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十二月十八日,李世民审阅了光禄大夫岑文本的《定宗庙乐议》奏章。奏章内容为:

“……大孝莫重于尊亲,厚本莫先于严配。数尽四庙,非贵多之道,祀建七世,得加隆之心。臣等参议,请依晋宋旧典,立亲庙七,……文德皇后厚德载物,凝辉丽天。《易》曰:‘含宏光大,品物咸亨。’ 言坤道至静,柔顺利贞,资生庶类,皆畅达也。庙乐请奏光大之舞。”

李世民看罢,龙颜大悦,力排众议,准奏此议。

十二月二十九日,李世民将在太庙举行禘祭礼。

十二月二十六日,为禘祭礼做准备,李世民开始在宫中斋戒三日。

十二月二十九日辰时前四刻,在禘祭礼当日,太庙令带领其属官在太庙里准备好尊、罍;太官令带领其属官在太庙里准备好笾、豆、簋、簠。

辰时前三刻,奉礼郎带领其属官先进入太庙就位,然后引导御史、博士、宫闱令、太祝等官员,从太庙东门进入太庙。

奉礼郎高喊:“行拜伏礼。”

御史以下官员都拜伏于地行礼,然后起身。奉礼郎引御史、太祝等官员在太庙东侧台阶上打扫卫生,一直扫除到太庙大堂位置。

太庙带领其属官将各州府献上的祥瑞之物放置在太庙台阶的西侧,上等祥瑞之物放在前列, 次等祥瑞之物放在后面,再次等祥瑞之物放在最后;再将被灭国如突厥、吐谷浑、高昌的国宝器物也是这样摆放,从太庙台阶的北侧向上摆放。

辰时前二刻,奉礼郎将腰舆从太庙东侧台阶往上摆放。太祝、宫闱令将神主牌位分别放在腰舆上,然后抬进太庙,放置在太庙的神座上。文德皇后配享太庙时,大唐宗庙已经从五庙制改为七庙制,当时位列太庙的神主依次为:弘农府君李重耳、宣简公李熙、懿王李天锡、景帝李虎、元帝李昞、高祖李渊,加上文德皇后,就有七个神主。

李世民的銮驾将要到太庙,通事舍人引导群臣、皇室子孙、各国使者,都在太庙门外站立迎接李世民的銮驾。当銮驾到太庙的大次门外时,侍中魏征高喊:“请圣上降辂”。李世民走下銮驾,换乘御舆进入大次门。通事舍人引导文武五品以上官员们在门外站立迎接。

谒者引导司空房玄龄在大次门外站立迎接圣上。奉礼郎高喊:“行拜伏礼。” 司空房玄龄行拜伏礼。

李世民在大次门停留半刻,侍中魏征上奏道:“请圣上下御舆”。

李世民走下御舆。太常卿引导李世民步行到太庙门外,殿中监立即进献一个镇珪,李世民手执这个镇珪。

李世民走到太庙神主位置前站立,太常卿高喊:“行拜伏礼。” 李世民向太庙神主行拜伏礼。

奉礼郎高喊:“群臣行拜伏礼。” 群臣都行拜伏礼。

太常卿上前高喊:“太常寺准备奏乐。”

教坊的乐者与舞者开始演奏、舞蹈《九功舞》。

演奏完毕后,太常卿高喊:“行拜伏礼。” 李世民行拜伏礼。

奉礼郎高喊:“群臣行拜伏礼。” 群臣行拜伏礼。

李世民走到罍洗前,岑文本跪着拿着一个匜,将水倒在李世民手上洗手,然后拿一个羊毛巾给李世民擦手。

接着,李世民走上太庙的台阶,依次走到太庙的七个神主前:弘农府君李重耳、宣简公李熙、懿王李天锡、景帝李虎、元帝李昞、高祖李渊、文德皇后,岑文本将酒樽递给李世民,李世民跪拜于地,进行祭拜。在祭拜时,教坊的乐者与舞者分别演奏唐享太庙乐章?光大之舞、长发之舞、大改之舞、大成之舞、大明之舞。

在祭拜文德皇后时,教坊的乐者与舞者演奏唐享太庙乐章?光大之舞:

“肃肃艺祖,滔滔浚源。

有雄玉剑,作镇金门。

玄王贻绪,后稷谋孙。

肇禋九庙,四海来尊。”

此乐章肃穆庄重,以雄伟的玉剑象征权威,金门象征尊贵,突显文德皇后威严和尊贵的形象。乐章后两句“肇禋九庙,四海来尊”凸显了大唐太庙祭祀活动的尊崇和祭祀活动的盛大。

李世民祭拜完毕,群臣也接着按照上述流程进行祭拜。

然后,祝史们手拿着祭物的毛、血、肝、里脊肉站立于太庙的东门外,斋郎们手执着炉炭、稷、黍站立在祝史们后面,依次进入太庙正门,走到太庙外的台阶上。太祝们将手中牺牲的毛、血、肝、里脊肉放在台阶上,祭奠在太庙神主座位前,斋郎们将炉炭、稷、黍放置在神主座位的左侧。太祝们将毛、血、肝、里脊肉放在炉炭上焚烧。

太庙的禘祭礼结束后,李世民坐銮驾回寝宫,群臣们整齐、有序地离开太庙回家。袁天纲回府后,高淑行已经在家翘首等候多时了。接着,袁天纲参与到唐代腊月二十九的民俗活动中:

一诵。袁天纲跟随高淑行一起诵读高氏家训,以传承和弘扬良好的家风。袁天纲心里暗暗想:“我是现代人,早就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也没有什么袁氏家训,更别谈什么追思祖先了,只好拿着高氏家训充数了。”

二请。邀请族长主持拜祖仪式。袁天纲是穿越到大唐的未来人,自然没有袁氏族人了,这道程序就省了。

三别岁。唐代腊月二十九为小除夕,家家户户举行庆祝活动,包括办酒宴、户外焚香等。

四迎新桃。这一日,长安家家户户会贴上春贴,如福、年画、剪纸、春联等,以期待“五福临门”。

五祭祖。袁天纲与高淑行在府里举办祭祖活动,体现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对家族荣光的期望。袁天纲心里疑惑着:“我的祖先是谁呢?”

上述民俗活动搞完后,因天没亮就去参加禘祭礼,早就饥肠辘辘地袁天纲总算可以上食席用膳了。一边吃着丰盛的珍馐,一边饮着屠苏酒,让袁天纲不禁想起一首唐诗《忆长安-十二月》:

“忆长安,腊月时,温泉彩仗新移。

瑞气遥迎凤辇,日光先暖龙池。

取酒虾蟆陵下,家家守岁传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