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到了正月十一这一天,整个临水村又再次沸腾了起来。

今天是林桂芳选好的家具进屋的好日子。虽然这年头看个黄道吉日都会被说成封建迷信,但乡下人还是信奉几千年传下来的文化习俗。有什么大事都会比较讲究,生怕触犯了某些禁忌。

所以在太阳最热烈的正午时分,人们刚刚下工的时候,就看到了从刘木匠家里抬出一连串的家具。

一个大衣柜,一口箱子,一张八仙桌和四把椅子,还有一个大浴桶。

虽然人们常说这年代结婚都时兴三十六条腿,但真舍得这么做的也没有几个。乡下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好些人看见这些都议论纷纷,大队长家为了宋老四娶媳妇真是下了重本了。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但也没人再像那几个挑猪粪的敢明目张胆说风凉话。

有适龄女儿的人家也很是后悔,早知道在舒知青没来之前,不,在宋明景还在当兵的时候,就应该让两家先定个亲,要不然现在工人女婿就是自家的了,现在别人羡慕的对象也是自家女儿了。

“大家小心一点,不要磕了碰了。”

林桂芳站在大门前,看到运家具的板车到了,连忙嘱托帮忙搬家具的人。

这家具入宅,最忌讳的就是磕磕碰碰了,林桂芳格外注意着。

“您老就放心吧,出门前我爹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轻手轻脚,不能磕着碰着,我们早就牢记在心里了。”刘师傅的大儿子笑着说道。

林桂芳闻言微笑着点点头,“那就麻溜地。”

“好勒。”

林桂芳就站在宋明景的房门前,每件家具进屋,她都要拿着干净的新扫帚在上面扫一下,然后摆放在早就选好了位置上,一点都不显得凌乱。

“老婆子,你这也太讲究了。”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赞同的眼神怎么也掩藏不住。

林桂芳可不管他是个什么想法,“哪有讲不讲究的,不就图个吉利?”

宋建设乐呵呵地不住点头。

动静有点大,孙红和杨丽早就站在了院子里,张头往这边看。

宋大娘早就打过了招呼,让两兄弟到时候帮忙搬东西,所以孙红和杨丽早就知道了,今天要搬东西进来,但是没想到有这么多。

“大嫂,你说,我们两个是不是加起来都比不上那女人?”杨丽心里有些不舒服,这区别对待也太明显了。家具是一方面,爹娘的态度也大不一样。不说以前每次舒之晴过来吃饭,好菜好肉招待着,手指都不需要动一下饭就到了她面前,娘还每次把好吃的都夹给她,连她几个大孙子都得排到后面。她以前呢?

她以前过来这边做客的时候,那是拼了命想表现,做饭洗碗那是样样不落。她娘的原话就是:哪家婆母不喜欢吃得少干得多眼里有活计的儿媳妇,你不表现你的勤劳能干,别人家里能看得上你?人家难道是想娶个祖宗回去供着吗?

她以前一直觉得她娘说得对,因为其他人也都是这样做的,至少在舒之晴之前,这条村子所有嫁进来的女人都一样。

可是,为什么现在就有人不一样了呢?

她想不明白。

孙红也想不明白。

明明自己才是长媳,还生了宋家的长孙,三个儿子,说出去谁家不羡慕,可是她也没有因为三个儿子而受到婆婆的另眼相待。

有些事情,难道一开始就决定了?

如果林桂芳知道这两人心里想法,只会翻一个大大的白眼。

当时娶第一个儿媳妇的时候,他们如何不上心?当时都紧张的整宿睡不着觉,生怕哪里出了差错。只不过当时家里条件确实一般,但是已经是竭尽所能给到最好的了。

当时彩礼八十八块,都可以娶两个媳妇了,但他们为了自己的儿子,还是咬咬牙省吃俭用拿了出来,六七年的八十八块,那真的说是血汗钱都不为过。

为了对两个儿子一视同仁,尽管当时老三的外家那边没有什么陪嫁,他们彩礼也没少给,这么多年他们一家人都在地里刨食,一年能存上几个钱?两个儿子先后成婚,家里实在是捉襟见肘。

后面有了孩子,住不下。没办法,要见房子,也是用老四寄回来的津贴,几个小孩也一视同仁,从来不区别对待。每年寄回来的东西,她也都平均都出去了。

怎么都不看看,别人都穿着布丁贴补丁的衣服,而她们为什么衣服穿的比别人新比别人好?

以前是老四一人供三家,她都不知道亏欠了多少。现在老四年纪这么大,好不容易娶个媳妇,她不帮着点,心里怎么过意得去?

幸好,林桂芳没听到。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太阳早早开始爬上天空,照在人身上暖和和的,风也温柔了许多。

宋明景一大早就从县里回来了。

林桂芳见他身上还带着寒气,有些心疼地往他衣服拍了拍,“又不是今天结婚,你这么赶早回来干嘛?要是生病了,还不是得不偿失?”

“我睡不着。”一想到今天要给晴晴送彩礼,明天就是结婚的日子了,他紧张得在床上翻来覆去。

林桂芳见他这样说,也就没再开口。

宋明景把后座上的大包裹拿了下来,停好自行车就提回了房间。

一进门,就看到崭新的家具有序地摆放好。

“我就按你的意思,交代刘师傅简单上了层清漆,保留木头原来的颜色,没想到还挺好看的。”宋大娘满意地看着房间里颜色统一的木家具。

宋明景沉声道,“谢谢爹娘。”

“诶,你这孩子,这有什么值当谢来谢去的,你再这样,我跟你爹可生气了。”

两人就着结婚的事情又交流了一次。

“现在还早,等下媒婆上门,我们十一点就过去知青院。之前给了一百给晴晴置办东西,还有些票。现在还剩五百块钱,明天酒席我们预留了一百出来,所以彩礼这方面我们决定,公中出两百,你想再添多少自己做主。”

“好。”

他自己有钱,本来就没打算要爹娘的钱。

但宋建设和林桂芳怎么会同意?

这钱是他挣来的,结果人家结婚了,家里还不出钱,哪有这样的道理。

宋明景也没再说什么,反正以后爹娘需要钱,他再挣就是了。

林桂芳想到什么,突然又问道:“你明天骑着自行车去接晴晴?”

宋明景摇了摇头。

“明天我朋友开车过来,我坐他的车去接晴晴回来。”宋明景早就安排好了。

林桂芳惊讶一瞬,“那行,你有安排就好,我跟你爹也就不操心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