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此,小友可能静下心气让我说了?”青衣僧依旧带着一副淡淡的善意。

“神僧请便就是,就是麻烦神僧展示绝学了,只是如此能当着天下英雄的面人前显圣,也能闭了那些想要争夺天下第一之人的口,少上一些祸端。”陈宇言道。

他一定要与青衣僧交战,一是为了看清楚自己和他的差距,毕竟原着中鸠摩智用七十二绝技攻击,都连这老僧的防御罡气-三尺气墙都攻不破,如果只从看纸面上和系统数据来看,倒也真的不好比较。

另外将这青衣僧排在第一,其一直未曾出面,江湖上难免有人不服,如今有此战绩,当可为风云榜正名。

虽然为风云榜正名事小,但想要达到系统所谓的气运成就,哪儿有像小说中说故事那般简单的一蹴而就。

还不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积攒威望。

所以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机会都不能放过。

青衣僧在少林一待四十余年,性子淡然,也不再纠结陈宇是如何知道他的来历,转头看向萧远山道:“萧老居士,如今你小腹处粱门、太乙两穴隐隐作痛,关元穴已呈现麻木现象,可有如此?居士怕是早就陷入了武学障了。”

之前的萧远山还有一些底气,如今六人围攻,这老僧还能压制众人,武学境界可想而知。

而且他现在之言也是事实,粱门、太乙是最近开始隐隐发痛,至于说关元穴之麻木,却是已经有近十年之久了。

“神僧倒是看到明白,但又如何,萧远山今日只想报杀妻夺子之仇,今你宋人视我为契丹胡虏,死在宋境在所不惜,至于我儿……”萧远山看向乔峰,眼神中露出少有的温情:“我儿有他的慕容兄弟所依,自然会无碍的。”

青衣僧闻此,又要劝解,但陈宇知如今的萧远山死志已明,就岔言道:“神僧这武学障之说倒是深奥,可又有几人能够悟的明白?不妨让复试一试如何?”

此时群雄聚少林,比原着当中早了一年有余,事态的发展也和原着中大有不同。

原着中杏子林之事后,乔峰就立即开始调查自己的身世。

萧远山一路尾随,冒充乔峰的身形,先后杀害了乔峰的养父母乔三槐夫妇和少林玄苦大师,只因为他们抢了他父子相聚的天伦之乐。

又杀了谭公谭婆赵钱孙,以及泰山单家父子五人等许多江湖中人,这些人多少都参与了雁门关的劫杀。

虽报了杀妻夺子之仇,但终究是杀孽过多,终还是有人站了出来。

神医薛慕华在聚贤庄召开英雄大会,讨论如何除去乔峰。

彼时乔峰带着被玄慈打伤的爱人阿朱前去聚贤庄求医,父子二人联手大战聚贤庄数十位高手,潇洒离去,却未有相认,想必当时的萧远山,也是怕乔峰知道他杀了乔三槐和玄苦,不肯认自己吧。

如此乔峰继续调查,又几经周折下,误会越来越深,中原大地这片武林,始终还是容不下他乔峰。

又误杀心中唯一的温存,爱他至深的阿朱,终于也出现了“武学障”,自闭之下竟想寻死,奈何事情还未查明,阿朱又将阿紫托付给了他。

便将阿紫作为心灵寄托,带着阿紫远遁塞外,机缘巧合之下,和辽国皇帝结拜,帮其平叛,做了辽国南院的楚王殿下。

如此平静了一年有余,少室山武林大会之时,阿紫偷偷跑到宋境,萧峰怕其危险,怎可舍得“爱人”阿朱唯一的嘱托。

便亲率燕云十八骑归来。

这才在英雄大会上与萧远山相认。

萧远山有了爱子,心中有了挂念,自不像如今这般将生死置之度外。

……

青衣僧闻言也是点头,在他的认知里,武学障和佛家的知见障相似。

但青衣僧之言也是他四十多年来琢磨出来的见解,修武不修心,便会入武学障。

佛家的知见障,顾名思义,知道的太多了和见识增多了,心中形成的障碍。

这样说大家可能不懂,但联系现代人的说法,“精神病”这个词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但按陈宇的理解,这武学障就是知见障的延伸。

人习武练功时,心思要纯净,需要做的心无杂念,如此这般,有赤子之心的人,武学修炼进境最是迅速。

“精神病”,不,是知见障。

知见障不只习武之人有,普通人也会有,而且每个人都会有。

只要遇到人生的大变故,有过大的精神思想压力,大起大落之下,脑子转不过来弯儿,就会有此征兆。

有人聪慧,虽也会一时郁结,但终能彻悟,自我开脱。

可有人却是一辈子都转不过弯来。

对于这种执念深厚的人,也并非无解,前世许多人信奉基督教,将心寄托给了上帝,得到了缓解。

又如原着中这青衣僧的意思,研读佛经,将心寄托给“我佛”,行仁善之事,也可开悟。

也有人将心寄托于亲人,生活有了盼头,以便自己不至于活的迷茫。

还有爱武之人,好似《覆雨翻云》中的浪翻云一般,将心寄托于剑,最终极于情,极于剑,成就无上武道,破碎虚空而去。

只是普通人一生很难像武者这样精彩纷呈,也没有武者这般强大的力量,也就没有办法在精神失常后做一些为祸天下的事情。

但自杀、报复社会、还有一些其他的怪异行为也是比比皆是。

天龙还只是一个低武世界,那些高武、仙侠、玄幻,又有哪一个不讲究修炼道心?

但心又是最易变的,一个人的想法今天和昨天不同,昨天和前天可能又有不同,受周围环境影响,很难持久的保持一种心态不变,也就有了“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说法。

有了知见障,心思就繁杂了许多,若修习一般上乘武学,功法只需要走十二正经即可,十二正经宽阔坚韧,自是不易将功法行错。

但少林七十二绝技,靠前的都算得上是绝学,运功时难免经过一些分脉穴位。

这些穴位不似主经脉一般坚韧,心思不定的人将行功时或多或少会有些偏差,一两日间还无所谓,但时日一久,穴位承受不住,轻则武功全失去,重则伤残至死。

这,就是江湖中传闻已久的走火入魔。

陈宇每每做事都要问问自己是否有愧于心,是否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为了避开这万丈红尘中的知见障罢了。

他不知道自己的思想会不会有一天被人推翻,但如果他“知行合一”的理念被推翻时,他不能融合接受新理念,那么他如今见心明性的心性将又会蒙尘。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萧远山如今心中对世间唯一的留念就是乔峰。

可乔峰的话让如今偏执的他有点无法接受,他才是他亲生父亲,而乔峰却为了养父养母来质问自己,但舐犊之情又让他不愿伤害乔峰,故此有了轻生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