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高嫁 > 第312章 热情的邻居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至于小宝,被放在客厅的围栏里,下面铺着地毯,里面还有很多玩具。

睡了一路的迟栋小朋友,此时精力旺盛。

手里拿着玩具,专心致志玩耍,根本不用大人操心。

白舒兰和迟宴开始收拾行李,带过来的东西衣服并不多,只有冬装。

等她时差倒过来之后,她去买布,自己做。

迟宴尽可能多做,让白舒兰稍作一些,少累一点。

等到一切收拾好,已经下午五点半了,外面暗了下来。

这是他们来到巴黎的第一晚。

午饭吃得好,晚饭只有一碗白米粥,配上李阿姨炒的西芹鸡蛋,大家吃得有滋有味。

果然,他们还是华国胃。

李阿姨下午在外面院子里逛了一圈,“现在天冷,等开春了,把我带过来的种子种下去,咱们就能吃到咱们老家的菜。”

白舒兰一愣,“李阿姨,您还带种子过来了?”

“带了,大白菜种子,黄瓜种子,还有丝瓜种子。”李阿姨回答,“你跟你爸说房子要求的时候,我听到了,专门买的种子带上。”

“怎么了?这场不给种啊?”

白舒兰挠头,“不是不给种,可能咱们带来的种子不适合这里种植。”

“等开春了,这里应该有卖适合当地种植的蔬菜种子,咱们去买种子。”

李阿姨笑笑,“我以为差不多呢,第一次出国,反正试试呗。反正我看到那么大的地,不种点东西,可惜了。”

王姥姥笑道:“我也觉得是,我看到有葡萄,等夏天的时候,看看味道好不好?”

“味道不好,咱们用来酿酒试试。”

王姥爷见她们聊得开心,笑了笑,“迟宴,等到天气暖和了,咱们去旧货市场,看有没有旧翻地机,买过来修修,就能用。”

“好,正好我也上上手。”迟宴回答,来到新的地方,并没有不适,反而都开始规划以后的美好生活。

熬到晚上六点半,大家直打哈欠,才各自回屋睡觉。

这里有尿不湿,让白舒兰惊喜。

晚上带着迟栋小朋友尿尿之后,直接穿上尿不湿,半夜不用起来把尿了。

大人能睡整夜的觉,小孩也能睡整夜的觉。

天亮了,外面的雪停了。

所有人经过一夜饱满的睡眠,精神恢复过来。

王姥姥和王姥爷正在楼下的客厅打太极,李阿姨正在做早饭。

大冰箱里和厨柜里,有很多食材。

李阿姨可以随意发挥,看到牛肉,今天早上就准备牛肉面。

有汤有面,吃着暖和。

迟宴和小周在四周跑步,顺便观察周围的环境。

回来之后,开始扫雪。

门口的厚厚积雪,做成了两个可爱的雪人,还有胡萝卜做鼻子,红辣椒做嘴巴。

周围的邻居,也纷纷看过来。

之前这个房子一直在装修,运过来很多东西。

现在主人家搬过来了,而且还是一个亚洲人。

看样子像是日本人!

本来大家对新来的邻居比较警惕,但看到门口的两个可爱的雪人,让大家不禁莞尔。

能堆出来这么可爱雪人的人家,能是坏人吗?

这就是周围邻居的真实想法。

对面的里奥打招呼,“你好,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

迟宴心里憋闷,但仍旧温文尔雅,“你好,是华国人,你可以教我迟。”

“对不起,我们这里很长时间没有华国人。”老约翰道歉,“迟,我叫里奥。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谢谢你,里奥。”迟宴感谢,“稍后,我们会做一些伴手礼,送给大家。”

“十分期待。”里奥感谢,继续扫雪。

这时候,其他邻居也跟迟宴打招呼,有上了年纪的,也有年轻人。

迟宴的法语说得很好,跟大家能够交流,很快就被邻居接纳。

有的邻居很热情,得知迟宴一家是从神秘的华国来的,带上礼物上门。

有的送了一束花。

有的送了一盘巧克力。

有的送了一盘糖果,饼干!

……

看到周围的邻居送来的东西,白舒兰颇为惊讶。

“刚才我听到你跟外面的邻居打招呼,没想到你人缘这么好。”

迟宴笑了笑,“可能是我长得比较帅。”

白舒兰挑了挑眉,摇头失笑,“你这人脸皮真厚,长得帅需要别人夸,哪有像你这样自卖自夸?”

“我这是足够自信,所以才敢自夸。”迟宴得意,“我们收了邻居们的礼物,是不是也该准备一些东西送给邻居呢?”

王姥姥建议,“以前我和你姥爷来巴黎留学,我们当时的一个房东老太太,就特别好。”

“她经常烤饼干,送给我们吃。之后我也尝试着做饭,等到会做包子之后,我就蒸了包子送给她。”

“那个老太太牙齿不太好,自从吃了我的包子之后,就爱上了。”

白舒兰听到这话,眼睛一亮,“那还等什么?大肉包子搞起来!”

“家里有很多牛肉和猪肉,正适合做包子。这可是李阿姨最拿手的,到时候一家四个包子。”

王姥姥点头赞成,“行啊,那就送包子,简单,而且对方也容易接受。”

李阿姨眉开眼笑,“那我现在就把肉拿出来,在水里浸泡,待会儿剁馅儿。”

“我还从老家带来一块老面,现在我就发面,让他们尝尝我们老北京的味道。”

李阿姨动作很快,把老面从抽屉里面拿出来碾成粉,然后放在温水里,又放了一些面粉。

一尺半的不锈钢盆里,整整半盆的面团。

上面盖上一层笼布,然后又盖了一层薄薄的毯子,放在壁炉的旁边。

接下来就交给时间和温度,等待着发酵的完成。

室内温暖,到了中午,面就发好了。

李阿姨找到了食用碱,来中和发面里的酸。

李阿姨一边和面,一边感慨,“舒兰,不得不说,你爸爸真的太贴心了,连这些东西都想到了。”

“厨房里的食材,更是齐全,够我们吃一个星期。下次见到你爸爸,我一定要夸夸他。”

白舒兰轻笑,“我听爸爸说,家里有老仆人,可能他安排人做的。我爸那个人只会画画,十指不沾阳春水,哪里懂这些?”

“不管是仆人帮他做的,当时他自己做的,这是他把你放在心尖尖上,才会准备这么充分。”

“当初吴家如果让你妈妈跟着白家少爷出国,或许你小时候就不用遭罪了,能过上锦衣玉食的大小姐生活。”

\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