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88,草根的官场逆袭 > 第323章 摈除派系藩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剑笙他们都睡了?”

俞承伟看着穿着睡衣,高大丰壮的张雪花,忍不住回味刚才张雪花的妙处。

“嗯!今天疯了一天,我怕他们晚上蹬被子,北方这个时候早晚挺凉的。”

张雪花和俞承伟相处的时间,这两年不多,刚才逮到机会总算吃了个够。

“你的工作调动安排好了?”俞承伟往床里挪了挪,让张雪花躺下。

“已经走完了组织程序,这次去许州担任副书记市长,你可别给我小鞋穿啊!”

张雪花躺下,看到俞承伟很自然的搂住自己,嗔怪道。

张雪花在部委干了两年,现在级别上已经上到正厅,这次下去担任的许州市长,就在江南省治下,俩人又成了上下级。

“许州的工作可不好干,我还以为你能去特区呢!徐州搁古代是四战之地,其实放到现在就是交通便利的意思,除此之外,很多发展潜力不如江南。”

“你不是跟我说,越是这样,越容易出成绩吗!我看了你最近在内参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像许州这样位于东部又不靠海的城市,发展要面临挑战,我在发展和改革部门呆了几年,也有些心得,想试试看。”

“稳一点,不要太激进,也别像被我刚刚处理不久的卖卖书记,不能被舆论和既得利益者裹挟左右了。”

俞承伟不是不相信张雪花的工作能力,而是进入一四年,既得利益者的势力很大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

俞承伟和张雪花是一起返回江南省的,但是在许州分开,张雪花由组织部干部二局的同志送去上任,而俞承伟一回到金陵,就得知今年登陆国内的第一号台风,会在几天后在金陵附近登陆,防汛救灾工作成了全省最近的大事。

金陵估计会被台风尾扫到,江南省更南部的一些地址遭受自然灾害的概率很大。

俞承伟和管南生商量了一下,俞承伟觉得管南生毕竟年纪大了,让管南生留守金陵负责统筹,他则前往南部的地市坐镇。

俞承伟在工作中,还没遭遇过台风这种自然灾害,但是他在久昌市的时候有应对洪涝灾害的经验。

坐镇地方后密集部署工作,每每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举措,地方上的领导顿时又提高了几分小心,不敢在某些细节打马虎眼。

瞿耘把省气象台和国家气象台的第一手消息告诉俞承伟,“书记,这次的超强台风,登陆的时候,中心风力很可能达到十五级,沿海的两个地市防汛防灾的压力非常大,按照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意见……”

俞承伟看过报告,“还不够,立即传达我的命令,这两个地市停工停产停学,首先要务必保证人员的安全,尤其是奋战在第一线的同志们,必须加强人身安全的防护。”

俞承伟看过这两年关于台风灾害的记录,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人员伤亡,他觉得人才是最宝贵的东西,所以进行了更大力度的保障。

“哈妮秘书长去了晏台县,那里非常容易发生海水倒灌的灾害,我现在就通知哈妮秘书长带人撤回来。”

俞承伟叫住要离去的瞿耘,“不止是他们,把沿海的群众也进行转移,江南省应对台风的经验,是不如申城和浙东以及南方省份的,多做些准备没坏处。”

检查了一下卫星电话后,俞承伟让王玄开车把他送到了临时防汛指挥部,准备在灾害到来之前再进行一次工作部署。

作为北方内陆省份长大的人,俞承伟看到台风登陆时候的景象,头皮都有点发紧。

天地自然之威,浩大如斯,人类在这样的灾害面前,还是显得太渺小了。

一天一夜的时间,俞承伟都在指挥部里坐镇,通过电话统筹指挥防灾出现的问题,当超强台风减弱为热带气旋逐渐移出江南省,他第一时间去台风肆虐严重的地区进行慰问走访。

得益于俞承伟的提前部署,大力度的举措,这次台风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是受伤的人不少,很多人还是舍命不舍财,但是等危险真正降临的时候,才知道后怕。

