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裂魂仙师 > 第48章 边山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还未亮的时候,阿泠所乘坐的马车终于靠近了边山郡城。

经过匪寨之后的一路倒是平安,什么曲折都没有。

路上他和张鑫王二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两个凡人一夜没睡有些疲惫,但经历了那等事,他们也没了睡意。

简单聊了些有的没的后,张鑫没想到,阿泠这般一身本事的“高人”居然是一副涉世未深的模样,让他有些吃惊,于是跟他说起了官府的基本架构。

他跟阿泠说到,在甫来,人族和兽族基本被划分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人族基本分布在甫来西边,东边则是兽族的领地。

甫来的“半壁江山”,是一座叫万妖城的城池。这城池虽然不大,却是整个甫来兽族的“心脏”,负责大大小小所有兽族族群的一切事宜,最终向兽神使长孙柔负责。

人族要复杂的多,整个甫来西边被分为三个郡城:西边山、北利元、南奇云,郡城之下则是镇,之后就是各村落。

一个郡城有多少镇,下属又有多少个村落,官府的架构又是怎样的等等,张鑫都如数家珍般向阿泠娓娓道来,听得一旁的王二都打起了瞌睡。

阿泠听得认真,这都是他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以后说不准什么时候用得上。

只是说到各郡州的郡王时,这位肥胖书吏终于忍耐不住疲惫,靠在马车门框上睡着了。

越靠近郡城路面就越宽,阿泠发现前方道路尽头两边,分别立了一排房子。

那些建筑修的是简朴又大方,房屋整体没有多余的装饰,就连窗户也开在靠近屋顶的地方。

没有丝毫睡意的王二见阿泠一脸好奇,跟他讲解道,这些都是郡城外的兽场。

所谓的兽场,就是指一些温顺易繁殖的兽类为人所养殖的地方。这里是兽神眷顾的国度,自然是不允许打猎的行为,但人族的存续和生长是需要兽类的给养,这是天地自然规律,即使是神灵也不好违背这一点。

于是在甫来建国之初,由兽神使牵头,规范了兽类养殖,把一些走兽飞禽驯化,让人族圈养,以取用其肉和皮毛。

这是经由神灵点头的事情,甫来的兽族自然没有话可说,久而久之都习惯了。

如今的甫来,兽场遍地,不知多少人族以此为生,其产出的兽肉皮毛也都满足了所有甫来人的生活所需。

甚至于,这片国度的养殖产业相当发达,在世间可称得上是首屈一指,产出的皮毛兽肉远销其他国度,造福这世间的所有百姓。

其中还有不少门道,但王二作为一个府兵自然是不懂,只能跟阿泠普及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

青山镇也是有兽场的,只不过离城镇比较远,离开镇上的时候阿泠没有瞧见。

他好奇地四处观望,仔细打量那些兽场,一阵风吹过,带来了一大股腥臭味,他这才明白兽场为何需要离城镇远一些,光是这些粪便的味道就够人受的了。

兽场大同小异,看一会儿也就腻了,但路边和兽场房顶,偶尔出现的粗糙神像引起了阿泠的注意。

这些大大小小的神像雕工算不得多好,却比归雁村里家家户户供奉的陶土像要精致很多。昨晚之后,他开始对神灵起了些兴趣,想着那时出现在长孙璃身上的强大灵魂,究竟是不是兽神本尊。

大部分神像看上去都是人形,头的部分却是兽头,头上上有两只角,兽嘴两边还雕着两根长须,制式跟归雁村里见到的几乎无二,也就是雕工细致了些。

另外他还见到了一小部分纯是兽形的石像伫立在房顶或门口,兽头基本是一模一样,但身子是走兽模样,身上还雕刻着鳞片。

阿泠认不出这是个什么兽,觉得能在其身上找到很多野兽的特征,简直就像无数走兽的融合。

王二跟他说道,这是传说中兽神的“真身”,是世间所有兽族的起源。他本想着跟阿泠再说一些关于兽神的传说,但实在是太多了,他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才讲了一两句就打起了瞌睡。

马车外就只剩下了阿泠一人清醒着,他不忍出声打扰这两个沉睡的人,默默地看着四周的风景。

拉车的两匹马儿有些累了,如今长孙璃状态未愈,也没有催动兽王铃让它们精神些,行驶了一夜,着实是走不大动了。

等走过兽场的时候,天已经完全亮了。

此处离郡城也近,这一行人找了个地方歇了会儿之后,长孙璃嫌马车实在是太慢,不顾白茉儿的劝阻,强行用兽王铃让马儿精神些,把这段路快速行过去。

虎妮子此时也来到了马车外,由阿泠抱着坐在马上。小丫头头一回进城,满脸的兴奋与好奇,但眉宇之间始终有愁云未散,不知道是不是想家了。

阿泠庆幸昨晚的事情小丫头都不知道,白茉儿离去前给马车施加了阵法,虎妮子安全地休息了一夜。

尽管虎妮子如今被白茉儿收为了弟子,还是神使亲自指的,但这一路上始终没有机会学些什么。

于是乎,阿泠想着,等到了郡城,反正如今长孙璃看上去也需要休息几日,不如趁机好好问问白姑娘,对于小丫头今后,她究竟是个什么安排。

到郡城门口,他和小丫头彻底就被眼前高大的城墙所震撼了。

虽说远远地就能看到这座城池,但只有离近了才能感觉到这高高的城墙多么壮观。

“若是踏墙而上,得走十来步吧。”

他不禁这样想到,仰着脖子看着面前这堵高高的城墙,城墙上边站着一排背着箭袋的士兵,城墙下就是城门。

“边山郡”三个大字用金漆书写在偌大的牌匾之上,那扇厚重的城门不知道要多少士兵合力才能打开。

城门前挖了一条水渠,阿泠不知道是干嘛用的,厚重的吊桥此时横放在水渠之上。

此时天刚亮不久,城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队,要进城的人需要接受门口的关卡排查。

嘈杂的环境让车外的沉睡的张鑫和王二醒了过来,他们跟阿泠耐心解释这些规章流程。

“此处是南城门,进城的几乎都是些本地百姓,来往行商,盘查不算严格。”张鑫说道。

果然,盘查速度比阿泠预想中要快很多,也没等多久就轮到了他们的马车。流程其实很简单,就是看一下身份牌证,但阿泠有些心虚,因为他没有所谓的“身份证”。

这是近几年行使的新政,现有的所有甫来人族都进行过一次大筛查,人族朝廷给国内的每个人都下发了一块木牌,写着姓甚名谁、出生年月之类的,还刻有官府特制的印记以防假冒。

国度内也不知有多少人,想着那些官府的书吏要挨家挨户地敲门问询,阿泠都为他们感到辛苦。

“朝廷还规定,没有身份证的人,都不算甫来人。”张鑫看他表情便知道他在想什么,出言解释道。他又告诉阿泠,没有身份证的农民,种出的粮食无人敢收购,就连那块地官府也不会承认是他所有,其他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阿泠听完心里有些慌,因为他就没有所谓的“身份证”。

张鑫倒是没看见他古怪的表情,抬头望着那块牌匾,眼里满是向往,半晌后带着感叹的语气问他道:“你可知制定这新政的人是谁?”

没出过归雁山地界的阿泠当然不知道,摇了摇头。

只见张鑫一笑,道:“正是咱们边山郡的郡王,三皇子刘慕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