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 第106章 读《会说话的狗》所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章 读《会说话的狗》所感

读罢中篇小说《会说话的狗》,心里竟有点淡淡的哀酸,隐隐泛澜着一种说不出的抑懑。虽然作者没有交代这狗的命运,但那笑总让人看着甚是沉重。整个故事,作者安排得条理有序,语言灰诙谐幽默,在不同状态下呈现栩栩如生的描述,足见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而且作者构思非常新颖,只借助一只狗,就把世态炎凉冷暖、人性善恶尽显眼前。这种隐喻的写法,难能可贵。

作者虽然是写狗,但却离不开人,于是舅舅就理所当然地担当起角色,成为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在我的眼里,舅舅不是坏人,也不是多么好的人物,他是俗人,而且他的营生是捡垃圾。虽然他肚子里有点墨水,但也应该是二半吊子。但他善良,表现在他对麻杆狗的收养和宽容方面。虽然他最初看到很不起眼的麻杆很不情愿收养,但人性的善良却怎么也让他脱离不开那双可怜的双眼,于是他决心把麻杆带在身旁。

但麻杆毕竟是一条细狗,总有着它的优势,他就想用麻杆营生,到山野里逮兔子。但这条细狗却如此不争气,明明逮着兔子,却把它放跑。于是他把麻杆踢了一脚,狠狠地骂了一句“稀泥和不上墙”,又跟麻杆回到原来的生活,并原谅了麻杆的无能。而麻杆也没有让舅舅失望,先是给他带来一万元的好运。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更奇了,谁也不会想到,这麻杆竟会笑,而且对不同的人,竟有不同的笑法。这样,使舅舅有了希望,可以让麻杆沿街卖笑。而麻杆真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以至于麻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了这条街的名狗。后来麻杆的灵性,被公安人员发现,还帮助公安人员破了一起又一起重大疑案。

但麻杆毕竟不是人,它不会趋炎逢迎,更不懂得人情世故。似乎在它的意识里,只有善恶之分。所以,任凭秦县长有多大的权利,它看着他就是恶人样,就会毛骨悚然在冲着他笑。可是,就因为这秦县长是权贵,就连一直与它相依相伴的舅舅,也对麻杆产生怀疑。

后来,秦县长由副县长高升到县长后,说要买麻杆,舅舅虽然大声喊着不卖,但他的那句,“狗跟人一起呆长了,也变得像人一样吗?”的话,就有着很深的意味。而引出结尾“麻杆还在笑着,只是笑得跟从前有所不同,让人感觉身上发冷。”是啊,说到底,麻杆毕竟还是一条狗,虽然它有灵性,并能凭它的灵性分清善恶,但它却左右不了自己的命,它的命永远只会掌握在人的手中。而人当面对权力时候,有些境遇还真难说。

所以说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文章的思想性,而作者恰恰把握得很好。思想仿佛就是文章的灵魂,它不但善于抓人眼,而且更是震撼人的心灵。一部好的作品,如果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手法娴熟,各种技巧也很到位,也许很吸引人的眼球,但却不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毕竟这灵魂的作用是什么也替代不了。所以一部成功的作品,应该有能震慑人心的灵魂,这也是要求作者必须要做到的,否则,只能让人感觉作品平淡无奇。如果一部作品不能做到触及灵魂,让读者从心灵的深处来接受它,又怎么去谈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洗涤?

在看到前面的时候,总觉得这个舅舅已是很钻营投巧,但相比于秦县长,真是小巫见大巫。也许是受生活空间的限制,或是舅舅没有长远的目光,或是一种惯性的思维,如此钻营投巧的舅舅也想不到,这位曾被麻杆狂笑的人竟能够高升。因为这种意外,他有了一种危机感,而这种危机又是不得不面对的。毕竟这是生活,有时候真难以招架,也很残酷。这父母官竟给人们危机,是多么让人可叹的事。有时,权力的博弈真让人觉得很是可笑。

当然这部小说也有其不足,就是作者过于着重泼墨,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上,大笔力地渲染、着重言论。也就使得作品让人感觉很是陈冗。写小说很多时候要的是效果,既然效果已经达到,再去说再去描绘,总让人感觉有画蛇添足之嫌。“惜字如金”是多么有道理啊!

而有些地方作者的手法过于隐晦。比如作者曾提到过足球、房价、现实的炒作、以及日本的地震和海啸。如果在末尾有意无意的加一点评论或是感触,或许就会达到妙笔生花的效果,其实不用多,最多有一句就好了。

这是我看这部小说后的一些感想,或许说得不对,毕作者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而我仅说说我的一点浅见和感受,以达到自己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