会记住他。

当初张青申请本校研究生,马校长曾寄予厚望,期待他能一鸣惊人,创造出惊人的成绩。结果,张青的分数却比本校研究生录取线低了二十多分……

如今,突然间成就非凡,马校长真的无法接受。况且,也没有人告诉他,这是一个可控核聚变实验。实际上,为了保密,若非他是本校校长,早就被赶出实验室了。

“马校长啊!”刘文理忍不住讽刺道,“你竟然到现在才知道自己学校有这样的人才?”

“我知道他父母是清北教授……”马校长支吾道。

“呵呵。”中国科学院大学院长李南山也调侃道,“所有的名校都以人才为傲,没有发现人才的眼光,马校长想要提升学校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眼看马校长面子上挂不住,张道然适时地缓和气氛:“好了好了,张青能有今天的成就,马院长就算没立功,也有辛劳的付出。”

“算是为国家培育出了一位英才,值得庆贺。”

赵局长毫不犹豫,直接取出保密协议,敦促马校长签署。

同时强调,这里发生的一切,不得向外界泄露任何信息。

直到此刻,马校长才意识到事态的严峻性。

那些专家依旧热泪盈眶地赞扬张青,突然,张青的手机响了。

来电是张青的母亲,开口便是:“孩子,你考博的准备如何了?”

没等张青回应,母亲的语气已变得严厉:“又偷偷玩游戏了吧?”

张青哭笑不得,连忙解释:“哪能呢,我刚完成一个博士考试必须的实验,还有专家在场审查呢。”

闻言,母亲立刻紧张起来:“审查结果如何?”

张青想了想:“应该没问题。”

“那就好。”母亲轻声道,“真不行的话,妈妈就厚着老脸去找北大王教授……”

“妈……”张青尴尬地说,“别在这提这事,旁边的北京大学研究院院长张道然教授就在我身边呢。”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显然母亲被吓了一跳。

不过,张青的母亲毕竟是北大的教授,虽然不明所以,但她迅速恢复冷静,明白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于是聊了几句家常,叮嘱张青在专注学业的同时,别忽略了相亲之事,便挂断了电话。

张青有些尴尬,挂断电话后,他发现周围的人都在注视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