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什么?我在南亚当大明皇帝 > 第11章 帝国第一次大朝会(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章 帝国第一次大朝会(3)

许仲弘心高气傲怎么能接受别人这样的评价。

许仲弘小学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他的父亲是一个工匠,许仲弘竟然用他父亲的工具自己手搓出了一把连射手枪。

许仲弘由此被兵器监发现并带走培养,二十多年来他改良了七八种枪械,更是设计出大明1981制式步枪。

此型号的步枪不仅充分适合于大明当时的生产水平,性能也极为强悍。是当今大明军队的主要武器。

但是即使步兵的轻武器在许仲弘的改进下不弱于白象,但是其余重武器以及空军海军方面大明就极为落后。

许仲弘不认为是大明人不如鹰酱,他有许多经过他自己理论验证的想法,但奈何兵器监没有资金没有设备,自己的想法无一能够实现。

如今朱辰铭竟然能清楚的明白帝国对科研方面的轻视和难题,更是提出了解决方法。

而朱辰铭的那句朕不相信大明科技人员不如鹰酱毛熊,更是直接让许仲弘热泪盈眶。

有这样的皇上,许仲弘感动无比,心中下决心一定要作出成功,不负皇恩。

许仲弘不顾礼节,直接快步走出队列对朱辰铭直接跪下说道,

“陛下如此重视我等科研人员,臣无以为报,日后定当竭尽全力为大明,为陛下攻克更加先进的技术。”

许仲弘刚说完,又有十几位大臣出列跪拜。

看到这些研发部门的大臣有如此反应,朱辰铭也由衷感到高兴。

如此看来大明的研发部门的人还是想做一些实事的,不然绝不会对朱辰铭刚刚说的话有那么大反应。

朱辰铭大手一挥,站起来说道:

“众爱卿有如此心意朕是十分高兴啊,朕相信,大明人的脑子不比鹰酱毛熊差,他们能搞的咱们大明人就不能搞?

待科学院建造完毕之后,内帑会即刻拨款,但凡有人敢染指科研经费,诛九族,三族之内剥皮实草!

尔等要全身心投入研究,不要辜负朕的期望啊。”

其余大臣心中一惊,大明已经有几十年没出现过诛九族的案例了,如今皇上竟然因为科研之事重开此刑,看来皇上对科研方面不是一般的看重。

“此外,若尔等心中有重大研究方向,直接通过科学院向朕递交草案,若对大明有利,那朕会拿出内帑的钱全力支持你们的项目。”

朱辰铭对着跪在地上的十几位大臣继续说道。

随后朱辰铭看向其余大臣,拿起收音麦严肃的说:“不仅如此,今后,但凡是我大明子民,凡有重大科研成果,朕不仅会赏赐金银,爵位朕也不会吝啬名额。此话,写进大明律,礼部通告全国!”

其余部门的大臣本来只是抱着观望的心态,科研之事与他们又无关,皇上对科研再重视也和自己没关系。

但是朱辰铭这话一出,其余大臣心中纷纷燃起一团火焰。

这可是能封爵的啊,大明爵位含金量十分高,被封爵不仅会受到百姓崇拜,就连老婆也可以多娶几个。

虽说一些年纪大的大臣的大概率与这个无关,但是他们有后代。

一个个心中都暗道回去要让自家后辈钻研科研之事。晚辈若能封爵,作为长辈自然脸上有光。

而朱辰铭脑中又响起了叮叮叮的声音,大部分大臣的忠诚值蹭蹭往上涨,目前朱辰铭放眼望去连最低的都在60以上,70多80多的大臣一大堆。

而还跪着的那些科研部门的大臣更是都在95以上。

戈顺惊愕的说不出话来,一时之间竟然忘记回朱辰铭的话。直到被一旁同僚提醒才出列行礼道:“臣遵旨。”

“臣等必不负皇上期望,为陛下,为大明献出自己全部精力。“跪着的大臣齐声喊道。

“平身吧,众爱卿要加油啊。朕很看好你们。谁能在一年之内做出最大的成果,科学院院长一职便由谁担任。“

“谢皇上。“这些大臣心中都是一团火热,都想着退朝之后就赶紧继续他们的研究。

虽说他们都是醉心于科研的人才,但是在科研的过程中还能让官职涨一涨,那他们自然也不会拒绝。

科学院院长可是正三品,都和尚书平级了。

“好了,关于大明皇家科学院的事朕就不多说了,具体事宜退朝后承政殿会发出文件。

朱辰铭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接下来就进行最后一件事,选举两阁首辅。“

朱辰铭话音刚落,便有四个小太监搬着两个黑箱子走进大殿。

“各位大臣们按照品级高低顺序挨个走上前把匿名票投入箱子中,投完之后由王大伴亲自唱票。“

百官都拿出早早准备好的选票,选票是大朝会前一天由锦衣卫送到各大臣家中,每位大臣皆有三张选票,分别代表三位候选人,选票外观一致。

大朝会前,大臣只需带着自己所想好的投票的人的票便足够了。

这一环节很快就结束。不出朱辰铭所料,聂阳辉以绝对优势当选内阁首辅,而陈书华以全票当选军机阁首辅。

接着王恩便宣布退朝,百官也都回到各自的办公地点开始办公。

整个大朝会持续了一上午,退朝时已经将近十一点,正是大明的饭点。

聂阳辉一脸喜色的准备回家对老婆传达自己成功当选的喜讯,一个小太监走到了聂阳辉身前。

“聂首辅,陛下召您立刻前往暖宫。“

聂阳辉神色一正,知道陛下召自己肯定有要事,于是吩咐自己的随从回家通知妻子一声后便跟着小太监前往暖宫。

另一边,正准备回家的陈书华也被人请往暖宫。

暖宫并不是一个宫殿,而是位于乾清宫一旁的一个偏殿,属于是皇帝的私人书房。

说的通俗易懂一点,承政殿就是皇帝所直属的政务机构,里面不止有皇帝一人,还有多位负责辅助皇帝处理事务的大学士,相当于秘书。

而暖宫便是皇帝的办公室了,通常只有皇帝一人,(伺候皇帝的太监和宫女除外。)

陈书华和聂阳辉两人在前往暖宫的路上相遇,两人也是老相识了,早年在陇右州时便曾共事过五年。

现在在暖宫前相遇两人也是由衷的高兴。

“陈老兄,如今你我二人又在一块共事了,实属是缘分。“聂阳辉开口笑道。

陈书华虽说对政事不感兴趣,但是看到昔日一起共事多年的好友位极人臣也是由衷的感到高兴。

“能与聂老弟共事也是陈某一大幸事啊,不过你我二人身为两阁首辅,行事之时万不可有所偏照,要为陛下分忧。”

“这是自然,聂某身为首辅定当做好表率。“