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武承嗣此刻只觉得五雷轰顶,脚步虚浮地走出大殿。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谋划了这么久,最后竟然被兄弟背叛,还被李昭德等人抓住了把柄。

他一脚深一脚浅的走着,却听身后有人喊他:“兄长,且慢——”

武承嗣冷笑一声,回头恶狠狠地说道:“你也配叫我兄长?看看你刚才那副样子,真是丢尽了我们武家的脸!我们武家可没有你这样落井下石之人!”

武三思却一副恭敬之态对武承嗣劝道,“兄长,我这可是为了你好。你想想,你为了自己的野心,做了多少错事?你的野心又如何不被旁人看得个一清二楚?你以为除掉这些个李唐旧臣就能入主东宫吗?你看看那王庆之三番五次跪请立你为皇嗣,皇嗣又被软禁于东宫,还被扣了谋反的帽子,但你不也没当上太子吗?李旦无权无势困于东宫,至于废立全在武皇的一念之间,但是她却迟迟未下决断,可见她仍在犹豫。”

“你一再生事,狼子野心完全暴露于朝堂之上,只会让我们武家成为众矢之的,再这样下去只怕会遭受灭顶之灾。”

武承嗣咬着牙听着,又有些不甘:“所以你就将我推出去当这恶人?要知道当初这主意可是你出的!”

“如今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挽回这个局面,否则我们武家将永无翻身之日。”武三思捋了捋胡须,又道:“兄长,你莫急,如今我把你推出去,无非是想在武皇面前证明我们武家根本对那皇位毫无野心。”

“什么意思?”武承嗣不解,但依然没给武三思好脸色看。

武三思深吸一口气,“如今这皇位之争,说白了就是看谁能在这场权力游戏中获得最终的胜利。我们武家虽然权势滔天,但在朝中根基尚浅,尚需更多的支持。”

“那这跟将我推出去又有何干?”武承嗣有些恼怒地甩了袖子。

此人真是目光短浅,根本看不出武曌最怕的便是在她还能掌权之时,最怕有人觊觎那把龙椅,他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跳出来,岂不是令武曌厌烦?

愚不可及!武三思忍不住腹诽。

“兄长你且听我说,”武三思耐下性子来,“我们必须要表现出对皇位的无意,以此来换取其他大臣的支持。”

“而你如此急不可耐,已经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不满和猜忌。将你推出去,不仅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向其他势力展示我们武家的诚意。”

“此话怎讲?”武承嗣眉头紧皱,不解地问道。

“兄长,你想想看,我们武家对皇位一直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会让那些李唐旧臣更加戒备。如果我们假意放弃争夺皇位,向武皇表明我们的忠心,那么想必她心中的天秤自然会向着我们武家倾斜。”

武承嗣听得有些云里雾里,好像武三思说得有些道理,又好像没有道理。

“可是……万一真被大理寺抓到了我的把柄,这可咋办?”武承嗣有些担忧。

“那我们便让大理寺找不到任何证据。”武三思神秘地一笑。

……

下了早朝的武曌正心烦意乱,一旁的上官婉儿见状,忙上前为她揉肩捏背。

“婉儿,你说说,今日在朝堂上你也见着了,这些个大臣都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呢。”武曌抬手揉着眉心。

可能世人也不曾想到,这大周最尊贵的皇帝竟为了立储一事愁得是彻夜难眠。

“陛下,您是担心立储一事吗?”上官婉儿小心翼翼地问道。

武曌叹了口气,“唉,这立储一事非同小可。一边是朕辛苦建立的大周,一边是朕的亲儿子。若是朕立武承嗣为皇嗣,那他日后必将不放过李唐皇族。”

虽然武曌杀伐果断,但毕竟也是一位母亲,自然担忧李显、李旦、太平未来的安定。

“而若立李唐皇族,则武家子孙必定心生不满。唉,难啊。婉儿,你说说,我该如何是好?”武曌流露出难得一见的无助与苦楚。

上官婉儿听闻此言,心中不由得一颤。她深知武曌心中的矛盾和苦闷,可却不敢表明自己的立场。

她虽没见过这宫中的血雨腥风,可自己祖父上官仪就是一招不慎站错了队,才导致上官一门受到牵连。

在掖庭与母亲相依为命,战战兢兢的苦日子,她一日没忘。

上官婉儿轻轻抚摸着武曌的手,“陛下,您需要权衡利弊,立储之事需慎之又慎。您不妨先听听群臣的意见,再做定夺。”

武曌闭目沉思片刻,又叹了口气,“朕知道必须谨慎行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动荡。唉,如今狄仁杰和裴行本被关进了推事院,朕更需谨慎处理此事。”

上官婉儿默然不语,只听殿外一声:“母后!快给孩儿评评理!”

武曌眉头一蹙,“太平,又是何事?不是早就叫你称朕为神皇吗?怎又忘记了?”

太平公主自小骄纵,根本不理会武曌的指正,三步两下跑到武曌面前,一手叉腰,一手把一卷纸递到她面前:“这武承嗣可真是欺人太甚!”

武曌没接,只挥了挥手让上官婉儿退下。

“母后你说,这武承嗣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本公主还未过门,就已经金屋藏娇了!”太平公主攥紧了手中的纸卷。

“此事可当真?”武曌虽问着,却并不觉意外。

太平公主见武曌没有半点惊讶的神色,心下更觉气恼:“母后,你还真打算让那七老八十的魏王八抬大轿抬进我们皇家的门?”

武曌瞥了她一眼,起身走了几步,又停下:“太平,你是朕最宠爱的女儿,但有些事情,不是朕想如何就能如何的。”

太平公主一愣,她从小到大都是武曌的骄傲,何曾听过这样的话,“母后……你是说,事到如今,即使武承嗣他如此亏欠我,你还是不反对这门亲事?”

武曌没有回答,只道:“太平,你是懂事的,有些事情,争其必然,顺其自然。况且,你也知道,男人嘛,有个三妻六妾自是正常。”

“什么?”太平公主愕然不已,她未曾想这样的话竟从母亲的嘴里说出来。“母后,你怎么能这么说?这武承嗣明知我与他的亲事,却还敢金屋藏娇,这是对我的大不敬!母后怎么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武曌本来就为立储一事闹得心烦意乱,又见太平依然不依不饶地使着小性子,倏然露出肃色,“太平!不要再如此任性了!有些事情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你是这大周的公主,做任何事都要为这江山社稷为大局,由不得你耍小性子!”

太平公主被武曌的肃色一惊,心中一颤,她从小到大虽然受尽宠爱,但从未见过母亲如此严厉的模样。她咬了咬唇,不甘心地一跺脚:“那我这大周公主不当也罢!”

说罢,把那纸卷一扔,甩袖夺门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