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郑在许途 > 第45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天以后,我被派出去支援了。

就是去帮一个大哥搬运物料,组装流水线支架。

偌大的房间,只有我们两个人在干活,有空调,不热。

找个干净地方坐下,干一阵,歇一阵,灌一口大瓶红茶,刷一会儿手机。

组装起来就是到处找工具找器材,线体越长,难度越大。

但我不怕,我就是去搭把手的,带上手机和手就可以了。

闲里偷忙的折腾了两三天,周末还能双休。一转眼,又接到通知,被技术支援部要走,这是让我去干技术活。

坏了,我都这么佛系了,怎么还就被盯上了,这感觉就像是一步步要回到从前繁忙的时候。

老郭跟我说,你一个电气专业的,本科学历,就该去你要去的地方,去能发挥你专业的地方挺好。

好吧,既然老郭不留我,那我就过去了。

哼!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正好当品管也是闲得坐不住。

就这样,我和其他从各部门抽调出来的人,有学历的、有经验的,都拉到了技术支援部。

我们总共有三十多人,听说有的人是从流水线拉过来的,有的是从技术部门拉过来的,技术支援部简直就是要人要疯了。

在技术支援部培训了一周多,开会、培训、去cNc数控车间观摩学习两天,上课培训的很开心,但开心总是短暂的。

在培训结束后,我们面临了一个选择:是去支援cNc数控生技,还是选择去表面车间的生技岗位。

培训期间,我们被邀请去cNc车间观察两天,虽然并未真正参与工作,但至少可以接触到一些设备。

尽管大部分人都没有选择留在cNc车间,但我认为那里的环境还算不错,至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脏乱。

在cNc车间,加班似乎永无止境,每月的收入却依然可以达到六千多。

然而,那时候我挺讨厌加班的,我那时候就奔着拿旺季奖金和轻快过去的,不知道加班的好,现在知道了却总是加班加不够,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愿意留在这个岗位,而是选择了这个表面车间生技的岗位。

据说那里的工作环境更加现代化,涉及到了工业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听起来确实很令人向往。

我们这一部分人去支援表面研磨车间做生产维护人员,口称生技。

我们从事生物技术的领域,主要任务就是预防和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生产出的产品无异常。

初入此行,我们接触到了工业机器人和示教器,对于这些全新的工具,我们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热情。

起初,我们只是学会了如何更换砂纸,因为砂纸的研磨寿命达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更换新的。

更换砂纸前,我们需要将新砂纸拿着,挂停机牌并开门,撕掉粘在磨头上的旧砂纸,换上对应的新砂纸,贴好贴牢就可以关门。

示教器中存在一些数据,我们需要找到并清零后重新启动。

这里的砂纸种类并不多,但它们的颜色和规格各异,初期的我们总是容易出错,不是更换砂纸时出错,就是贴砂纸时贴得不完整,或者找不到数据存在的地方。

我们只能根据自己做过笔记一步步操作,不同的界面让我们感到困扰。

不过,总的来说,我们都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新手。

那时候我确实挺稀罕的,也不嫌弃机器的嗡鸣声太闹腾,人趴在机器的防护玻璃外,看着切削液喷洒到工件上,振动的磨头围着工件的侧面和边沿打转,转上两拳就收到原点报个黄灯,然后看生产换上生料继续作业。

世界这么大,我有好多的问号?看的多了就熟悉它的打磨流程,随后慢慢的学习处理更多的异常,学会了怎么测量加工点校准六轴更换密封圈排查气路,也学会了开始带起了新人,要干的活也越来越多了。

万事开头难,我宁愿一直停留在难的阶段,想打死我那手贱和勤奋的脑瓜子,至少不要学得那么快好吧。

刚开始的时候虽然难啥也不会的,但工作体验是挺好的,只需要知道怎么换砂纸就好了,其他的时候就是到处溜达熟悉机台看看料,聊聊天也挺好。

那时候的机台还是手动的,一分钟左右就加工完成,每做完一片料就需要生产人员过去收好熟料换上生料继续作业,最多也就机台分左右两侧轮着作业,四台机配一个生产加一个生技加一个品管,再加上啥也不会的新人,那时候的产线竟然让人感到了拥挤,那时候也是真的好幸福啊。

做生技这个工作还真的挺好的,环境吵闹有粉尘的还有补助,转正以后还可以加技有技术津贴,两小时1.5倍加班,周六双倍加班,林林总总的每个月也能拿到四千多。

再加上前两个月还有入职鼓励金,正赶上产量爬坡的时候,每月还有爬坡激励金,好歹也是领了两个月的,五百不嫌弃少,两千不嫌多。

有个很厉害的新来同事,他有个月拿了四千的激励金,那月工资一下来他就琢磨开了。

月月四千激励金,月月四千多的工资,这都要奔着月薪一万去了,妈呀,富士康竟然有这么香,我要干到富士康倒闭,结果第二个月就没声了,三个月后就辞职跑路了。

刚开始新手的时候都是暴改参数整治不良的,砂纸竟然还有磨黑磨破的,还有从熟料堆里检出不良放到生料里再来一遍。

那时候良率就是这么干到百分九十五的,只有四台机勤快些儿夸张的良率就是这样子的来,那时候也不讲那么多的排配。

不像现在,人机比直接是三十多,都不知道是怎么改着改着就加上去了,也没空去搞那些小聪明了。

敢停生产的机多了久了,他们就过来逼逼叨叨或者向上边投诉去了,就这样忙忙碌碌的鸡飞狗跳的忙活一天,良率也总是让领导不满意,产量总是勉强干得够。

生技生产品管的三角关系也不在那么和谐,品管的开单更是让三方都不开心的事儿,再也没有了刚开始的开心和轻快了。

就这样子,我还是慢慢的被康康征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