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高嫁 > 第222章 可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在蔡厂长和李书记都是锐意进取的人,只要想办,应该可以。

跟宋晓慧互相道别之后,白舒兰没有耽搁,下班之后就赶回家。

冬季,天黑得特别早。

今天虽然没有下雪下雨,但凛冽的干冷寒风犹如刀子一样,吹在人的脸上特别难受。

白舒兰裹得严严实实,就露两只大眼睛。

回到家刚停好自行车,王姥姥就给白舒兰从锅里盛出来一碗红糖姜茶,“先暖手,等过两分钟出了凉气之后再喝。”

白舒兰端着杯子凑在脸上,“好暖和呀,谢谢姥姥。对了,姥爷呢?”

“你姥爷回来之后就在书房看书呢!”王姥姥回答,“我不想看书,就喜欢在家里面,给你和迟宴弄点好吃的。”

白舒兰凑到王姥姥身边笑嘻嘻,“谢谢姥姥。我今天晚上做饭要多做两个人的,蔡厂长和李书记待会就要过来。”

王姥姥好奇,“他们过来做什么呀?”

白舒兰回答:“纸绳厂那边不愿意给我们改进纸绳,这样对我们来说有限制,所以我们想自己干。”

“蔡厂长和李书记不懂技术,想来问问姥爷相关方面的事情,然后开始准备,弄几台机器,然后招收几个工人,然后进行研发。”

王姥姥听到这话,非常赞成,“这事情靠谱,你姥爷在书房呢,你去跟他说。”

刚说完,王姥爷端着茶杯进来了,笑呵呵问:“不用问了,我刚刚听到了,去等你们厂长过来,我好好跟他说。”

白舒兰接过来王姥爷的杯子,问:“姥爷,有难度吗?这些纸绳我们自用,可规模不会很大,还要考虑到成本等方方面面的事情。”

王姥爷笑道:“这都好解决,你们要是弄这个工厂,其他工厂的事情,我就不干了,专门给你研究新的纸绳。”

“啊?”白舒兰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姥爷,您可别这样,我心里过意不去。”

王姥爷笑道:“有什么过意不去的,纸绳厂那边,本来就是看在老周的份上,我才去的。现在老周在,你们的纸绳草帽生意没问题。”

“等到老周退休了,那个副厂长接替厂长的位置,他早就琢磨把纸绳卖出去了,毕竟给的价格比较贵。”

“本来我还想等几天再跟你们说,没想到你们已经察觉了。不过这样也好,提前准备,有备无患。”

“等你们造出来不同一般的纸绳,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别人就算想模仿,也会增加成本,价格也不会太低,对你们的影响也少很多。”

王姥姥见丈夫说得头头是道,十分高兴,“你姥爷这个人,平时闲不住,都是以前的交情推不掉。”

“可是不让他干活吧,他又是闲不住的性子。你们工厂需要,让他去帮忙,只要忙一个工厂,他也能轻松一些。”

白舒兰笑了,内心感激两位老人家的帮助。

白舒兰帮着王姥姥一起做饭,半个小时之后,迟宴和蔡厂长,还有李书记一前一后进来。

李书记买了两斤点心,蔡厂长买了两盒麦乳精。

王姥姥笑呵呵,“你们真是的,来就来,干嘛买东西?”

蔡厂长笑笑,“难得来一次,可不能空手。我们草帽厂的草帽机,多亏了王老工程师,才能这么顺利安装,生产。”

李书记也笑道:“这次过来,也正好有事情想要请教王老工程师,更不能空着手。”

王姥姥笑笑,“舒兰,接过来吧,里面坐,屋里暖和,咱们边吃边说。”

“是,姥姥。”白舒兰应下。

洗了手,各自落座。

白舒兰和迟宴端菜盛饭,最后才坐下来。

蔡厂长又把目的说了一遍,“王老,您说可行吗?”

王姥爷点头,“可行,其实制绳厂卖纸绳给你们,也是有两成的利润的。如果你自己制作,虽然制作纸绳的成本增加,但成品价格只会比以前购买别人低。”

“现在前期的投资机器和相关工人的培训,对了,还有厂房,你们都要准备好。”

蔡厂长又问:“王老,这机器多少钱一台?我们需要多少台?”

王老想了想,然后回答:“你们的需要的纸绳,三台纸绳机器两班倒生产,足够你们用的了。”

白舒兰想了想,然后说:“明年草帽产量,我觉得还能多两倍。”

蔡厂长斟酌片刻,然后说:“那咱们就订十台纸绳机。王老,您看大约多少钱?”

王老工程师在心里核算之后,“一台至少二十万,机器就要二百万,再加上厂房,还有其他的,这一下投资不少啊!买回来之后,我还要根据你们的要求改装,这个我尽量给你们节省开支。”

李书记这时候建议,“咱们草帽厂还有一个大车间,能不能把机器放在那个车间?不需要另外申请工厂,阻力更小一些。”

“至于每台二十万的机器,咱们工厂这几个月赚的钱不少,咱们账上还有好几十万,咱几个月,应该够了。我们也是为了能够寻找更多客户,上面领导应该同意。”

蔡厂长点头,“行,这个办法不错,纸绳厂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也好管理。遇到问题,也好沟通。”

“既然你们觉得这样不错,等你们买机器的时候,来叫我一声,我跟你们一起去。”王老笑道,“帮你们长长眼,讲讲价。”

蔡厂长感谢,“多谢王老。”

“不用谢。”王姥爷笑道,“你们也是为了工厂的发展,现在草帽厂,快要五百人了,这可是五百个人的饭碗。把这个碗变成金饭碗,不容易。”

这话说到了蔡厂长和李书记的心坎里。

白舒兰也感慨颇深,全厂上下,斗志昂扬,奋发向上,劲往一处使,才有今天的成绩。

想要维持和发展,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迟宴陪着蔡厂长喝了两杯酒,就开始吃饭了。

晚上蔡厂长还有骑自行车,不能喝太多。

有蔡厂长和李书记处理纸绳制作的事情,白舒兰就轻松多了,不用担心以后后继无力。

\u0003\u0003\u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