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41章 雪夜袭恶阳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九月二十三日李世民下诏命出征突厥,大唐帝国上下,开始陆续集结京畿道、陇右道、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六道卫府十万兵马;从含嘉仓转运粮食五百万石;从陇右、金城、平凉等十二军马牧征集军马及驮运粮草的马匹三十万匹;征调民夫三十万人。浩浩荡荡地向往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三道集结。

等兵马、粮草集结完毕,已是贞观三年十二月下旬。李靖率领十万唐军,分别屯兵在马邑(今山西朔州)、灵州(今宁夏灵武)、幽州(今北京)等边境重镇,按兵不动。

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在定襄(今山西定襄),见李靖的唐军迟迟按兵不动,以为现在是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季节,不宜军事行动。他预计唐军要等到唐人传统春节后大举进攻,于是就放松了警惕,在定襄城里日日饮酒作乐。

腊月二十九日戌时,大雪。马邑城里洋溢着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喜气之中。袁天纲正在尉迟恭的军营里,与尉迟恭、苏定方(一位二十八岁年纪的折冲都尉)围着炭盆,盆上烤着全羊,他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不快哉!

尉迟恭边啃羊腿肉,边抱怨道:“来马邑已经好多天了,骨头都躺酥了,大帅怎么一直按兵不动?”

“大帅在等一个机会。”袁天纲边啃羊脊肉,边回应道。

“在等什么机会?在等下去突厥人早跑了。”尉迟恭不满地说。

“突厥人不会跑的,你猜颉利可汗在做什么?”袁天纲反问道。

“颉利可汗不会也跟我们一样,在军营里喝酒吃肉吧。”尉迟恭笑着说。

“噫!你猜对了。你再猜大帅在等什么机会?”袁天纲又问。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大帅的脑虫。”尉迟恭摇摇头说。

“我猜大帅等一个颉利可汗打盹的机会。”苏定方在一旁插话。

“但闻其详。”袁天纲瞅瞅苏定方,这位未来一人独灭三国的大唐帝国战神。

“大帅之所以屯兵马邑迟迟不动,他是非常担心突厥人老巢定襄城的南大门恶阳岭,会有突厥人重兵把守。如果突厥人据险守住恶阳岭,唐军就难以渡过。”苏定方分析得头头是道,未来的战神果然名不虚传。

“苏将军分析得非常有道理。你认为颉利可汗会派重兵把守恶阳岭?”袁天纲反问道。

“这也是我与大帅同样担忧的问题。按军事常理,颉利可汗作为突厥可汗,军事经验丰富,不应该会没有认识到恶阳岭的重要性。定襄城四面都是草原,无险可守,作为南大门的恶阳岭一旦被唐军占领,唐军便可长驱直入,一举拿下突厥汗国的牙帐。”

“那为啥大帅不马上派兵抢占恶阳岭?”尉迟恭疑惑地问。

“因为距离。马邑距离恶阳岭约三百里,而定襄距离恶阳岭仅三十里。如果唐军大军一动,颉利可汗定会警觉,会马上提前占据恶阳岭。如果是那样,我们就麻烦了。”袁天纲徐徐而言。

“所以大帅有意按兵不动,外松内紧,准备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苏定方补充道。

袁天纲抬头跟苏定方会意一笑,心想:“知我者苏定方。”

“那什么时候出兵?”尉迟恭急切地问。

“据我推算,会在……”袁天纲话还说完,只见大帅帐下一军士进帐禀告:

“尉迟将军,有要事禀告。”

“大帅正找袁部曹,有要事相商。我刚去袁部曹营帐里找过,说袁部曹在将军这。”那军士答道。

袁天纲起身向尉迟恭告辞:“将军先吃着,我去见大帅。”

说完,袁天纲随军士去大帅营帐。

袁天纲一进大帐,见李靖正在帅案前,眼睛死盯着后面一幅定襄城舆图发呆。于是上前行军礼。问道:

“大帅,您找我有何事?”

