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88,草根的官场逆袭 > 第61章 雷声大雨点小的真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章 雷声大雨点小的真谛

俞承伟大刀阔斧,只分了三块,“我主要抓的就是党委和菜篮子工程以及乡里的工业工作,邱乡长负责政府全面工作,老张抓财政,其他人的分工暂时不变。”

这就比较强势了,除了油坊乡那几个榨油作坊能勉强算是工业的话,俞承伟抓的就是人事和财政,顺便把蔬菜大棚牢牢的控制在手里,好处全往自己兜里划拉了。

其他人都看向邱大力,但是让周倩等人意外的是,邱大力没有提出反对意见,颔首道:“我认为这样很好,蔬菜大棚现在是乡里的重中之重,由俞书记这个行家里手主抓再好不过,同志们,任务很重啊!年底之前要建成一百多个蔬菜大棚,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不是小事,这个任务我们一定要完成,否则就打脸了。”

散会之后,周倩等人都有些错愕,因为俞承伟这样干,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

在乡镇干工作的窍门是什么?可不是谁主抓谁说了算,而是要看具体的经办人。

比如说财政吧!明着是张友昌这个新来的副书记副乡长主管,但是指望张友昌一个人根本玩不转。

因为财政所的所长没变,还是邱大力的人。

再比如人事,中间还隔着一个主管党群的副书记阚威,具体的则是组织委员。

这些人不倒向俞承伟,帮衬俞承伟,俞承伟想动乡里的干部,那就是笑话了。

张友昌对此也非常不理解,散会之后就到了俞承伟的办公室,他这个副书记副乡长,怎么看都是光杆,这工作没法干啊!

“俞书记,我有点不明白,既然是调整分工,怎么不动干部?”

张友昌不认为俞承伟不明白这里面的关窍,光指挥没人干活,不行啊!

俞承伟笑了笑,“那你觉得怎么调整干部?油坊乡除了个别的,有咱们现在能指挥的动的人吗?”

张友昌语塞,他和俞承伟都是外来的,俞承伟比他还强一点,本身是油坊乡俞家村的人。

外来的和尚未必好念经,再怎么调整,不熟悉情况没准提拔的还是邱大力的人,得不偿失。

“你看啊!我是菜篮子办公室的主任,现在乡里的头等大事是蔬菜大棚,资金肯定是要从办公室拨下去的,只要牢牢抓住这一点,你还不愁没人用啊!”

张友昌一点就透,明白这就是所谓的抓大放小,油坊乡眼下最能出成绩的就是蔬菜大棚,而这一块邱大力想插手也插不进来。

分润点功劳可以,想拿大头,别说他,俞承伟也不能答应。

俞承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搞了个雷声大雨点小的分工调整,当即对张友昌耳提面命,凡是涉及到蔬菜大棚的事项,必须要他们俩签字才做数,其他人就不用鸟了。

下午的时候,党政办主任黄琬珍给俞承伟送来了宿舍的钥匙,车钥匙,乡里的车还是老吉普,俞承伟开的倒也顺手。

“俞书记,您看通讯员是不是现在就安排一个?”黄琬珍说的通讯员,其实就是秘书的角色。

对于官鼎现在和自己相吸的黄琬珍,俞承伟当然要拉拢,“黄主任看着安排吧!最好是年轻一点的,我肯定是要经常去村里,尤其是天河村,年纪大的跑不动还辛苦。”

黄琬珍见俞承伟如此说,脸上的笑容更如盛开的鲜花,“那就让小李当俞书记的通讯员吧!他二十出头身强力壮的,还是中专毕业,和俞书记在一起也有话说。”

通过一个人事安排,俞承伟和黄琬珍大概都感觉到了彼此示好的意思,俞承伟就问了问油坊乡的大概情况。

黄琬珍作为党政办主任消息四通八达,二十来分钟就把油坊乡的方方面面介绍了一遍,末了黄琬珍说道:“我爱人在县里小车班当司机,给赵副书记开车,没少听赵副书记夸俞书记你呢!”

俞承伟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他刚来黄琬珍就主动投靠,原来还有这层关系在。

他跟赵刚的关系自认比跟黄明亮和齐畅来的近,仅次于许利国,看来赵刚也是有心人啊!肯定拿话点过黄琬珍的爱人了。

“那还真不是外人,等哪天有时间,咱们一起吃顿饭,好好认识一下。”

至于副书记马廷,俞承伟知道马廷的根脚,和常务副县长石光是连桥,肯定也是听石光说了些什么,又或者在油坊乡被邱大力压着有点施展不开,这才或明或暗的贴靠过来。

俞承伟和马廷聊了一会,就再也没人登门了。

估计乡里的干部都想看看风向,既不想得罪邱大力,也不想让新来的俞承伟记恨,暂时做个泥塑和尚最为妥当。

俞承伟下午就开车回了俞家村,估计是俞剑瓴回来说了什么,好几十人都拥在了俞承伟家里,七嘴八舌的问好。

本乡本土的最重视这个,是亲三分向,自家人出了个乡里的书记还正管他们村,那走出去腰板也直溜。

还有人是奔着蔬菜大棚来的,俞剑瓴第一个开口发问,“老叔,这次县里给出钱盖大棚,咱们村能捞到几个?最少得十个保底吧?”

其他人一听也来劲了,不是大侄子就是三大爷的,都想从中捞点甜头和好处。

而且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谁让俞承伟是油坊乡的书记了,不向着俞家村的人还能向着外人吗?

俞承伟就怕这个,所以第一时间回村里跟亲戚邻居聊一聊,除了他规划中的想让俞家村发展方便面产业之外,也是不想让人挑出毛病来。

真要是在俞家村盖几栋大棚,不知道会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呢!

“剑瓴,你就别跟着鼓噪了,大家也静一静,听我说几句,这个蔬菜大棚肯定不能建在咱们村,因为什么呢?还是交通不便利,我准备把后面的蔬菜大棚都建在天河村,天河村紧挨着国道,物资进出便利……”

“老疙瘩,这好事儿怎么不能留在咱们村?你可是咱们俞家村的人,胳膊肘不能往外拐,我都听凤凰村和天河村的人说了,一栋蔬菜大棚就能赚不少钱呢!这钱不能让别人挣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