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 > 第123章 永远定格的“俏黄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3章 永远定格的“俏黄蓉”

刚看完《穿越经典——“俏黄蓉”翁美玲陨落之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完心里竟有一丝怅惘,也许是她勾起了我的多愁善感,解说人说翁美玲具有双生性格,谁人又不是这样呢?

我不知道为翁美玲的离去惋惜,还是有一丝庆幸,但这些都不重要,时间把那个经典的“俏黄蓉”就停留在了26岁。她已经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花,定格在记忆里,在这里我相信,应该是黄蓉成就了翁美玲,同样也是翁美玲成就了黄蓉。

记得翁美玲去世时,我那时才七八岁,那时应该还是小孩子,什么也不知道,直是到了五年级的时候,听男同学哼唱青苹果乐园,才知道那时有个小虎队。但到了初中以后就不一样了,因为那时大姑家的霞姐姐是一个追星者,我是她的小跟屁虫,对明星知道的就多了一些,那时我才知道翁美玲,而且也知道了翁美玲自杀了。

听到翁美玲自杀我都感觉奇怪,那时真不知道自杀是什么,也是够了幼稚的,原来自杀就是自己杀死自己,而且姐姐告诉我翁美玲之所以自杀是因为汤镇业。那时不知道汤镇业是谁,也懒得理,因为我对翁美玲不是很感兴趣。那时正好演《上海滩》,感觉里面的冯程程太经典了,还是对这些比较感兴趣。

只是后来,感觉赵雅芝过于做作,我和姐姐同时不再喜欢她,而是同时对曾华倩比较感兴趣了,虽然她不红,但她的气质的确很让人着迷,在我的眼里,没有谁能抵得上她的气质。再到后来上高中后。与姐姐远了,也很少谈明星的事了,不再像过去那样关注了,而且自己的生活一直也是不顺,真感觉无瑕去多管闲事,有时在看杂志时,不经意看到翁美玲自杀的原因。原来是戚美珍插足她们之间,可能那时思想还是很主观的,感觉这汤镇业真是太坏了。

但今天听完涂磊的解读,对这件事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汤镇业竟会冒着众人的指责去参加翁美玲的葬礼,而且面对指责,他竟然会默默不语;他也因为翁美玲的自杀而很长时间走不出,而后来他变得开阔了、坦然了,面对别人的追问,他说一切都已定格在那里,什么都不需要解释的,这就是经历过后的人对生活的体悟。

晕!说到体悟,我今天写得九年级的心理健康中有一课“挫折是人生的财富”。汤镇业先生利用好了,在晚年后成了人生的赢家,十年的爱情,生活美满、事业蒸蒸日上,所以挫折成了他的宝贵财富。而翁美玲却没有跨过去,她过于要强,过于追求完美,双重的性格无法用正常的心态面对生活。而且她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形象,让她很难再跨越,所以当面对感情和事业双重的压力时,她选择了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涂磊说她是把黄蓉演进了生活里,也的确是这样的,她是那样爱着汤镇业,可是他们却身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里,每天生活在绯闻中和纷繁多彩的世界里。在这样的世界里,不可能会达到她戏里的那种完美生活,可是她却那么要强,以要强碰娱乐圈这个无形而残酷的大墙,她只能注定吃亏。

为了能融化与汤镇业之间的冰,她选择买了豪宅,并把钥匙送到汤镇业的手中,却没想到对方竟无动于衷;为了让对方吃醋,竟赌气跟富子弟暧昧,却也没达到什么效果,这让她感觉痛不欲生,留恋于酒吧里折磨自己;看到汤镇业拍的戏尺度大,她去拍写真……二十几岁的女孩子,也许还不懂得什么,而且也意识不到,她这样正是自己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啊。

因为她是那样追求完美,而且是勇向前不回头地追。可是这种过激的行动只是她自己糟蹋自己,事与愿违。在看对自己、感情和未来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况下,在她看来,只有把自己定格在二十六岁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晕,感觉自己一瞬间竟是如此了解翁美玲。其实虽然我跟她的童年的经历不一样,但经受的世间的冷暖应该差不多,所以也造就了我们这样的双重的性格。我知道,在感情方面,我同样也是一个失败者。

虽然我不太赞同张爱玲那样种低到尘埃里的爱,但是我还是有些羡慕她的敢爱、挚爱,有时感觉自己似乎太懦弱,又似乎过于偏激,所以不会有人懂得我是什么样的,但我会告诉自己,那种尘埃里的爱不可取,也千万不能犯傻地去做过激行为,那样除了伤害,或许没有什么。

也许年龄真是个好东西,它会教导你懂得许多。而翁美玲的这种过于偏激的爱又是如何呢?也许这就是小女人的爱,没有想象中的浪漫,只是爱得痴,爱得傻却如此地无奈。美丽的二十六岁,还是把过去封存吧!我忽然想闭上眼睛,是否该想些什么。听屋外竟有雨声沙沙,还有秋虫虫啾啾,只是北京的夜永远不会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