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弦月狼烟情何以堪 > 第16章 古玩店里淘金器 昂贵名帖是赝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章 古玩店里淘金器 昂贵名帖是赝品

第二天,他们睡了个懒觉,日上三竿才起,感觉精力充沛,匆匆吃了点东西,便退房告辞。

“请问,这里离徐铜县有多远?”

“六七十里地,快的话傍晚前就能到!”驿官答道。

“好,谢谢!我们走。”

“驾——驾——!”三人又骑着马向徐铜县飞驰而去。

风和日丽,天公作美。当夕阳刚刚西斜时,三人已赶到了徐铜县城。三人下马进城门一看,县城不大却挺热闹的,一条主大街两边商铺林立,什么药铺、当铺、铁匠铺、竹篦铺、绸布店、米店、烧饼店、农具店、杂货店应有尽有。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有逛街的、有拎菜篮的、有摆地摊的、有玩杂耍的、有算命测字的、有行脚僧人,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进了城,我就认识路了!”小青开心地说。

“还有多远啊?”

“不远了,骑马一袋烟功夫就到,这县城不大!”

“好,买些礼品送给你姑妈。”

“姐,你不说我都忘了,一年多没见了,不能空手去!”

他们三人下了马,欧阳冲在店外看着马匹,梦婷和小青走进了一家绸布店。

“买一些好绸缎给你姑妈。”

“太好了!”

买好了苏州绸缎,她俩又走进一家贸易行。

梦婷问:“东家,有没有扬州馥春桂花香膏,搽脸用的?”

“有啊,不过贵一些,本县的便宜些?”

“为什么这么贵呀?”一旁小青看到标价,问道。

“这桂花采摘于西子虎跑山上,这香料是波斯的,这粉膏是扬州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呀。”

“就来两盒扬州产的!”梦婷掏出银子说。

“姐,没想到你真会买东西。”

“傻妹妹,你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她俩又走进一家烧饼店,梦婷说:“店主,来四盒油饼,装盒帮忙用彩绳捆扎。”

“好嘞,客官稍等!”

备好礼品,梦婷和小青走出店门却没见到门外的欧阳冲。

“哎,姐夫怎么不在了?”梦婷惊奇地问小青。

小青往前抬眼寻去,说:“你看,你的青骢马不就在前面拴着,他准在那里!”

“我们走。”

果然,三匹马被拴在一个稍大点店铺门口的拴马石墩上,梦婷再一看店铺高挂着的匾额“奇宝斋”,这是一家古玩店,又听到里面有欧阳冲的声音传出,便走了进去。小青怀抱着礼品没进店,就在店门外看着马候着。

“店家,这个唐代梅花捶揲金盏多少钱?”

“客官,你可真识货,这上头还有龙云纹,是个稀罕物件。”店主上下打量了一下欧阳冲,说,“看你外地来的,优惠价八十两银子。”

“錾刻虽劲道,但这金盏也不是纯金的,五十两足够了!”

“好!买卖不在人意在,就五十两。”店主说着找了一个精致的木盒装好递给欧阳冲。

俩人交付完毕,梦婷进来了。

“郎君,你买的什么呀?”

“买了一个金盏,带到东京喝酒用。”欧阳冲回答着,一抬头又看到柜台里正上方挂着一幅《浣溪沙》字帖,字体似曾相识,说:“你那幅竖轴蛮有韵味的,麻烦拿下来我看看。”

“客官,你太有眼光了!这幅《浣溪沙》是国子监教授黄庭坚的书法大作,在当朝论书法苏轼第一,黄庭坚第二。”

“观念各有不同,我个人认为黄庭坚第一,不能因为学生书法比老师优秀就不能排在前面!”欧阳冲直率地说。

“这帖写的什么呀?”梦婷看着草书问道。

“黄庭坚早年外出游学,他母亲牵挂他就创作了这首《浣溪沙》,很美的一首词。你看:‘无力蔷薇带雨低,多情蝴蝶趁花飞。流水飘香乳燕啼。南浦魂消春不管,东阳衣减镜仙知。小楼今夜月依依’。”

“真的很美!”梦婷也感叹道,她看着欧阳冲一直低头仔细观察着,知道他特别喜欢此帖,就问:“掌柜,这幅帖如何卖?”

“这是我一个多年之交藏友兑给我的,一口价七百两银子。”

梦婷正准备付钱,欧阳冲一把将她拉了过来,笑着对店主说:“掌柜,今天我们还有事,告辞了!”

“你真要买,便宜些也行。”掌柜大声说。

“谢了!下次再说。”

三个人骑上马继续前行,梦婷诧异地问欧阳冲:“你这么喜欢那帖子,为何不买呀?是贵舍不得,钱我有。”

“不是钱的事,我仔细看了装裱,局部似有砖茶汁浸泡的痕迹,况且黄庭坚草书用笔瘦经奇倔、伸脚挂枝发散,由此判断是一幅高仿作品。”

“姐夫大人真是厉害!”小青称赞道。

“有时候不是店家想骗你,而是店家被人骗了。收藏这行当水很深!走,我们抓紧赶路!”

他们沿着青石大街一直骑马到尽头,面对一个t型路口,左右二条都是小土路。小青带路左拐越过两个村庄,经过一座小石桥,再右拐见有一泓小池塘。

池塘约有两亩地大小,池塘边长满各种野花鲜草和一些花树。有红色的月季、蔷薇,蓝色的木槿花、风信子,黄色的金银花,青色的鸢尾都漂亮极了,小青下马摘了一朵红色的玉兰花插到自己的头上。

“姐,这是给你的,粉色喜欢吗?”小青又为梦婷挑了一朵粉色的玉兰花。

“喜欢!”

他们又沿着池塘边仅两马宽的黄土路骑马到了一个小山前,稀疏住着十几户人家。

“正面那家就是我姑妈家!”

欧阳冲在马背上望院内仔细一瞧,这户人家不大,四周都是土墙,两扇木门也很简单,院子共有五间土坯草房,厨房烟囱正炊烟袅袅,估计主人正在做饭。

“咚咚——”三人下了马,小青走上前敲门。

“谁呀,这烟呛得我眼都睁不开!”门开了,看见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一边用手揉眼睛,一边用毛巾挡掸灰尘。

“姑妈,我是小青呀!这两位是我东家。”

“啊哟,小青姑娘,一年没见又标致了,瞧,这朵花,这身红忒精神!”

“姑妈,这是我们送您的礼物,有绸缎、扬州桂花香膏和油饼。”

“这绸缎、扬州香膏都是大户人家最喜欢的东西,这下子全齐了,你们真是破费了!”老太太用手摸着绸缎笑眯眯地说。

“姑妈,我两个表哥呢,怎么家里就您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