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老凌着急的模样,大郎更加开心,他觉得3年前的老凌又回来了。

“我们寝室有个小子,我很佩服,前几天还来杭城找过我。”大郎慢慢道来。

“我靠,你这弯拐的够远的。怎么又聊起你们同学了。”

“着什么急,听我慢慢说。我们寝室老四,是个创业天才,在大学时候做过很多小买卖,几乎没有失败的。世界杯来了,他就卖球衣,下雨天他就卖伞。”

“我靠,大郎,你给我说这个有什么用?你准备让你们同学来给我做销售啊?”老凌不解道。

“对,就是让他给你做销售。”大郎斩钉截铁道。

“不是吧,我怎么能请得起他,听你说这么厉害,现在肯定也是大老板了。”老凌泄气道。

“老凌啊,你的脑子是不是只能运行代码。你想想我说的话。”

“别给我绕弯子。我感觉我脑子不够用了。”

“笨呐,就是有那么多大学生想做点兼职赚钱的,你可以利用起来啊。你印好宣传册,上面印上详细的试用说明,让那些学生去店里跟老板推荐。”

“我靠,可以啊,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也能行。”

“只要是他们推荐的人注册试用的,就给个十块二十块的,如果老板付费了。那再多给点提成就行了啊。”大郎一口气说完。

“牛逼,大郎,你小子确实有两下子。我这就去弄。你先自己待着吧。”老凌说完就去电脑前写文案。

文案写好以后,让优优做成图片,上面有二维码,又加了推荐码,学生自己可以注册推荐人。

通过某个推荐人注册的都是他的业绩。

做好以后,找印刷厂印一些广告手册。后面就是去兼职网站,分类信息网站发布信息。

老凌想好后续操作以后,着实有一点兴奋,这个创业必须灵活,跟上班不一样。

老凌忙完手里的活,看到大郎还窝在沙发上打游戏。

“怎么?公司里没什么事了,看你这么悠闲。”

“有事,就是不想管,交给他们管了。”大郎眼睛盯着屏幕:“做了好几年,感觉没刚开始的激情了。”

“赚钱就行了呗,你看我现在,骑虎难下啊。”

“你现在有点进展就很兴奋,我最开始做的时候,有了想法能一个晚上不睡觉。现在不行了,每天按部就班,再往大做也不容易。”大郎随口答道。

“明天有个It行业创业论坛,你要不要过去受受刺激,有很多创业达人和投资机构,没准这里面以后还能出个企鹅这样的公司呢。”老凌心情很好,说话声调很高。

“去就去,看看别人都在干什么呢,这两年就蒙头搞网店了。”

“好,你明天中午过来,吃完饭我们一块去。”

大郎从老凌那出来,去公司做了直播秀,看到公司努力的员工又有了干劲。

第二天中午,大郎到了老凌家,冯星程今天休息,优优却还在干活。

“大郎,我叫了外卖,在家随便吃点我们就过去,2点正式开始。你昨天说那个推广的事,我跟优优研究了一晚上,今天抓紧把操作介绍做出来。”老凌话似乎有点多。

“嗯,抓紧做。”大郎暗笑,老凌是不是在掩饰什么。

三人下楼以后,老凌抢在大郎面前:“今天我开车,让我试试你小子的宝马。”

老凌以前从来没有要求开车,不知道现在是不是释然了。

“好,请个专职司机还得给工资呢,你这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大郎坐到副驾驶,心里挺高兴。

“我靠,这动力就是猛。”老凌上了主路,猛踩一脚油门。

“大郎,你还记得咱们上高中那时候,都是骑自行车,一蹬就是小半天。那时候要是有辆宝马,校花都得跟你走。”

“还特么宝马呢,自行车坏了都自己修。”大郎说道。

优优在后排直笑。

“优优,你是城里娃,没有经历过。”大郎扭头说道。

“我也骑单车上学啊,怎么没经历过,好像城里人都开车一样。”优优反问。

“你们城里的路好走啊,我们那时候可是半山路,一个上坡好几公里。蹬地你绝望。”

汽车开进天健软件园,按路标进入地下车库。

“就在上面小礼堂,我们先上去吧,马上就开始了。”

三人进入礼堂,看到舞台上几个大字非常醒目“创新引领未来”。

座位上已经有不少人,大郎他们找了个中间的位置坐好。

礼堂虽小,却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怀揣着创新激情的创业者,以及手握资本钥匙的投资机构代表,他们共同编织着未来科技的图景。

两点整,论坛由一位风度翩翩的主持人上台开场,他以温暖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欢迎每一位到场的嘉宾,强调这次聚会不仅是项目展示的舞台,更是思维碰撞、资源对接的宝贵机会。

随着他的介绍,会场内的气氛逐渐升温,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知探索的光芒。

第一位上台的创业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名叫林晓。

她身着简洁干练的职业装,带着自信的笑容,向听众讲述她的创业项目——“智慧医疗助手”。

这是一款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软件,旨在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建议,同时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健康数据。

林晓分享了从项目萌芽到遇到的技术瓶颈,再到团队如何克服困难,最终获得初步成功的感人故事。她的真诚与执着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大郎一边点头一边热烈的鼓掌,瞧瞧人家这项目,做好了得帮助多少人,这真是大造化。

紧接着,一位略显腼腆但眼神坚定的年轻男子,赵磊,介绍了他的创业项目“Ecotech”,这是一个致力于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创新方案。

赵磊讲述了自己如何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发现痛点,进而萌生改变现状的念头。他强调,技术不仅要推动经济发展,更要服务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他的愿景是让每一个城市都能更加绿色、智能。

随后,几位创业者陆续登台,他们带来的项目涵盖了区块链、虚拟现实教育、智能物流等多个前沿领域,每个项目都让人眼前一亮,充满无限想象空间。

中场休息的时候,大郎看了一下邻座,是一个戴眼镜的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子。

该男子看着台上的创业者,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哥们,你是做什么项目的?一会要上台分享吗?”大郎跟男子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