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夜幕降临,安元寿返回皇宫时,李世民依旧如往常一般,仅饮了一盏灵参汤。即便取消了朝会,没有接受文臣武将们的奏折,但国政之事依然需要处理。

“这些话出自乔洮阳之口?”听完安元寿的汇报,李世民显得有些意外,因为这意味着乔洮阳已经离揭开真相不远了。

安元寿点了点头,继续禀报:“他成功阻止了李孝恭入宫请罪,李孝恭听取了他的建议,已去寻程知节共商对策。”

“那个至关重要的‘马掌’情报是否外泄了?”李世民沉默片刻,又追问了一句。

安元寿思考了一下,肯定地回答:“我们已切断北地全部商路进行严密排查,一丝遗漏都没有发现,赵德言正在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李世民面含深意,又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之中,外界无人能揣摩这位仙皇心中的意图。

“何乐为临终前有何特别嘱咐?”

安元寿回忆片刻,恭敬答道:“他说希望圣尊与瑶池仙后亲临元灵寺见证盛典……”

“盛典?此元灵寺在他心中竟有这般地位?”

安元寿禀告:“据此前探查,何乐为曾会晤圆测真人与辩机仙师,并接纳了悲田坊几位修炼幼童,预备让他们在帝都执行秘事……”

“此外,他还请动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天机大师将叶法善自星象阁释放出来,叶法善曾在李氏斋铺显化神通,在人潮中瞬间定人生死吉凶,所言无一不应验。”

何乐为微微叹息,似有所悟。

“既他如此珍视元灵寺,那明日朕便携仙后一同前往观礼,传令鸿胪寺仙玄司提前筹备,此外告知文武百官,有意参加者皆可随行,只是不可谈论国是。”

安元寿领旨离去,李世民则继续处理仙廷政务,直至三更时分,方在偏殿小憩片刻。

他已不敢踏入立政殿,因皇后每每提及何乐为,他避无可避,索性不再踏足寝宫。

待破晓时分,安元寿便返回书房,向李世民汇报事务进展:“一切均已安排妥当,不过……”

李世民品了一口深山古庵秘制的禅茶,这茶仍是依何乐为传授之法炮制而成,选用顶级茶叶,香气宜人,令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讲。”

安元寿不敢耽误:“仙玄司传来消息,称元灵寺坚执要求何乐为务必出席,否则取消此次盛会……”

“元灵寺为何执意要求何乐为必须到场?”

“圆测大师声称,何乐为促成元灵寺铸造了一尊新菩萨金身,需其亲身到场方可举行开光仪式……”

李世民略作思索,眉梢微敛:“圆测对此事了解多少?”

“一无所悉。” 安元寿如实禀告。

李世民点点头,又问:“那叶法善如何?”

安元寿摇头:“微臣尚未摸清其底细。”

“何以至此?”

“微臣派出之人日夜监视,但这叶法善竟毫无线索可寻,越是如此,就越显得可疑……”

李世民短暂沉吟后,对安元寿下达指令:“那就由杨续陪同何乐为同往吧。”

