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88,草根的官场逆袭 > 第102章 走不远也是有原因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章 走不远也是有原因的

当聊到凌秀波的时候,俞承伟心中一动。

“袁副市长,秀波想在京城办一个零售企业,销售家电类的商品,不知道京城方面有没有什么优惠政策?”

袁致农愣了一下,觉得俞承伟有点不太懂事。

卖家电,也不至于跟他开口,那能是多大的买卖,他这个副市长开口了,等于大炮打蚊子啊!

俞承伟察言观色,猜到袁致农可能想差了。

“是这样的,秀波在香港的投资公司,非常看到未来的家电市场,而京城又是首都,象征意义更大,所以准备投资五千万开设十几个门店……”

这话一说,袁家人全都愣住了,显然是没想到投资会这么大。

就连一直傲气十足的袁田也都重新打量着凌秀波,下意识问道:“五千万港币吗?”

“是的,先期暂时准备投资这么多,后继如果辐射到津港,可能会追加投资。”

袁致农微微点头,心中重新评估了一下凌秀波的实力。

五千万港币的投资,已经不是小数目,又是港资,名目上更好听。

“这件事我帮忙协调一下吧!”

袁致农并不分管经济,但他牵线搭桥完全可以进行资源置换,今年下半年的大会,他也可以谋求一个相对更好的位置。

袁田的话就比较多了,有旁敲侧击探寻鑫晟公司根底的意思。

凌秀波早已不是吴下阿蒙,三言两语应付过去,却也让袁家人知道鑫晟公司实力雄厚,资产超十亿,反正听着就很唬人。

这顿饭吃的先抑后扬,最终其乐融融,袁媛则逃也似的以送俞承伟和凌秀波的名义跟着离开了家门,出门就长出了一口气。

“波姐,你真的有那么多钱啊?”袁媛好奇的问道。

凌秀波意味深长的瞥了俞承伟一眼,“有又怎么样,也不是我的,大财主在这呢!”

袁媛诧异的看了看俞承伟,“你哪来的这么多钱?小柔说你做方便面,绕地球一圈的方便面,也卖不了这么多钱吧?”

这话有点交浅言深,但也可以侧面反映袁媛是没什么心机的人,否则绝不能这么问。

俞承伟笑道:“机缘巧合而已,从隔壁老大哥那借的,小柔知道,到时候得还呢!那可是几十亿上百亿卢布的外债呢!”

一想到卢布的走势,俞承伟心中也忍不住得意,他算是赶上了一波肥的机会,否则想要攫取如此多的财富,绝无可能。

“原来是打肿脸充胖子,借的啊!”

袁媛对经济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随后拿出大哥大,当着俞承伟和凌秀波的面说瞎话,只说凌秀波要请她喝茶,晚一点回去之类。

挂断电话,袁媛朝凌秀波吐了吐舌头。

“我不愿意回去,家里太压抑了,总感觉我是抱来的孩子,不像他们亲生的。”

俞承伟略微了解,一顿饭其实已经能看出些许问题。

无论是袁致农还是袁田,都是很现实的那种人,看来袁致农走的没多远不是没有内在原因的。

“那就去喝一杯吧!刚才的菜还是挺咸的。”凌秀波顺着袁媛的话茬说道。

俞承伟微微蹙眉,他可不想多跟袁媛接触,隐约也觉察到凌秀波目的不纯。

但是跟袁媛打好关系,也有利于凌秀波在京城打开局面,无论如何,袁致农的面子现在还是很好使的。

“你们去吧!我有点累了,先回去休息。”

俞承伟没休息成,他刚回宾馆,魏晴柔就杀了过来,一脸苦恼道:“我又被抓了壮丁,你跟我爷爷,跟弘老爷子说的那些,要形成一个文章,我哪能记得住,你快跟我叨咕叨咕。”

魏晴柔的政治敏感性还是差了一些,俞承伟则嗅出了门道,卢廷箴老爷子这是打算酬功吗?

老大哥倒下的文章没能发表出来,关于海湾战争那种新形势下的战争改变的分析可以见报了?

机会俞承伟当然不会放过,当即用心的给魏晴柔口述。

有些魏晴柔不懂的名词他也要解释细致,免得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这篇文章很快就见报了,而且没有再挂魏晴柔的名字,刊载在子弟兵日报上。

文章结尾的编者按上,则详细的介绍了俞承伟的身份,让拿到报纸的俞承伟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却又琢磨不透。

凌秀波的投资事宜进展的非常快,有袁致农打招呼,框架很快立了起来。

前期的筹备是十个门店一起开业,进口家电从香港转口,国产的则借助港资的名头去和各个家电企业谈。

林家瑞则被抓了壮丁,来京城负责具体的运营。

俞承伟的又在京城呆了一个星期,正准备返回宁西的时候,魏晴柔打来电话,让他去四合院吃顿饭,卢老爷子点名让他去。

再临四合院,当俞承伟看到坐在卢廷箴面前谈笑风生的那个人,心脏几乎骤停。

因为那张脸实在有些熟悉,当然是他上辈子见惯的脸孔,徐远山。

脑海中浮现徐远山的履历,俞承伟隐约记得此时的徐远山即将跻身副省级干部,而未来的前程,那自然是不可说的。

除了徐远山,俞承伟稍后才看到坐在卢廷箴身边的也是大佬,徐远山的父亲徐伯培,再加上弘老爷子,他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圈子,和春天不太一样的圈子。

“小俞来了,过来过来,我给你介绍介绍。”卢廷箴笑着朝俞承伟招手,并且把俞承伟介绍给徐伯培父子。

俞承伟近距离打量徐远山,此时的徐远山还不到四十岁,看着更年轻,说实话心里非常激动,不亚于第一次见到卢廷箴等老一辈大佬。

徐伯培笑容慈祥,“你就是那个写海湾战争分析的俞承伟?小伙子真年轻啊!”

弘老爷子笑道:“别看小俞年轻,很踏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干上来的,我听我家小子说,小俞没少吃苦,倒是和远山有点相似,都是从村镇出来的。”

勤务员这时端来了茶水,俞承伟赶紧上前接过来,一一给大佬们倒茶。

“老爷子谬赞了,我家里就是农民,只是熟悉农村的情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