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回来啦。”

乔芸推开院门。

雪媚娘听见动静,便走了出来。直勾勾地盯着她手里提的油纸包。

乔芸见状,嘿嘿笑了一声,提起油纸包掂了掂:“今天中午吃好吃的!我买了那家鼎食记的葫芦鸡和甜雪,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雪媚娘舔了舔嘴唇,没有说话,但是眼底熠熠生辉的光芒像是北极星。

乔芸自然将她的小表情一分不差地收入眼底。

不由得在心里会心一笑。

虽然平时是冷冰冰的,但偶尔会露出这些可爱的样子呢。

而且美人姐姐对自己的可爱还完全不自知。

乔芸一边推开厨房的门,一边说道:“你去把桌子擦一下吧,准备吃饭。”

一边在心里呼唤了陆折秋去准备两份解腻小菜,一边来到灶台前,将手中的油纸包放在案上。

将油纸包的绳子剪开,乔芸将仍然温热的葫芦鸡放在砧板上,把它们拆卸成方便入口的大小。

随着鸡肉金红油亮的表皮被撕开,在蒸制过程中浸透了料汁的鸡肉迸发出极为诱人的香气。

这鸡料理的火候确实不错,肉质酥烂,几乎轻而易举地就可以脱骨。乔芸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们撕开装盘。

真是好鸡啊!

乔芸忍不住偷偷吃了一小片鸡腿肉。

太香了!

这酒楼的厨子真有一手的!

这更加坚定了乔芸要与这家酒楼合作的决心。

她的游戏中有上百份食谱,上到八大菜系,下到民间小吃,包扩各种酱汁调料的制作,应有尽有。

自己开酒楼倒也是好,但经历过朝食铺忙碌现状的乔芸再也不去想那些虚的了。

亲自经营一家店简直累死个人!

还不如跟别的酒楼达成合作,自己出方子,人家出分成。

还是躺着挣钱舒服啊!

很快,左手无名指的指甲盖一热,乔芸一看,原来是陆折秋送来了一碟拍黄瓜、一碟凉拌海带丝。

将它们取出装盘,乔芸盯着那碟海带丝。

香醋和红油拌的海带丝,散发着酸爽的气味,一闻就知道很开胃。

就是这个!

红油用什么做的?

辣椒!

眼下她身处的这个朝代没有辣椒啊!

这里的人们做菜时用到的辣味还依赖于茱萸、姜、芥等物。

也有从兰那泰(古泰国)、安南、室利佛逝、真腊等东南亚小国进贡来的胡椒。

不过胡椒既是贡品,所以十分昂贵,除了与东南亚气候相近的百越地区以外就只有长安和洛阳这两京吃得到。

而且,无论是茱萸姜芥,还是胡椒,辣味都显得不够那么极致,在做菜方面,也不如辣椒属的花样多。

乔芸打算等过几天,碾点辣椒面做点吃的去酒楼里碰碰运气。

希望这家酒楼不会像长安拾春记一样因为自己生意做得大就拿鼻孔看人。

收拾好饭菜,乔芸端着托盘回到主屋。

雪媚娘已经早早地坐在桌边乖巧等待了。

桌子擦得一尘不染,抹布也搭在了暖炉旁烘干。

看不出来,这美人姐姐做家务也这般熟练。

将托盘放在桌上,乔芸在雪媚娘对面坐了下来。

“吃吧~这家酒楼把这葫芦鸡吹得神乎其神,你尝尝是不是那么好吃。”

已经半个月没正经吃过一顿荤油的雪媚娘早就对这只油汪汪的肥鸡眼馋不已了。

夹起一片鸡肉,蘸了蘸旁边的花椒盐,送入口中。

紧接着,她的动作一顿。

虽然一个表达好吃的词也没说,但是她下筷子的速度快了几分。

乔芸莞尔。

******

白天实在闲着无事,乔芸便在晌午支起了馄饨铺。

馄饨方便快捷,提前包好冻上,要吃的时候煮一碗就行。

别的她也忙不过来。

开店之前,她特地去县上找了一家馄饨摊子尝了尝。

这馄饨和沙县小吃的馄饨有点相似,疙瘩大小的肉馅,像是只拿筷子沾了一点借个味儿!

