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什么?我在南亚当大明皇帝 > 第10章 帝国第一次大朝会(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章 帝国第一次大朝会(2)

朱辰铭思考片刻先是说道:“乾圣,乾者,天也,不过朕刚即位,何以能当得圣,不妥。

嘉佑二字,把整个帝国国运交由上天包佑,不妥不妥,帝国的命运,掌握在你我君臣手中,岂有一切靠天之说?”

朱辰铭说完自己不喜的两个年号后,旋即问向百官说道:“那众爱卿觉得,朕该在崇明和永熙之中选择哪个。”

聂阳辉拍了拍衣袖,出列说道:“陛下,臣认为永熙作为年号最为合理,永熙不仅有天下吉祥,百姓安康之意,亦包含了崇明所代表的崇尚明德之意,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朱辰铭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看来聂阳辉经过和自己的密谈,很清楚朕在意的是什么嘛。

不等其余大臣,朱辰铭直接说道:“既然如此,朕就选用永熙作为朕的年号。

下朝后,礼部将此消息通告全国,并通知与我大明建交的外邦。”

戈顺高声回道:“臣遵旨。”

随后便退回百官之中。

趁着这其中的间隔,朱辰铭打开系统将在场所有人扫了一眼,大部分人忠诚度都在60以上,只有少数几个在60以下,这些大臣朱辰铭自然会让锦衣卫挑出毛病之后把他们处理掉。

不要觉得60以上不算高,要知道现在的朱辰铭只是刚刚即位,百官对新帝有60的忠诚度已经足够说明其对皇帝的忠诚了。

不过朱辰铭还是要让几位天赋极高的大臣对自己的忠诚度最起码达到80以上。

朱辰铭自然不会在大朝会上直接拉拢,等退朝之后再把那几个人才都召到承政殿用爱感化他们一番。(斜嘴笑)

随后朱辰铭继续开口说道:“年号之事已定,众爱卿就不要再讨论了。下面就是本次大朝会第二件事,朕要组建大明皇家科学院。”

百官齐齐纳闷,怎么第一次朝会就要搞这个怎么劳什子科学院,帝国不是有一个物理数学科学院吗。

工部尚书方飞宇出列问道:“陛下,何为大明皇家科学院啊?”

朱辰铭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反问方飞宇道:“方爱卿,朕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现在帝国的各方面尖端技术有何是拿的出手的?”

方飞宇低头回道:“陛下,如今我大明在陶瓷方面技术是全球独一档,丝绸和茶叶产品也是冠绝全球。”

朱辰铭面露严肃,大声说道:“朕问问各位大臣,你们觉得,这些技术,能使大明强国乎?能使民富乎?

百姓从业于陶瓷,丝绸和茶叶业者占全国多少?有多少百姓能从中获利?”

不顾群臣惊愕的表情,朱辰铭转身示意王恩,王恩随机安排几个小太监将一幅巨图挂到太极殿中。

朱辰铭指着地图厉声说道:“如今大明外部危机四伏。

白象一直在我大明北方边境制造争端,我大明边境军民没有一天安稳日子。

朕自认为我大明士兵不弱于任何军队,但奈何那黑象白象都拿着毛熊和鹰酱的武器。

我大明士兵只能使用比他们落后的武器,朕每想到此便心痛不已。”

“朕不否认陶瓷丝绸茶叶对帝国做出的贡献,但是这等技术岂能使白象黑象对帝国和平吗?”

“所以,为了不让大明继续被那些狼豺欺辱,为了让大明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朕决心组建大明皇家科学院,皇家科学院组建后,将负责各种方面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农业,工业,军事武器以及高端科技。”

方飞宇听到朱辰铭这样说心中也不由得对朱辰铭多了一点惊讶,没想到陛下能在第一次大朝会上直接表示对白象黑象不满,更是如此关心百姓。

不过听到大明皇家科学院具体事项之后还是忍不住问到:

“陛下,如此一说这皇家科学院所负责事宜如今帝国机构都有在研究。

农业有户部农业司农业研究所,工业也有户部和工部分别的研究所,军事有工部的兵器监。其余各种高端科技相关部门也都有所研究。”

朱辰铭不由得笑道:“方爱卿所言不假,可科研之事分布的如此之散,如何能够集思广益?

尖端科技本就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分散在各部门如何能够重复提高效益?”

“更何况,各研究所资金往往由所属部门提供,科研一事,若无充足资金,怎会有突破?

帝国如今科技并无突破的原因,在朕看来并不是我大明的科研人比别人差,就差在资金分散没有足够支持。”

“今日朝会之后,凡五部之中有任何与科研相关机构,其主官给朕整理出所主事科研的大概信息,并交到承政殿,此后这些部门将交由大明皇家科学院管辖。

科学院直接向朕负责,所需资金由户部和朕的内帑五五负责提供。

设院长一名,正三品。科学院下各部郎中品级由所研究方面而定。具体情况朕会在日后公布出来。”

“朕这里已经有了好了科学院具体图纸,方爱卿,这件事朕交由你来做,朕要你以最快速度完成大明皇家科学院的建造。”

朱辰铭说完,众臣子还未反应过来,脑海中便噌噌噌的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朱辰铭仔细一看,竟是有十几位大臣的忠诚度涨到了90以上。

兵器监郎中许仲弘便是这十几位大臣中的一位。

许仲弘此时热泪盈眶,谁都不知道他在兵器监的几年受了多少冷嘲热讽,别人都指责是兵器监无能才让大明的士兵用着落后的武器和别人拼命。

可许仲弘心中的苦并没有谁能懂,每次取得一点成果并想要进一步扩大,总是没有足够的资金。

研究军火就是个费钱活,工部本来预算就少,分给兵器监的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