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梦回大明之旅 > 第九十五章 曦曦,我来帮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五章 曦曦,我来帮你

当各国使臣基本上都得到了皇帝的祝福,以及封赏之后,这个花会也就宣布结束了。

当然,除了脸皮比较厚的倭寇们。

他们想要皇帝赐予一个岛屿来晾晒货物。

晾晒个屁,一个小小的地盘都不给!倭寇是什么,就是贼啊!他们,最终都要变成大明的子民。

而李曦曦她就在旁边和郑和聊着关于海上航行的一些事情,两个人都无比激动。

期间,他还看到太子朱高炽,每当皇帝给封赏的时候,那叫一个心疼,难受至极。

没办法,朱高炽和夏原吉是管钱的,这一大笔的都是支出啊。

只希望明年的时候,能够多点税款吧….…

……

初冬,寒霜落雪。

京城罕见的下雪了,街上的行人很少。

大家,基本上都在屋子里待着。

当然,对于皇帝来说,京城这边暖和多了,

顺天府那边才叫冷呢,风一吹,脸颊都是疼的,那才是真正的北国风光。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整合,大明日报的物流系统已经基本建立,李曦曦也开始宣传了起来。

大明日报不光可以买报纸了,还可以送家信,送货物,甚至可以送人,把你安全的从一个地方送到另外一个地方。

林书豪他认识许多在江湖上流浪的武林高手。所以很轻松就把这些人给收敛了过来。

顺便,朱瞻基还教了他们一些防身的武术。

有了这些傍身,走镖的时候就会安稳不少。

大明日报的火热,自然是赚到了不少的银子。

不过大明的商业税收还是不怎么完整,有些商人投机取巧,选择隐瞒税款。

看来,建立一套银行系统迫在眉睫。

要是有了银行系统,最起码可以让税收更加多,更加的准。

想要做到这些,还需要一套完整的运算体系。李曦曦知道,这需要任重而道远。

另外,随着大明日报的扩容,使得马匹也渐渐变得有些紧缺,想要快速发展,马儿从哪里来?

游牧地区的马匹,应该是最多的吧。

李曦曦由此想到了一个坏点子。

大明永乐十四年,也就是1416年,夏日。

水稻和小麦的成熟,让大明的财政日渐回暖,粮食产量直接翻了十倍!

十倍的粮食,国库可谓是十分充足。

许多地方欠的税粮也都补了回来。

粮食的发展,让大明的经济也开始野蛮增长起来。

这日,大明日报。

“在使用了新种子和新技术以后,我大明的粮食产量增加了十倍不止,家家各户都有了余粮。再者,朝廷将会下发新政策,严查官府和勋贵侵占田粮,如若发现,可直接上报,也可联系大明日报。”

“……”

奉天殿!

户部侍郎夏原吉报告着今年的粮食收成,以及国库收入。

“皇上,新种子和种植新技术的成熟,让我大明的各个府州县粮库充足,国库今年夏的收入增长十倍,皇孙实乃我大明之幸啊。”

不止夏原吉这么想,其余的各部官员也是如此。

钱粮上去了,国库充足了,那皇上想要干什么,也都游刃有余了。

朱棣笑盈盈的,他打心底里喜欢自己的这个李姑娘,还有点佩服他了。

感觉,他李曦曦是上天派下来成全他朱棣千古名君称号的。

这样到了地下,太祖,也就是他老爹应该不会说啥了吧。

他想着,到了地下,朱元璋看着朱棣,“老四啊,你篡了你大侄子的皇位!不羞耻吗?“

朱棣尴尬一笑,“爹,这是我的政绩,你看看。”

“好~好,老四,从小我就看你行,我其实是故意激你的,看看你有没有这份魄力。”

朱允炆,“哭戚戚……”

当朱棣还沉浸在这美梦当中时,忽然,朱瞻基走上前来,躬身道:“皇上,孙儿有一事启奏。”

“好圣孙,你说!”

朱瞻基看了看在场的这些大臣,喊道:“我大明国力昌盛,国库也比往年多了十倍有余。以后每一年,粮食产量都会上升,所以孙儿大胆恳求皇上。”

“提高官员的俸禄,小到衙差,大到尚书内阁,都要执行。”

“孙儿以为,朝中大臣之所以会贪污不止,是因为俸禄太少。孙儿还提议,降低宗室藩王的俸禄,如今粮食产量提升,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田地,自然可以自己种植,不至于饿死。”

“请皇上准允。”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大臣们都炸开了锅,谁也没想到皇孙朱瞻基如此大胆,敢这般行事。

但人家有这个资格,要不是因为他,国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粮食,这么多的税款?

且这还是为了各部的官员谋取福利,为何不能答应?

有人站出来当领头羊,他们求之不得。

因此,在这句话刚一说出来后,户部尚书夏原吉,工部尚书杨荣,立即响应,其余人也跟着跪在大殿。

所有大臣在这一刻,都想要一个结果。

朱棣一看,明白了,这是大臣们心中最想的一件事啊。

朱棣之前也考虑过,之所以没有答应,是害怕没钱。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国库有钱了,官员的俸禄自然是需要增加。

“好!准了,让户部和吏部共同拟定一个方案来,朕要看。”

“谢皇上!”

没办法,都这样了,还能不答应吗?

不过朱瞻李此刻却依旧跪在地上,“皇上,宗室藩王的俸禄必需降低!否则,这是一个无底洞,最终会反噬我大明江山。”

朱棣一怔。

他也想啊,宗室藩王的俸禄占了大明财政支出的一大部分。

可是取消了,万一藩王又造反了可怎么办?

朱瞻基看皇上犹豫不决的样子,明白了,他还是对藩王有些忌惮。

“皇上,藩王不足为虑,若是他们有二心。杀之!”

朱棣想了想,最终来了一句,“只能削减宗室藩王的俸禄十之一二,再多,他们就会不满了。”

“谢皇上。”

朱棣叹了一口气,“你可真是让爷爷为难啊。”

这句话,隐隐透露出了一丝不满。

朱瞻基也愣了一下,他还是太急躁了吗?

也对,是应该慢慢来。

“让宗人府和吏部户部,再一起写个折子上来,商议一下宗室和藩王的俸禄问题。”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