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88,草根的官场逆袭 > 第221章 铁路专线变运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俞承伟这是摸准了一些李爱民的脉搏,李爱民闻听大喜。

“这个不错,让市民们休闲也有个好去处,行,到时候我去写几个字。”

李爱民拍板签字之后,二钢和新日制钢厂的合资事宜走上快车道,因为是双方各占一半的股份,二钢不足的部分,有市里划拨了一大片工业用地弥补。

所以合资公司的治理框架是一块招牌两套人马,中日双方都有一个运营管理体系。

至于今后怎么磨合,股份制的董事会怎么改,是在哪上市等等,谈判的时候留下了一个三年的缓冲期。

既然逐渐了解了李爱民的性格和做派,俞承伟把合资公司成立的节目弄的非常盛大,并且由李爱民主持,还托了魏晴柔的关系请回来一个知名的主持人,据说可能还会在央视播出,这一记可是把李爱民拍的舒舒服服。

俞承伟把这一摊甩给叶世宽和李爱民,他本人则在场地露了一面就去了临渠县。

经过李茉等县委班子成员的努力,临渠港口的设计规划已经出图,并且得到了专家组的验收,现在就等着铺钱建设了。

俞承伟对这方面不熟,但是他懂得看报告,再加上之前设置的条条框框,都是能具体到人的,谁签字是要负责人的。

李茉看到俞承伟一份份的审核,还以为俞承伟觉得花钱太多了。

“俞市长,这些前期的论证和规划,差不多花费了一千多万,主要还是俞市长说的,要把临渠县当成港口来整体规划,这就涉及到了城市规划,甚至还有防备海潮和内涝的设计,花费的就比较多。”

俞承伟摆摆手,“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前期论证和规划不到位,到时候路面变成拉链,城区变成泽国,那才叫惹人笑话,这些东西都要封存好,咱们不说百年,起码也得五十年之内经得起检验,建设开始之后,也得把这一条贯彻到位,所有建筑,不能用个十年二十年就趴窝了,出了事,那是要追究一辈子的。”

俞承伟翻到最后一个文件,是建设临渠县到绩水市铁路货运的申请,要铺设一条专线铁路。

对此俞承伟不看好,交通部那边都被打回了几次,铁道部就好跑了?所以这份申请完全没有必要。

对于李茉,俞承伟比较看重,他把绩水市的地图拿来,用笔在绩水河上划了一道。

“建设铁路的费用太大了,还不如发挥绩水河的优势,开凿一条运河,不用太长,只要抵达临渠县即可,剩下的那片区域,全都炸掉,作为港口的堆场储备用地。”

这个思路是李茉等人之前没有想到的,既然把临渠县作为全区域都是港口的城市建设,那就不存在短途运输的问题。

而且一条小型运河的修筑费用,明显会比修筑铁路专线来的省钱。

俞承伟最后在文件上签字,作为绩水市城投公司的一支笔,他签字了,城投公司才会放款建设。

看到俞承伟签字,李茉等临渠县的领导们无不欢欣雀跃。

俞承伟最后把李茉留下来,“李书记,有件事我跟你通个气,我准备推荐你出任绩水市的市委常委,当然了,能不能成还不知道,就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李茉的确没想到,本以为临渠县被绩水市代管,即便有重大投资项目,临渠县的原班人马也会是后娘养的,很快就会被摘桃子,没想到俞承伟却说要推荐她进入绩水市常委。

“俞市长,您放心,我一定会把港口建设抓好,整个临渠县县委班子绝对是有战斗力的,请俞市长放心,请组织放心。”

俞承伟很满意李茉的表态,只要把李茉推进绩水市常委,那么临渠县和港口这一块,再加上城投公司的作用,谁也别想从他手里摘桃子。

对于奠基仪式,俞承伟另有安排,作为投资几十亿的项目,不请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出席怎么行。

所以他吩咐了李茉几句之后,带着张雪花直接去了久昌。

时隔半年回来,俞承伟发现久昌市没什么明显的变化,直到路过科技孵化园区,才有些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

张雪花在其父张晓峰的教导下,越来越像是一个合格的秘书了,早就做过功课。

“俞市长,这是您在久昌市担任常务副市长时期抓的项目吧?规模很大,又是高科技园区,将来一定大有可为。”

“还缺一个真正主导的高科技企业进驻,希望久昌市现在的班子能想到办法吧!”

俞承伟听凌秀波说过,准备在久昌市建设智能手机的生产基地,但是被他否决了,因为久昌市不具备那样的条件。

更适合久昌市的还是大化工类的项目,李爱民在绩水市把化工厂迁走,其实是帮衬了梅连成。

只要那家化工厂落户在久昌市,和科技孵化园结合,可以延伸出一条涵盖医药制药,新材料等等完善的产业链。

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俞承伟看见了只是想想而已。

驱车来到省委省政府,俞承伟准备先去见齐万路,他是市长,齐万路是省长,正管对接。

而齐万路作为陆鼎夫现在倚重的人,在调整绩水市常委人数上也有很大的话语权。

半年没见齐万路,俞承伟发现齐万路的气势渐渐养了出来,和在久昌市当书记的时候差别非常大。

齐万路朝俞承伟摆摆手示意俞承伟自己坐,他正在讲电话,讲了足足十多分钟才挂断,然后笑着让秘书给倒了茶。

“承伟,我就知道你是个干事的材料,才去了绩水市大半年,就搞出了那么大的动静,筹资百亿建设新港口,魄力十足啊!”

俞承伟赶紧谦虚几句,“省长可别夸我,我容易飘,不搞大动静不行,绩水市缺少支柱产业,化工厂又迁走了,不抓紧把钢铁行业扶持起来,绩水市的发展就困难了。”

齐万路执掌一省的经济运行后,愈发觉得俞承伟在经济方面的才能十分突出。

他也不管俞承伟来此的目的,先向俞承伟请教了城投公司的运作模式,看看能不能复制到其他地市。

全省上下都缺发展资金,如果能自筹一部分,那就解决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