俞承伟在视察的时候,对哈妮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因为哈妮为了转移群众,胳膊骨裂了。

哈妮笑着浑然不当回事,“俞书记,我都想起当年你带着我们抗洪了,转移群众的难度您还不知道?我亲临一线是不行的,而且现在的基层同志们比我们那个时候还辛苦,做思想工作,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你呀!还当自己是县长呢?你现在是秘书长,要做的是领导工作。”

俞承伟没给哈妮好脸色,一个好领导有时候需要的不是做具体的工作,否则哪还有将和兵的区别。

人员没有死亡,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小,事后统计,有几十亿元的损失,让俞承伟都感觉心疼,觉得沿海地区经济虽然发达,但是这样的灾害每年都有还不止一次,真糟心啊!

这一年,光是防台防灾,俞承伟就经历了三次,为此还特意请来了气象方面的专家给全省的干部们上课,系统性的再次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总结经验教训。

十月末,俞承伟去京城参加次高级的会议,这次在会上,徐远山进行了情况说明,握枪的另一个退下去的大老虎被揪了出来。

至此,当年那张很有讽刺意味的老虎环伺的照片,基本上被肃清了,勉强扫清了徐远山在握枪方面的障碍。

当然这次引起的反弹不小,很多老同志纷纷找上徐远山,让徐远山心情不是太好,特别是他属意的副手人选,在安排的时候遭到了阻击。

俞承伟对此无能为力,惯性有时候是很可怕的,他能做的就是安慰徐远山不要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副手不称心,可以从中坚入手,比如顾鹏飞这边,会全力配合徐远山进行改革。

徐远山从在地方开始,就一直兼任着政委,徐老爷子当年麾下也有一些人没有转业,并且和几个开国将星的子女关系甚好。

在俞承伟打配合之下,总算卡住了几个中坚关键位置。

入主中枢两年,徐远山感觉到工作不是那么好开展,国家这么大的一摊子,谁也不知道哪里会出现问题,还要以高屋建瓴的眼光和魄力进行战略上的部署,说实话,很累很累。

“承伟,你看看我,这两年的头发白了多少,我这要是不染发,耳鬓都是全白的。”

俞承伟能感受到徐远山那种时不我待的急迫,因为徐远山是真的想干出一番成绩,向老一辈的同志们交出满意的答卷。

最近很多人私下都说徐远山在弄模仿秀,模仿谁不言而喻,可俞承伟觉得,不这样还真不行,挖骨疗毒,正当其时也。

“我倒是还好,就是感觉有时候也力不从心,工作上千头万绪,想要找到抓手把工作抓起来,还得挖空心思才行,不过最近大局面很好,上上下下的心气也被你调动起来了,抓住这股势头,未来可期。”

徐远山知道俞承伟不是恭维自己拍马屁,俞承伟也用不到如此,反而是他对俞承伟多有倚重之处,有时候觉得和俞承伟这样的相处模式很好,俞承伟不算他的核心班底,却能在一旁帮衬他,替他拾遗补缺,非常的舒服。

“你提前的部署很不错,旬波那边几次想要放开金融方面的改革,都被老晃给顶回去了,但是不放开的话,发展还是有些乏力的。”

俞承伟点点头,“的确如此,尤其是咱们没有世界铸币权,所以只能在生产税上下点功夫,把剪刀差用在全世界,至于金融方面,我觉得还是要安全第一,不止是国家的安全,老百姓口袋的安全也不能忽略了,真的来一个全民超前消费和金融投资,出了问题就是大雷。”

对于这方面,俞承伟很有发言权,毕竟在宁西和延林发生的两次重大的集资诈骗案,他都全程参与了解决,那时候还是九十年代。

可他觉得所谓庞氏骗局,内核其实都一样,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外衣也发生了改变而已,所欲集资这种事情,高息骗局等等,他抓的非常狠,还在立法上推动,务必要给某些人上紧紧箍咒。

