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邓芳萍揉好面,把面切成长条,再从一边卷起来,很快就有蜗牛壳的纹路了。

“有那意思了,舅妈,你怎么什么都会做!”楚榆惊奇道。

邓芳萍被她逗笑了,“这有什么难的?乡下女人哪有不会做饼的?不是我说,等你们这代年轻人长大了,很多做饼的手艺都要失传了,你看,就这样这样,再这样!简单吧?”

楚榆心说真是一点都不简单!

楚榆很佩服老一辈的女人,能吃苦能奉献,做饼、做饭、打扫卫生带娃一把抓,什么节气该吃什么,什么日子该做什么饭都一清二楚,还有那些个祭祀习俗,繁琐又难记,难为这一辈人能记得清清楚楚。

下一辈人就不行了,干啥啥不会,前世楚榆身边会烙饼、做面条、包包子的朋友真没几个,什么节气、祭祀习俗都给简化没了,逢年过节需要做点硬菜,全靠长辈的手艺撑着。

可以说,传统手艺是断层式的发展。

楚榆真心笑道:“舅妈,你真厉害!就是这饼里要是有点油就好了。”

邓芳萍一琢磨,“那得揉面的时候就加进去,我下次再试试。”

酥脆的小饼做好了,从中间切开,把卤好的猪腿肉和鸡蛋一起捞出来切碎,后院摘两根青椒,再拍点大蒜去油,咬一口,叫这香喷喷的猪腿肉馋的差点把舌头都吞下去!

芸芸和小江闻着香味进厨房了,俩人馋得口水都下来了。

“姐,你做什么好吃的了?”芸芸眼巴巴望着。

“姐,你是仙女吧?会赚钱还会做肉。”小江嘴甜道。

楚榆叫他们逗得一笑,她连做了十二个肉夹馍,又炒了青菜和茼蒿,别说孩子们,就是舒二舅进来,也叫今晚的菜色给馋到了,不仅是能吃肉了,重要的是这肉夹馍以前没吃过。

咬一口,啧啧!这肥瘦相间的猪腿肉配着大蒜,真叫一个香!

一家人吃得笑容满面,各个狼吞虎咽的,说话功夫都没有。

邓芳萍笑意满满:“这肉夹馍真好吃,又有肉又有饼,吃的真过瘾,咱们县城好像没见过谁家卖肉夹馍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楚榆有些讶异,偌大的荣泰县城竟然没有一家肉夹馍店?

印象中荣泰县城的包子饺子面食店倒是不少,肉夹馍店确实没见过,八十年代初,小吃种类屈指可数,不止荣泰县城,就是德阳市都见不着几家小吃店。

也不难理解,交通不方便,人口流动少,大部分人都没出过县城,想要把千里之外的小吃本土化,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者吃饱都成问题的年代,吃得好不是主流,很少有人愿意花钱打牙祭,百姓的诉求是便宜、管够。

肉夹馍价格虽然不便宜,可有肉有饼,卤汁往饼里一浇,那滋味真是千金难买。

要是在德阳市开一家肉夹馍店,肯定不愁客源。

不说赚的盆满钵满,可至少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楚榆琢磨着这想法的可行性。

隔壁的舒大舅一家也在吃饭。

舒建党闻着空气中的饭香,眉头越蹙越紧,“谁家吃肉了?怎么这么香?”

乖乖!这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把人肚子里的馋虫都给勾出来了!

舒建党自从盖房以来,一直节衣缩食过日子,偶尔买些西瓜和肉改善伙食,却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得起,距离上次吃肉也过了七八天,乡下人整天下地干活,肚子里没一点油水,闻着肉香,馋虫都要被勾出来了。

更何况最近天气热,干一天农活能要人半条命,可不就更想吃点肉补补?

这肉不知道怎么做的,也太香了点。

三女儿舒静馋坏了,“妈,咱家什么时候做肉吃?”

舒大嫂廖红梅骂道:“吃吃吃,就知道吃!看你长得跟肉似的!”

舒静垂着头眼泪都要下来了。

小儿子舒康吸吸鼻子,把筷子一扔撒泼:“妈,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廖红梅变脸似的,笑着哄:“康康乖,妈明天就给你买肉,买了肉就给你一个人吃。”

舒建党被儿子吵得烦,啪的一声放下饭碗。

廖红梅洗碗时,舒建党走进厨房,“我怎么觉得这香味是从隔壁飘来的呢?”

廖红梅噗嗤一声笑了,开什么玩笑,怎么可能是隔壁飘来的?

“这可是肉香!隔壁那穷鬼米面都吃不起,还带着你妹一家四个拖油瓶,哪来的钱吃肉!你想多了,我估摸着是东边赵家吃的,赵家男人最近在学开车,听说大车司机可赚钱了!”

舒建党也觉得是这么回事。

“不是我说,你妹真是不要脸,被男人休了还好意思回娘家丢人现眼,我要是她干脆一头撞死算了!”廖红梅刻薄道。

厨房响起刷锅声,舒建党没反驳,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女儿,未来怎么样一眼都能望得到头。

舒蕙是个受气包,这辈子没啥大出息了,楚榆姐妹三人也内向不爱说话,说不好听的,不像能干啥大事的,这辈子也就能待在农村,嫁人生子了。

舒建党寻思着未来也用不上她们,倒不如撕破脸,省得把四个拖油瓶带回家,拖累自己。

廖红梅又琢磨:“你那大外甥女虽然不讨喜,长的还挺俊,我老舅家小儿子还没结婚,不如让她嫁过去得了,省的跟她妈一起受苦。”

舒建党满脸不愉,廖红梅老舅家的小儿子是个傻子,他这个做大舅的要是敢做这种亲事,出去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楚榆回屋后把毛票子都掏出来,一千个鹌鹑蛋,二十个损耗,撇去成本,净赚二十八块八,买肉和面粉花了三块二毛钱,给小江几人六毛零花钱,连本带利还剩五十五块钱。

四天赚了五十五块 ,属实不算少了,照这进度,一个月能赚三百块,两年能展望万元户,过不了几年就能把京市五套房给买回来。

这次也不买居民楼了,要买就买四合院,买最贵的学区房和中心区别墅。

前世楚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在京市有很多住宅和办公大楼,每年光房租就有两个亿,专门雇了一个团队帮她收租,日常生活就是世界各地旅游,每个月飞回来一次跟员工对对账,对完账后继续飞出去到处玩。

活成这样不仅要有钱,还要赶上好时代。

楚榆感慨生意难做时,这位大姐就点根烟跟她吹牛,说小楚,你是没赶上好时代,往前四十年那生意是真好做,随便做点什么,钱都像流水一样进来。你问我是不是站在了风口上,我会告诉你,行行业业都是风口。像你这样有拼劲的年轻人,要是早生四十年,肯定混的比我好。

如今她真来到了这个处处是风口的年代,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