李靖见到袁天纲,急切地问:“袁部曹,听圣上说你神机妙算,你认为我找你有何事?”李靖反问袁天纲。

袁天纲嘴角一笑,心想:“这个老狐狸,他是想探探我的底。”

于是,袁天纲走向帅案后那幅舆图,手指着定襄城南边的恶阳岭,平静地回答:“大帅是想问我何时出兵占据恶阳岭。”

“果然是诸葛孔明在世,神机妙算。”李靖夸赞道。

袁天纲心里暗暗发笑:“作为未来人,我熟读历史,清楚灭突厥的第一战,就是占据恶阳岭。”

李靖继续问道:“如果突厥人抢先占据恶阳岭,据险自守怎么办?”

袁天纲胸有成竹地回答:“我敢担保突厥人不会据守恶阳岭。”

“说说你的理由?”李靖饶有兴趣地听他说道说道。

“我要是颉利可汗,如果对付唐军,可以用上中下三策。”袁天纲分析道。

“哪三策?”

“唐军远道而来,利于速战速决,突厥人应当占据定襄城的南大门恶阳岭,拖延时日。再派出五千精锐骑兵,绕到唐军后方,袭击唐军的粮道。同时,派出一支三万人左右的奇军,采取围赵救魏之计策,从陇右道凉州千里奔袭,直插京师长安。这样一来,大帅肯定会撤军回援长安。这是上策。”袁天纲回复道。

“那中策呢?”李靖听罢称奇,怎么本帅所顾虑的,这小子都想到了。看来我们两人心思契合。

“颉利可汗可以采取当年赵信教匈奴伊稚斜单于的坚壁清野之计策,离开定襄城及阴山地区,徙居漠北,驱赶走所有牛羊,焚烧所有的草原,在所有水源里投放已感染瘟疫的牛羊,以诱疲唐军。汉代一代战神霍去病就是染上瘟疫而英年早逝的。这是中策。”袁天纲继续说着。

李靖听着后背脊梁发凉,心想:“如果这小子是突厥颉利可汗,唐军损失可就大了。”于是,他赶紧问道:

“那下策呢?”

“不在恶阳岭放一兵一卒,把唐军放过恶阳岭,困守定襄城。这是下策。”袁天纲回答道。

“你认为突厥颉利可汗会采取哪一策?”李靖追问道。

“据我推断,颉利可汗会采取下策。”袁天纲回答。

“何以见得?”李靖疑惑地看着袁天纲。

“因为颉利今日遇到的对手是大唐的一代战神,大帅您!”袁天纲趁机拍拍李靖的马屁。

“哈哈!快点说重点。”李靖哈哈大笑。

“这些日子,大帅一直按兵不动,这就把颉利可汗给麻痹住了,他认为现在天寒地冻,不利于行军打仗,大帅会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再出兵。所以他现在定襄城里喝酒吃肉呢,不会派一兵一卒据守恶阳岭。他不知道这实际上是大帅的瞒天过海之计策!”李靖听罢,惊奇地发现自己这些日子忙乎的事,都逃不过袁天纲的法眼。真是佩服!

“你猜猜本帅会何时出兵恶阳岭?”李靖继续问。

“就在今晚。”袁天纲回答。

李靖又吃惊地盯着袁天纲,心想:“怪不得圣上说袁天纲是个半仙,说遇大事不决问袁天纲,果然名不虚传,本帅脑子里想的,他一语道破!”

“袁先生,看来圣上没看错人!此等机密只有你我二人知道。今晚你随本帅一起夜袭恶阳岭。”李靖赞许地点点头,他对袁天纲的称呼也悄然改变。

“诺!”袁天纲回应道。

果然,今晚亥时,李靖悄悄地命令尉迟恭、苏定方守马邑城,亲自率三千精骑,人衔枚马裹蹄,冒着风雪直奔恶阳岭,经过三百里长途奔袭,于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正月初一辰时到达恶阳岭。果然,恶阳岭上没有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