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英豪:开局挑战诸侯 > 第46章 乌桓联手,大汉危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章 乌桓联手,大汉危矣?

假如说刘备这一边正陷入惶恐不安,

那么,

得知这一消息的其他世家们,则情绪纷繁复杂。

能说是喜悦吗?

显然不是!

青安那个叛逆的势力越是壮大,他们的未来只会愈发艰难。

说是悲伤?

倒也不至于!

他们与那些尚未开化的乌桓部落并无任何商业往来。

甚至,

有时偶遇乌桓骑兵还需破财消灾,

所以,

若能趁机重创乌桓骑兵,他们自然是乐意看到的。

然而,

他们最期望的局面,无疑是青安与乌桓骑兵两败俱伤。

如此一来,

或许大汉有机会将这两股势力一并铲除。

然而,

梦想之所以成为梦想,正是因为它的实现几率微乎其微。

如今的大汉朝廷,自身都几乎被黄巾起义军压垮,

就在这幽州边境紧张对峙之际,冀州黄巾突然发动猛烈反攻。

以张宝为首的曲阳黄巾倾巢而出,竟然在正面战场上击溃了董卓率领的北军五校。

消息传出,

不仅使得洛阳朝廷官员瞠目结舌,也让青安感到惊讶不已。

究竟是何缘故?

为何此次大汉朝廷的战况,与史书记载不尽相同?

历史上董卓虽无重大突破,却也未曾被黄巾打得狼狈不堪。

是他们有意隐瞒或篡改战果,还是自己的介入改变了历史走向?

青安心中满是困惑与不解,而洛阳的灵帝则是愤怒至极。

“到底怎么回事?”

“卢植在任时虽未取得显着战果,却也成功遏制住黄巾的攻势。”

“你董卓呢?”

“三天一小战,五天一大战,战战皆败!”

“即便如此也就罢了。”

“但现在呢?”

“竟被区区黄巾追着打?”

“还有没有颜面可言?”

“就凭你这点本事,还好意思争功?”

“简直是胡闹!”

盛怒之下,灵帝在朝堂上愤然拍案而起。

“换人!”

“必须换掉!”

“速速传召卢大人前来,令其尽快接手北军五部之事!”

面对突如其来的调令,卢老者显然明白其中缘由。

尽管心中颇为不满,仍不得不忠实履行职责,替董卓收拾残局。

这便是忠诚之臣遇不到贤明君主时所承受的无奈与悲凉。

而董卓呢?

虽未遭受即刻处决的命运,却也遭逢灵帝严厉处置,甚至比史书记载更为惨重。

同时,

似是受到冀州黄巾起义的刺激,青州和汝南两地的黄巾势力亦变得格外狂暴。

以致于皇甫嵩与朱儁两位大将也颇感压力,只能采取以守为主的策略。

尽管曹操、孙坚等人一如历史记载般前往支援,

但却并未见显着成效。

换句话说,

因青安这只微小蝴蝶扇动翅膀,整个东汉末年的格局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此状况,

在整理完情报后的青安,除了哑然失笑之外,内心更是充满好奇与期待。

他渴望知晓大汉朝廷将如何应对日益猖獗的黄巾起义,

还有那将在岁末之际爆发的凉州羌胡之乱。

固然满怀期待,

但青安的关注焦点并未停留在大汉疆域之内。

因为,

经过近半月的等待,乌桓铁骑终于在渔阳集结完毕。

…………

幽州涿郡,

涿县,

郡守府的大会议室中,仅稀疏坐着几位将领,

个个面色凝重。

“主公,万万不可亲自出征啊!”

作为第一军团长的岳飞此刻满面焦虑地劝说道:

“您贵为千金之躯,应当稳坐后方,前线事务交由我们处理即可。”

“没错,主公!”

新近体会到权力滋味的关羽此时也在一旁附议道: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危机四伏,若主公不慎受伤,我们该如何是好?”

“额,这个、那个……”

深知青安实力的张飞虽觉二哥与军团长过于担忧,思索半晌后,只挤出一句:

“俺也是这么想的!”

“……”

青安险些忍不住笑出声,

然而,

经过片刻的调整,他竭力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

“罢了,罢了……”

“既然诸位都如此认为,那本将便在此静候你们凯旋归来吧!”

“主公睿智!”

岳飞、关羽、张飞等人闻听此言,纷纷起立向青安行礼。

诚然,青安若亲临前线,无疑能极大地提振士气,

然而他们真的需要吗?

乌桓异族并非强大敌手,击败他们轻而易举。

只是战场凶险,难以预料,

万一主公不幸受伤,他们这些下属又该如何自处?

以死谢罪?

所以,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他们并不希望主公亲自领兵出征。

但他们未曾想到的是,

尽管青安先前言辞激烈,但内心实则毫无参战之意,认为交锋争斗怎比得上家中逗趣撩妹之乐。

然而,出于某种难以释怀的愧疚感,他在今日这场征战前的集会上,刻意摆出一副愿与众将士同甘共苦的姿态。

幸而,无论是岳飞还是关、张,均不赞同他亲自奔赴前线。倒是旁边的杨延琪显露出几分失落之情,若青安真的亲临前线,作为贴身护卫统领的她自然也须随行。如今看来,青安不去,她也就更无须前往了。

会议结束,青安见杨延琪情绪低落,不禁哑然失笑:“这几日秀宁几乎忙得不可开交,你怎么不去帮帮她呢?”

“我又能帮什么?”杨延琪抬头瞥了青安一眼,满不在乎地道,“除了征战和操练兵马,我哪里懂得其他?再说你又不让秀宁姐姐练兵。”

“谁说我不让了?”青安扬眉,将手中刚刚撰写的宣纸搁在一旁,“待第一军团启程后,你就协助秀宁在辽东、辽西以及右北平等地招募新兵。”

“招募新兵?”杨延琪双眸一亮,正要开口却又皱眉询问,“可是主公,辽东地区人口本就不多,为何不在渔阳、上谷等地招募呢?”

“你哪里知晓?”青安撇嘴,心中暗忖,若非为了赵云,何需这般费力招兵?但这话显然不宜对他人明言。稍作思量后,青安略带迟疑地解释道:“上谷和渔阳二郡乃是主战场,如何能在那里顺利招兵呢?”

“原来如此!”杨延琪恍然点头,对此并未深究。只要青安允许她去招募和训练新兵,她便已心满意足。近日的束缚令她颇为压抑,此刻一听此言,迫不及待地打个招呼便去找李秀宁了。

“这丫头!”青安望着杨延琪离去的身影,忍俊不禁地摇头笑笑。他时常疑惑,为何其他女子或在家刺绣,或研习诗书歌赋,而自己遇到的这两位却截然不同?一个整日钻研行军布阵之策,一个手持银枪在亲卫中无人能敌。

“主公!”就在青安思绪飘忽之际,一名亲卫疾步走入,禀报道:“刘太守已至,并带来一位中年壮汉一同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