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昨晚,那些平日里威风凛凛的黑道大佬们,比如朱八爷、周三爷等等,无一幸免,全部落网!一个都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我听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得罪了某个背景极其强大的大人物,所以才导致如此下场。

以往,每天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那些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四处游荡。而如今,情况却完全不同了。今早我还特地在城里转了一圈,别说那些混混了,连一个染着黄毛的不良青年都看不到踪影!这次眉州衙门真是立下了大功一件啊!从此以后,我们出门购物再也不必提心吊胆,担心会遭到混混们的无端殴打或者骚扰。终于可以过上安宁平静的生活啦!”

程又青四人刚踏进面馆,就听到有人在议论,看来和程又青预料的一样,市里真的是展开了大手笔,肃清了一切恶势力啊。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啊,我咋没听说?”

刚才说话那人的同桌问道。

“你要是能听说那就真怪了!我那当差的表叔今天下班后回到家里跟我们讲起这件事时,还是一脸的难以置信呢!听他所言,昨日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混混儿,跑去找那个外号叫“朱八”的家伙借了一批人。这些人加起来足有数十之众啊!他们竟然胆大包天地堵住了一名从外地赶回故乡探望亲人的富商。

还大言不惭地向人家索要整整一个亿作为所谓的“安全费”!这下可好,他们算是彻底惹怒了市里那些当官的大佬们。那些官老爷们可不是吃素的主儿,一发狠,当晚便下令将这群无法无天的家伙们一网打尽,连一个漏网之鱼也没放过!”

那人继续说道。

“那这个二流子岂不是完蛋了,进去以后估计得被那些跟他一起进去的人弄死啊,他是凭一己之力坑了眉州所有的混子啊。”

听者有些感叹的说道。

“老板,董书记的手是真快啊。”

一旁的黄凰听到以后,忍不住感叹的说道。

“吃面吧,说这么多。”

程又青一行人来得晚,没有位置了,只得端着面蹲在屋檐下看着来往的路人吃了起来。

“老板,这面味道确实是好啊,但是也不至于好吃到一辈子难忘啊。”

黄凰也是蹲在屋檐下吃面,只是吃了一口,便有些揶揄的看着程又青说道。

“这样吃饭的方式,你不难忘啊。”

程又青没好气的说道。

“程又青?真的是你啊。”

程又青正埋头吃面呢,就被一道惊喜的声音给叫住了。

“刘军?你也来吃面啊?”

程又青抬起头,看到一张笑脸,瞬间就和记忆重叠了,这是高中同学啊。

“对呀,你现在在干嘛啊,高中毕业以后就找不到你人了,没想到让我在这遇到了你。”

刘军高兴的说道。

“我以前读高中又没有手机,你上哪儿找我去。”

程又青笑着说道。

“你小子也真是绝情,当初的大才子,毕业了说不联系了就不联系了。”

刘军笑着说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的情况,那时候哪儿有手机啊,毕竟到了魔都我也没你们的联系方式啊,我又不上网。”

程又青说道。

“那,我可不管你啊,既然今天遇到你了,说啥也不能放过你,我们都约好了,国庆咱们02级三班的同学都回来了,不管混的好与不好的,明天晚上都在小川酒楼里,到时候还有咱们的黄老师,你可一定要到场啊。”

刘军笑着说道。

“同学会吗?行,明晚我一定来。”

程又青笑着说道。

“那成,电话留一个,我怕你跑了抓不到你,到时候同学们可是要怪我的。”

刘军说着掏出了手机,询问程又青的电话。

程又青哪儿能记住自己的号码啊,倒是一旁的冬美娅顺口就念了出来。

“你小子可以啊,这是你女朋友啊?”

冬美娅戴的是大檐帽,也看不出长什么样子,不过穿着打扮都像是个有钱人家的人,刘军记下了号码,看了一眼冬美娅,有些羡慕的说道。

“是啊是啊,我女朋友,明晚我一定到。”

程又青应道。

“行,看你这样子也是刚回来,肯定是要赶着回乡下去吧,那我就不留你了,我给你打过来了啊,吃碗面记得存一下号码,咱们明天见,记得带上你的女朋友啊。”

刘军笑着说道。

“行,明晚一定。”

一碗面,程又青吃的最干净,连面汤都喝完了,这估计是他吃的最饱的一次早餐了。

“现在还太早了,走吧,路上走走,消消食儿,前面不远就是三苏祠,我们去逛一会儿吧,说来也好笑,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眉州人,我可还从来没去过。”

程又青吃碗面起身,笑着对身边三人说道。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经过多次修缮和重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清康熙四年(1665 年)所遗留。

这座宏伟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达

平方米,它不仅是北宋着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更是一座庄严的祠堂,承载着对苏氏家族的敬仰与纪念。

三苏祠以其独特的清代园林风格而闻名,整个祠堂布局精巧,错落有致。前厅(古祠大门)作为入口,引领人们进入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世界;飨殿则供奉着三苏神像,庄严肃穆;启贤堂见证了苏家子弟求学问道的历程;而来凤轩则是宾客聚会之所,洋溢着风雅气息。

从南至北,沿着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各个殿堂楼阁,构成了一个三进四合院。这种布局既体现了传统建筑的规整秩序,又在细节处展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东西厢房在保持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一些自由变化,使得整体格局虽不对称,但却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