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低调大师在异界 > 第128章 清华学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燕国,淮北郡。

玄武军、天凉军、河东军三大军团相继抵达淮北郡,静待燕王率领的京都大军到来。

城门外。

据侦察兵回报,京都大军离此地仅十里之遥,三位大将军提前出城迎接。

“咳咳。”

玄武军将军轻咳两声,麾下的士兵立刻领会,纷纷后退数十步,为将军们的私下交谈腾出空间。

“老刘,老李,你们对这场仗怎么看?”

“嘿,你别问我,这事儿我不好说。”天凉军将军眼皮微跳。

“我家那个宝贝孙子还在大庙村干苦力呢,说是要一辈子追随方前辈,甘愿当牛做马,不回来了。”

河东军将军笑道:“就你那浪荡孙子,不惹事就算积德了,能跟人学做事,你老李家得烧高香了。”

天凉军将军瞪了眼,却笑了:“说得也是,我们老李家就这么一个独苗,生了个让人操心的,现在总算有点出息了。”

玄武军将军皱起眉头:“那你还能好好打这场仗吗?”

河东军将军叹了口气:“别说老李了,我那宝贝女儿都快三十了,眼界高得连个对象都不肯嫁。”

“这次她写信给我,说这辈子只嫁方前辈,哪怕是做奴做婢也行,反正和其他男人比起来,方前辈才是真男人!”

“她跟我摊牌了,要是我敢动方前辈一根毫毛,她就自杀殉情!”

玄武军将军紧锁眉头:“我倒是在大庙村没什么亲戚,但国师来信提到了这段时间的事情,我心里没底啊。”

“地龙翻腾、三圣改命、伏地一族,这一张张牌,我们怎么抵挡得住啊?”

三位将军对视一眼,大笑起来。

谁说武人老实得愚蠢?这一番戏谑,其实已互相确认了立场。

这场仗,就是要浑水摸鱼!

可怜的燕王,此刻威风凛凛地带领京都大军来到城门外,还不知道自己手下有多少人已经有了叛变和敷衍的心思。

这一仗,注定将成为一场闹剧。

“恭迎陛下!”

“众将领,这是我十年来首次亲自率军出征,希望你们随我英勇杀敌,消灭方贼!”

“谨遵陛下旨意!”

众将士喊声震天,气势如虹。

燕王不禁颇感得意,将士用命,声势浩大,有如此大军,何愁不胜?

他并未察觉,京都大军中的领军宣威将军,与三位卫将军交换了一个眼神,立刻达成了共识。

四位掌握最高军权的将军,就这样在一个眼神中完成了所有颠覆性的沟通。

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几日,大庙村异常热闹。

因为,大庙村迎来了上万名宾客。

这些都是归顺的焰甲军士兵,还有他们从各地带来的家属。

大家都知道燕王绝不会轻易放过叛徒,所以都尽快回到故乡,带着家人迁移到南海郡。

为了接近恩人,几乎所有的焰甲军士兵都选择留在大庙村附近。幸运的是,大庙村西边有个西山,那里耕地丰富。在叶徽柔的安排下,士兵们便在西山建造房屋,定居下来,五千户家庭形成了一个新的村庄,名为西山村。至于为什么不搬进大庙村,那简直是笑话,就连幻羽仙盟的执事都买不起大庙村的土地,那里寸土寸金!士兵们连想都不敢想。

听说钦差使团中有一位是天凉卫将军的孙子,他拿出了价值万灵石的灵辉玉箫,却连一间厕所都买不到。这让士兵们更加不敢在村民们面前挥霍金银。这个误会可不小,只要有人敢拿出金银,早就成为大庙村的地主了。方世玉当然也被卷入了这一切。第一天,五千户士兵及家眷来到大庙村,齐齐跪在方世玉的庭院前,表示感激。这吓得方世玉根本不敢出门。

“这些老兵油子,又想看我心软,白吃我的!”

“五千户,那可是上万人啊,卖了我自己都养不起啊!”

方世玉闭门不出,在士兵们眼中却成了不贪功名的高尚情操,让他们更加敬佩。后来,大人们都去了西山村建立家园,成为生产大队的一员。于是,他们让孩子们每天跪在方世玉的庭院前,表达对恩人的感激之情,无论风雨无阻。这可把方世玉搞糊涂了。

这是什么意思?

上千个孩子天天风雨无阻地跪在自己门前,这是在吓唬谁呢?

然而,方世玉终究是心软的。晴天还好,一旦刮风下雨,那些小身板怎么能受得了呢?

不就是上千个孩子的饭食吗,我方世玉还缺这点粮食?

但是,让人白吃白喝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除非是像叶徽柔那样的大美人...

于是,方世玉酝酿了一个计划。

这一天,方世玉召集了大庙村和西山村的所有人。大家都满怀期待地看着他,修士们更是激动,方前辈如此郑重其事地召集大家,肯定有重大事情发生!叶徽柔心中猜测,难道与瀚王亲征有关?

“我决定,开设一所学堂,亲自教导大庙村和西山村的孩子们知识!”

“学堂的名字,就叫清华学堂!”

这两句话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什么?我们大庙村要有自己的学堂了?”

“哎呀,我们的孩子能读书,能上学了!”

“方小哥是个有能力的人,他亲自教出的学生肯定也很厉害,将来至少能当个账房,不用放牛了!”

村民们对方世玉的学堂充满期待,个个兴奋不已。即使在沧澜界这样的修真世界,对普通人来说,读书识字也是极其困难的。农民想要翻身,读书识字是必经之路。而修士们的想法则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