得知李世民即将离宫,安元寿并未亲自去传旨,而是差遣宫人前往都水监转达命令。

杨续接到指令后,来到囚禁何乐为的地牢,首先安排他沐浴更衣。

多日未曾痛快洗澡,即便只是山泉冷水,也让何乐为如同脱胎换骨一般。

杨续为他准备了官服,虽然是闲职官员服饰,但也代表了一份地位和阶序,然而何乐为思量片刻,却请杨续为自己准备一套道袍。

杨续并未多言,立刻让人备齐了一套白色底黑色边饰的道袍,外罩一件薄纱道袍,何乐为穿上这套装扮后,整个人的气质顿时焕然一新。

叶法善在李记仙膳坊一举扬名,长安城中无论是豪门权贵还是贩夫走卒,皆知叶法善栖身于元法仙刹,对其即将举行的启灵大典期盼已久。

裴重晖亲自带队,万年县衙修士维持着外围的清静秩序,李弘节带领雍州府的护山弟子,确保山门范围内地界的安宁;殿堂等重要之地,则由杜君绰的守护队伍严密把守。

都水监的监察修士散布各处,唯有张景踪迹难觅,何乐为按捺不住向杨续询问,担心张景遭遇不测。杨续并未直接回应,何乐为便未再多言。

文武百官早早恭候在此,因朝会暂停,无人能够奏事,只得将公务文书交付给房玄龄,再由其转呈至内书房。因此,众官员纷纷以观摩启灵大典代替朝会,兴致高涨。

除了朝廷官员和普通百姓,四方道观寺庙的修士、尼姑亦纷至沓来。传闻帝后驾临,几乎半个长安城的百姓皆涌入元法仙刹观礼,摊贩借此机会做起生意,使得仙刹内外人潮汹涌,热闹非凡,盛况如同佳节。

修行不辍的法常大师披挂七宝禅衣,圆测与辩机两位高足分立左右,然而叶法善的身影却未出现。

李世民携皇后殿下与众公主一同抵达,陪伴在其身边的则是西华大道院的得道高僧成玄英。杨续带着何乐为,最终赶至群臣之中,李孝恭等人见何乐为出现,均是大大松了口气,但却无人胆敢上前交谈。

李世民目光略过杨续所在之处,并未传唤,只是深意地瞥了何乐为一眼。何乐为坦然回应,朝李世民露出皓齿一笑,后者视若无睹,反而是皇后殿下微微一笑作为回应。

皇后身旁的宋筠萱咬紧银牙,在心中已将何乐为责骂多次,皇上好不容易准许他出席,何乐为此举无疑是自取灭亡!

鸿胪寺与礼部的官员负责主持整个大典,法常大师与众僧侣开始执行启灵仪式。然而百姓与官员们此刻并无心思关注仪式进程,犹如群鸭争食般翘首企盼叶法善的到来。

待到最后,至关重要的菩萨金身开光环节来临,此重任交由法常大师亲自主持。

法常大师首先诵读《杨枝净水赞》,随后圆测与辩机依次引领众僧吟唱《大悲咒》与《心经》。法常大师以维那身份敲响引罄三声,紧接着进行请圣等一系列仪轨。

圆测与辩机手持金枝揭开了覆盖佛像的金锦,瞬间显露出菩萨金身全貌。

原本期待叶法善出现的观礼臣民在目睹这一刻后,眼球再也无法从眼前景象移开——原来这尊菩萨的容貌竟然与皇后殿下有七八分相似,特别是那份充满慈悲的眉眼与悲天悯人的光辉。虽然菩萨并无性别之分,但这尊菩萨的形象,其眉眼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明显带有女性特质。

此时,人群中惊叹之声戛然而止,四周鸦雀无声,鼓罄齐歇。只听得法常大师洪亮的声音响起:

“今日元法仙刹,观音菩萨塑身点化,金身圆满,启灵光普照,泽被众生。”

法常大师以灵毛巾拂拭佛面,诵言:“手持此巾,拂去世俗尘垢,显现出真我佛性,荡涤凡尘光华熠熠,洗尽世间万般忧虑。”

他又举起铜镜映照佛面,吟唱道:“捧此圆满宝镜,光芒洒满十方宇宙,圆光普照十方法界,使众生皆增智慧福德。”

随后他以法笔点触佛身,口中念道:“以此神笔开启六识,相互交融,发挥无上妙用。”

完成这一切后,法常大师结下秘印,高声喝道:“启!”

紧随其后的是一串快速有力的真言:“点眼目通明,洞彻法界;点耳聪灵,妙听十方;点鼻觉察,遍嗅诸香;点舌智辩,宣扬妙谛;点身心合一,化身无数尘刹;点意志通达,广泽芸芸生灵……”

接下来还有诸多真言以及法事流程,然而此刻在场者的注意力已不再集中于此,尤其是那些有幸踏入大殿之人,皆暗中窥视着皇后殿下。

原来这位菩萨名为观音,正是皇后殿下的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