汤底不知用什么熬的,鲜香不腻,碗里飘着点油珠子,应该是一大锅里头放了一勺猪油。

这馄饨是十文一碗。

大多数馄饨店都是这个价。

她的馄饨是肉馅大馄饨,皮薄馅儿足,一碗十个。馄饨汤也鲜爽可口,她喜爱在馄饨汤中加榨菜丝和胡椒。

寒冬腊月里暖暖的吃上一碗,别提有多舒坦了。

胡椒和肉都很昂贵,为了不让自己有压榨同行之嫌,乔芸将每碗馄饨定价在了每碗二十文。

一开始,确实没什么生意。

倒不是因为价钱太贵,虽然这个价格确实能吓走好多人。

可根本就还没人来问价钱!

去码头做工的汉子们都分外俭省,一天肯花五六文吃早饭已是极限。

那些人身上都自己带了饼子之类的干粮,中午就着大酱胡乱对付一下就行。

让他们中午在外面食肆里吃饭,那岂不是要让他们被婆娘拿着擀面棒在后头追着河东狮吼?

所以,一连几天,乔芸的馄饨铺子一个人都没有。

这样的碰壁确实有点始料未及。

不过乔芸抗压能力很强,她并没有灰心。

她的馄饨同样是从游戏里带出来的半成品。

不过与早上卖包子不同,因为厨房在后头,不需要现包馄饨装样子给人看。她的半成品馄饨都在游戏包裹里。

大冷天的,生馄饨在放进去之前就已经拿到屋外冻得梆硬,因此在包裹里放多久都不用担心坏掉。

如果有客人上门,她就回后面煮一碗端出来。

也正是因为这生意没本钱,她才没有气馁。

不然她才不肯大白天的浪费炭火还浪费食材。

在柜台后的乔芸百无聊赖,为了消磨时光,她又开始动起针线,温习温习自己蜀绣的技艺。

都说极品刺绣价值千金,她也想看看自己的水平在这个时候能值多少钱。

日子一天天向年关靠近,街上的铺子一家接一家的歇了业。

天上飘了雪沫儿。

说起来,这几天倒是一直阴沉沉的,浓厚的乌云在曲沃县上空压了不知多久,今日可算下雪了。

乔芸搬着凳子坐在店门口看雪。积雪已经在落了薄薄的一层,给灰色的县城盖了一层白纱被。

虽然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了红,但不知不觉间,街上好像越来越冷清了。

与前世一点也不一样。

那个时候,从腊月一直到正月十五,城市里大陆两旁的店铺仍然热闹。

有的饭店从不歇业,甚至能在除夕晚上接好几桌年夜饭。

古代不一样。

这里的习俗还很传统。

怕是要到除夕,或者元日,这街上才能重新热闹起来。

乔芸也有些犹豫,要不就先把店关了吧?

也该给自己放松放松了。

正这么想着,忽然,眼前凑过几个人影,乔芸回过了神。

是四位书生模样的人,各个打着伞。个子有高有矮。看起来有的十五六岁,有的已经二十了。

“小妹妹,你家这是食肆?”

那个个子高的年轻男子低头俯视着乔芸。

这是有客人来了!

乔芸连忙站起来,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笑着迎接:“我们店专卖馄饨,来来来,客官几位冒着风雪出门,来吃碗热乎乎的馄饨暖暖身子?”

闻言,高个子的书生扭头询问同窗的意见。

“在这吃吗?”

“也没别的店了啊,鼎食记都关门了。”

“就这里吧,好容易找到一家铺子,管他是卖啥的,能吃就行,我甚饿。”

个头在四人中最低的那个年轻少年夸张地捂了捂肚子。

“行吧。”

几人走进店铺,找了个位置坐下。

“你这馄饨多少钱一碗?”

乔芸热情洋溢地推荐:“二十文一碗!物美价廉,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