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弦月狼烟情何以堪 > 第64章 草庐畅谈论英雄 汉江酒馆叙旧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章 草庐畅谈论英雄 汉江酒馆叙旧情

话说陈公子和欧阳烈在诸葛草庐院内的凉亭聊天。

欧阳烈问道:“你说诸葛亮生活在这里,是不是很清贫呀?”

陈公子娓娓道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谦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许多人以为诸葛亮是一位清贫的儒生。其实不然,诸葛亮父亲为郡丞,父亲早逝,诸葛亮由叔父抚养,他叔父为豫章太守,与荆州牧刘表关系好,他姐姐嫁给襄阳望族,所以,应该算是富裕户。”

“你说诸葛亮生活在此,这么寂寞,怎么知道天下大事的,刘备为什么要来请他?”

“诸葛亮本人的婚姻也是政治婚姻,他岳父黄承彦是豪门望族而且名望极高,与庞统、徐庶等许多名士交往深厚,这些人脉关系都带给了诸葛亮。所以,诸葛亮这间草堂就是他们议论时事的沙龙,使他深居隆中能知天下事,刘备三顾茅庐有其必然性。”

“我听说诸葛亮夫人长得不漂亮?”

“是的,诸葛亮是英俊潇洒,他夫人有才。”

“诸葛亮还有什么独到之处?”

“很多!比如刘备原先是卖草席的,且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而刘表是正宗的汉室宗亲,且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割据荆州八郡近二十年。刘表娶了蔡夫人,蔡夫人对刘表有话语权;诸葛亮娶了黄承彦的女儿,这样,诸葛亮的岳母,是蔡夫人的姐姐,蔡夫人又听他姐姐的话,现成的基业,为什么诸葛亮没去辅佐刘表,反观当时刘备正是落魄的时候,无处可去才投靠在刘表下面,暂守新野。”

“这又为啥呢?”

“当时,中原有一位叫和洽的士大夫投奔刘表,刘表非常重视,但和洽看到刘表身边小人当道,又毅然地去投靠曹操了。后来果然不少士大夫被刘表杀害了。吴国的甘宁也说过: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所以,对于聪明绝顶的诸葛亮来说,他也应该早悟到了这一点,就没有辅佐刘表。最后,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而诸葛亮也是殚精竭虑、尽力辅佐,奠定了蜀国一方霸业!”

“听陈公子一席话,真是受益匪浅,胜读十年书!”

“哪里,互相学习。”

“兄台,我们进城找个小酒馆边喝边聊,如何?”

“好啊!”

两人走进襄阳城,来到汉江边,陈公子看到一家酒肆,杏黄色的酒幌上书“襄阳牛肉面”几个字。陈公子随即推荐道:“这襄阳牛肉面特别好吃,我们尝尝如何?”

“好啊!”

“今天为兄请客。”

“这怎么好意思?”

“下次你请!”

“好的!”

陈公子点了隆中窖藏烧酒、几盘荤素菜、两碗牛肉面,兄弟俩人边吃边聊,酒过五巡,菜过七味,俩人越谈越投机。

“坊间有个八卦,小弟我不知当问不当问?”

“贤弟,怎么对八卦感兴趣了,是不是和钱掌柜喝过酒呀?”

“原来我喝酒就是傻喝,跟钱掌柜喝酒就有了酒趣!”

“有什么绯闻剧透一下?”

“旧闻,钱掌柜提到兄台、杨公子、紫萱、翠花四人,兄台能不能剧透一下啥情况,小弟我敬你三杯!”

“谈四个人,你敬我三杯?”

“好四杯!”

“贤弟先干为净!”

“好!”欧阳烈接连喝了四杯。

陈公子陪了一杯酒,说:“过去的事本不想说,既然贤弟问到这份上,我就简单说一些。传说六朝时期,金陵仪凤门内,有一条美丽的小溪叫桃花溪,有位姓花的军阀土豪,看上这块风水宝地,花费巨资买下来并修了一个豪华庄园,他在桃花溪上用大理石修了一座奢侈的桥,叫“花家桥”。后来由于战火,美丽的庄园、美丽的桥都夷为灰烬,只留下花家桥这一地名。”

“那桃花溪在不在?”

“也没了。到了宋朝天下太平,花家桥成为住宅区。许多年前,这里先后新建了三户宅院,大家互为邻居,十分友好。这第一家宅院是杨府,主人叫杨百里,在江宁府担任的官职是教育训导;第二家是陈府,也就是我父亲陈德道,他当时在江宁府任通判;第三家是李府,主人叫李小年,是唐代着名音乐家李龟年的后代,他当时在江宁府任府学教授,也是杨百里的上级。后来,这三家先后有了子女,也就是杨公子、我和小翠花。”

“原来你们是青梅竹马!”

“可以这么说。杨神鞭原名叫杨晓柔,他爸取名字时,摘取了一首唐诗:‘晓吹何曾歇,柔条自不鸣’取名杨晓柔。杨晓柔五岁时,他爸看他好动,就拜赫赫有名的武术大师杨铁鞭为师学功夫,这杨铁鞭有女儿没有儿子,就收杨晓柔为义子,但觉着他的名字太嗲了,就取名杨钢鞭,江湖号称杨神鞭。后来李教授家搬到花家桥来了,杨百里就请自己的上级教自己的小孩弹琴,李教授在工作上要仰仗下属出力,再加上杨晓柔少年聪慧也就答应了。”

“李龟年是唐玄宗的御用乐师?”

“是的!他号称‘乐圣’,后由于安史之乱流落江南,杜甫曾与之见面写有:‘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诗句,据传,后来他再次见到唐玄宗时激动而死,他的后代也就在江南定居。”

“兄台,那翠花是谁?”

“后来,李教授生了一个女儿,小名叫翠花。”

“听说兄台和翠花有热恋剧情?”

“不瞒你,小时候我父亲也让我跟着李教授学琴,我们三个徒弟,每次教授表扬的都是杨公子,我年纪第二但琴艺是三人中最弱的,所以,翠花内心喜欢杨公子,总是爱拿手绢替杨公子擦汗。有几次我给她糖吃,她都不爱搭理我,而你知道的,杨公子超凡脱尘,这一拖就是多少年!后来我父亲升职去了江西,我们全家都搬过去了,临行前,我翻墙从窗户往她闺房扔了一份情书和情诗,但一直都没有收到回复。”

“真是可惜!我还听说紫萱追过你?”

“哟,今天不早了,明天我要往东京赶,找机会再聊,干杯!”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