毕竟他穿越之前,接二连三的雷,那是爆的一个响,既然有事先防御的措施,肯定要一堵到底。

徐远山认同俞承伟的说法,他也觉得还是实业更靠谱,金融方面如果放开搞活,只会肥了一小撮人,还有可能造成天量资金的空转。

徐远山这次跟俞承伟谈话,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和话题要谈,“老管眼看着就要退下去了,江南省的人事,你有什么意见吗?”

俞承伟正色了不少,江南省的省长,他当然希望来个合意的,工作起来也顺心,不过听徐远山的话茬,是有人选安排,“我想要和合适的搭档,最好是理念跟我近似一些。”

徐远山听出俞承伟这话很委婉了,点点头,不再提自己的人选,“那你推荐一下吧!到时候在会议室通过就是了。”

对江南省副书记省长的人选,俞承伟也考虑过,甚至首先把本派系的人员排除了,也不怕让徐远山不高兴而选择接受徐远山的人,他首先看重的还是能力和水平,所以哪怕不是本派系的人,也愿意考虑并且接受。

回到京城的住处,俞承伟沉思良久,最后选择推荐林正,林正现在的职务算是身在部委,是海关的领导,较真的说,应该算是前副总的人,毕竟当过前副总的秘书。

最近已经有说法,说秘书和能源系是重灾区,元康宁和陆鼎夫身边的人落马基本上都出自这两个系统,但不可否认的是,当过领导秘书,还在基层锻炼过,能力和水平肯定差不了,否则也不会出头,早就被挤兑去坐冷板凳了。

但俞承伟还是觉得应该提前跟林正谈谈,更深入了解一些林正的想法和理念,毕竟只看后来林正的表现,虽然契合他的理念,但人能不能合得来还是另说。

所以俞承伟把前副总老曾给请了出来,通过曾老约了林正,曾老已经退了下去,影响力犹在,和洪老总的关系那是人尽皆知。

曾老一听俞承伟的话音,就知道俞承伟想干什么,对此非常欣赏,觉得俞承伟能摈除派系藩篱的举动值得肯定。

林正也没想到,俞承伟会有意推荐他出任江南省的副书记和省长,心里不激动那是假的,但对于和俞承伟搭班子,也有些顾虑,俞承伟还是非常强势的,在这样强势的一把手底下干事,有时候可没那么舒服。

曾老能不了解自己的前秘书?

“林正,承伟就在这,你不要有什么顾虑,坐下交流交流,鞋子合不合脚,可以先试试嘛!”

俞承伟觉得曾老的比喻很有趣,主动打开话匣子道:“说的对头,我去年的时候,在江南省视察过海关的工作,这种垂直管理因素比较大的部门,门道很多,正要向林正同志请教。”

林正很折服俞承伟的气度,给人的感觉如沐春风,随着话题的深入,很快就谈到了彼此都感兴趣的部分。

尤其是俞承伟的一些想法,他都赞同,有些甚至是他考虑的不是那么周详的地方。

曾老见俞承伟和林正相谈甚欢,知道林正的推荐应该稳了,再说他也会使使劲,只要林正上了江南省的副书记省长,上升通道一下子就活了,对他本派系来说,非常重要。

民主集中制就是这样,有时候还是要团结大多数同志才能把事情办好,只顾着吃独食,那没什么发展前途。

曾老觉得这一点俞承伟甚至比徐远山强了一筹,想起洪老总跟他私下谈过的话题,微微颔首,觉得他能活到那个岁数的话,可以推俞承伟一把。

这边协调好了林正,俞承伟还得跟管南生勾兑勾兑,毕竟管南生肯定也有念想,简国良现在卡的位置,其实也是奔这省长使劲的,这很考虑他的运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