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弦月狼烟情何以堪 > 第23章 八珍玉食邀哥餐 仕途指点兄弟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章 八珍玉食邀哥餐 仕途指点兄弟情

“那当时就没想夺回燕云十六州吗?”林儒风又问道。

“有,在宋初就有,宋太宗曾立志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前后两度率军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宋太宗手下有三大名将曹彬、潘美、杨业,特别是杨业,号称杨无敌,而潘美和杨业搭档应该是大宋军事上的黄金搭配,辽国最为忌惮。在雁门关一战,潘美和杨业前后夹攻,先后斩杀辽国骁将驸马节度使萧咄李,生擒辽国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两位大将声名远播。后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的西路军又接连收复云州、寰州、应州、朔州等四州,只可惜曹彬率领的东路军因粮草供应问题失利,导致西路大军也不得不后撤。在掩护四州百姓撤离的过程中,监军王侁犯了战术上判断的失误,认为杨业部队已经取胜,擅自命令军队撤离军事要塞——陈家谷口,外出去追击。作为主帅的潘美也弹压不住,事后他没安排去驰援解救杨业。导致要塞被辽军占领,杨业被辽国大军重重合围,弹尽粮绝、壮烈牺牲。宋太宗闻讯大怒,把监军王侁直接除名,把潘美被连降三级,被贬为检校太保,旌表杨业为‘诚坚金石,气激风云’。宋太宗这处罚不可说不严厉,但杨业的牺牲对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是个重大的损失。”

“那为什么会签澶渊之盟?”

“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率大军围攻澶州,辽军虽然在气焰上占优,但大宋军队在宰相寇准的指挥下,射死了辽国领军大将萧挞凛,萧太后和辽圣宗心生惧怕提出和谈,认为大宋人才众多不易战胜,而大宋皇帝宋真宗也想和平安宁,于是,双方协定大宋每年赠大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各守疆界,此即澶渊之盟。”

“好在今天我们在东京城门口也获胜,教训了蕃使一顿,真开心!”

“这也是当今圣上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强国的原因。”

“两位客官,你们的酒菜来了。”这时,包厢门被轻轻推开,博士领着几个漂亮的侍女把酒菜端上桌。

博士指着一盘鹌鹑羹说:“我听两位多少有些南方口音,这鹌鹑羹我又添加了一些新鲜的莼菜,做了个鹌鹑莼菜羹。”

接着,博士又指着一盘鲈鱼说:“这是赠送你们的,我创制的新菜种——葱香豆豉鲈鱼脍。”

“这东京也有鲈鱼了。”欧阳冲吃惊地问。

“是的,是我们金水河放养的。”

“真不愧为博士!”

“两位客官请慢用,享受美食!如有需求尽管招呼。”

“太感谢了!”

“来,兄台请品尝。”

欧阳冲喝了一口鹌鹑羹,尝了一筷子的鲈鱼,笑着说:“味道真鲜美!我想,这菜要放在西晋的话,张季鹰若吃到这两菜,也不会因为家乡的纯羹鲈脍而辞官了,哈哈!”

“我看兄台是陶醉了。”

“贤弟,你也尝尝。”

“果然是珍馐美味,爽口!”

“贤弟,干一杯!”

“来,干!兄台要诗兴大发了!”

我记得张翰有一首诗挺好的,小时候背过,今天依旧朗朗上口,欧阳冲吟道:“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林儒风接着说:“李白的行路难也有呀,‘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兄台,再干一杯!”

“ 苏轼的词也好,‘更有鲈鱼堪切脍,儿辈莫教知。’”

林儒风顺口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我喜欢,‘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我们两人像在玩行酒令!”

“兄台,干!”

“这家酒馆真棒,干!”

“哎,贤弟,现在圣上改革都关心那些方面呀?明天上朝我事先好准备准备。”

“来,干了这杯酒,我和你絮叨絮叨。”

“干杯!”

林儒风又抿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说:“最近,圣上亲自主持改制,着力推进新法在既得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发展,在推进策略上更加追求务实,工作着重点放在整顿冗官和强化军兵问题上。冗官冗费一直是困扰大宋财政的问题,也是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宋初立国之初,太祖、太宗为了加强皇权,广授官职以分宰相及各省部之权,体制内,有官、职、差遣之分,造成大量机构重叠,各级衙门里闲官、虚官一大推,时间一长造成朝廷财政吃紧,办事效率还低。”

“为什么圣上会突然关注这个敏感的话题呢?”

“大臣曾巩以前曾在一份上书神宗皇帝的奏折提及:真宗景德年时,官员才达到万名,到仁宗皇帝时,官员已达到二万人,到英宗治平年间,官员已达二万四千人,希望能引起皇帝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虽没提及现在全国官员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官员人数更多,还不包括吏,各种闲官、虚官、荫官更是难以统计。那时候,神宗皇帝感觉时机不成熟,现在正式启动官制改革,首先从积弊最深的差遣制度入手,诏令撤销只领空名的官职,原作为虚职的省、部、寺、监各官皆按实际任事,并采用旧文散官的名称编成官阶,作为官员俸禄及升降的品阶标准。”

“那圣上官制改革的标准是什么?”

“估计是以唐朝官吏制度为蓝本,以《唐六典》为规范,颁行三省、枢密、六部新官制。”

“这个力度很大也很难,涉及很多官僚的利益!”

“是的,圣上已多次表示坚持新政,继续改革的决心!”

“巧了,贤弟,我最近在金陵时,也写了一篇新奏折《上神宗皇帝言县级官吏之编制标准》,你现在帮我看看。”

“兄台真是高人,先知先觉呀,我才跟你讲,你就拿出一篇千字文。”

“英雄所见,我也是闲时瞎琢磨,碰巧了。”

“兄台总是这么低调!”

“没有贤弟的路子广、人脉多!我听说弟媳家族是东京官宦的曹氏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